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本章思考题1理想气体微观模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源和
本章思考题1理想气体微观模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源和
第一章 气体
为何要研究气体pVT行为?
1、气体的性质相对液、固体简单,研究起来最方便。
2、p、V、T性质的物理意义非常明确,可以直接测定,由 此可推算出其它性质的变化。
3、 可利用气体的一些性质,并加以修正,可处理液、固体
行为。
修正
研究思路:理想气体
实际气体
研究方法:实验(宏观) 模型(微观)
§1.1 理想气体
本章思考题:
1.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来 源和应用,气体分析仪的原理及应用是什么? 2.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不同,产生差别的原因何在? 范德华是如何提出他的气体状态方程式的? 3. 什么是物质的临界点? 物质在临界点时的性质如 何? 如何测定物质的临界点?
本章思考题:
4. 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哪几类?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有哪些特点和应用? 所有的气体都能液化吗? 5.何为对比状态?为什么要引入对比状态对比状 态的概念?如何使用压缩因子图?
而实际气体的分子具有体积;分子之间还 有相互作用力;因此需对气态方程进行修正。
三、分压和道尔顿分压定律
ppB
B
四.阿马格定律 对理想气体有: 混合气体的总体积是各p组B =分n分BR体T/积V 之和。
VnR pTnip RTniR pTVi
分压、分体积定律是理想气体的必然规律。
对于理想气体:
yi
(pVam2)V (mb)RT
pnV22aVnbnRT
1、 压力修正
设实际气体的压力为p, 如果分子间力不存在, 则气体的压力必大于p,此时压力以(p+pa)表示。 经范德华当时推导得: pa = a / Vm2
p(理想) = p(实际) + a/Vm2
a为范氏常数,其值与各气体性质有关,均为正 值。一般情况下,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a值越大。
p
pA
pB
§ 1.2 气体分子在重力场中的分布
例:已知某山区其地面的大气压力为1.013×105Pa,山顶的大 气压力为7.98×104Pa,设若近似地认为山上的和山下的温度 不变,都是300K。计算山顶的高度(设空气在此高度范围内 组成不变,其摩尔质量为28.9×10-3kg.mol-1)。
Boltzmann公式:
pi p
niRT/V nRT/V
ni n
yi
Vi V
niRT/ pni nRT/ p n
体积分数=压力分数=该组分i的摩尔分数
例:今有300K,104.365kPa的湿烃类混合气体(含水蒸 气的烃类混合气体),其中水蒸气的分压是3.167kPa, 现欲得到除去水蒸气的1kmol干烃类混合气体,试求:
温度升高,最低点上移,当温度升高到某一温度时,最 低点正好落在理想线上,此时的温度叫波义耳温度。
3、波义耳温度特征:
( pV) [ p ]TB,p0
0
二、范德华方程(van der Waals equation)
根据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可知: pVm = RT的含意可表达为: (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时表现的压力)(1mol气体的 可压缩空间) = RT
Z是修正实际气体偏离理想气体行为程度的 一个无量纲的纯数。
对理想气体 Z ≡1
2、Z-p曲线
Z>1,气体本身体积因素和分子间斥力因素起主导作 用,比理想气体难压缩。
Z<1,分子间引力因素起主导作用,比理想气体容易 压缩。
在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偏离理想行为的程度不同,反 映气体的结构对其pVT行为有影响。
(Ideal gas or perfect gas)
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State equation of ideal gas)
pV nRT pVm RT
设 V = f (T, p, n)
dV V pT,nd p V Tp,nd T V nT,pdn
由Boyle定律 pV=C 得到:
V pT,n
Mgh
mgh
p= p0exp(-
)或 RT
p= p0exp(-
) kT
ρ=ρ0 exp(-
mgh) kT
mgh
n= n0 exp(-
) kT
p p0
=
n n0
ρ =ρ
0
§ 1.3 真实气体
一.实际气体的pVT性质 1、压缩因子Z(Compression factor)
定义 Z = pV / (nRT) = pVm / (RT)
不定积分: lV n ln p lT n ln n lR n
即:
pV= nRT
pV = NkBT
n= N L
R L = kB
Boltzmann常数,k=1.38×10-23J.K-1
二、 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①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②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仅为几何质点。 ③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和气体分子与器壁的 碰撞均属弹性碰撞。
1. 应从湿烃类混合气体中除去水蒸气的物质的量。 2. 所需湿烃类混合气体 的初始体积。
解:pA
pB
104.365kPa,
pA pB
nA nB
, nA
1000mol,
nB
nA
pB pA
1000mol
3.167kPa
(104.365 3.167)kPa
31.30mol
V nRT nART nB RT
CpVV
p2
p2
p
由Gay-lussac定律 V=C’T 得到:
V C'V
T p,nຫໍສະໝຸດ T由Avogadro定律 V=C’’n 得到:
V C''V
n p,T
n
dV V p T,nd p V T p,nd T V n T,pdn
dVVdpVdTVdn pT n
移项:
dVdpdTdn V pTn
b恒为正值,其大小与气体性质决定。一般情况下,气 体本身体积越大,b值也越大。
Vm (理想) = Vm – b
范德华参数a, b
物质
H2 He CH4 NH3 H2O CO N2 O2 Ar CO2 CH3OH C6H6
a/ Pa·m6·mol-2
0.0247 0.00346
0.228 0.423 0.553 0.151 0.141 0.138 0.235 0.364 0.965 1.824
a/Vm2称为内压,是对分子间吸引力的修正。 a值越大,表示分子间引力越大,越易液化。
2、体积修正
实际气体摩尔体积因分子本身体积的存在,可压缩空间 减小。
1mol气体的可压缩空间以 (Vm - b)表示。
b为另一范氏常数,称为已占体积,是对体积的修正(有效 总体积的减少)。b值约为1mol分子体积的4倍b=4(4/3r3)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