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日文化交流史笔记

中日文化交流史笔记

序章: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特点及分期中日文化交流史有4个突出的特点1、持久性(以持续不断的人员往来为分析手段)2、全面性(以持续不断的书籍往来为史证)3、双向性(以日本文化反哺,维新成果的西传为重点)4、自主性(以中日之间以海相隔的地理位置为论据)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六个分期分期的依据:人员流动的方式1、3---6世纪(秦汉六朝)大陆居民移居日本2、6---9世纪(隋唐)日本遣唐使等来华3、9---13世纪(晚唐、五代、北宋)中国商船大量东渡4、13---14世纪(南宋、元)日本商船大量来华5、14---17世纪(明)日本遣明使等来华6、17---20世纪(清)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商船东渡第一章秦汉六朝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第一节海流的造化——传递大陆文明信息实物考察:铜铎○自然的交流日本左旋海流寒流---发源自鞑靼海峡里曼海流在上暖流---发源菲律宾海域黑潮海流在下铜铎的史证漂流至日本海沿岸的大陆铜铎日本古代的铜铎崇拜日本制造的大型铜铎○人为的交流横渡朝鲜海峡断桥(朝鲜海峡,对马海峡)半岛南岸--->50公里(朝鲜海峡)--->对马岛--->46公里(对马海峡)--->壹歧岛、日本九州陆地海流急每日24海里小舟极难航进铜剑、铜矛的史证东传至福冈的铜制武器尺寸小实用品日本古代的铜剑铜矛崇拜日本制造的大型铜剑铜矛中国史籍关于远古中日交流的记载王充《论衡》:“成王之时,越裳献雉,倭人贡鬯。

”第二节徐福东渡——传授中华农耕文明成果实地考察:千童镇○《史记》中的三处重要记载。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28年(前219年)的记载。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37年(前212年)的记载。

《史记》卷118《淮南衡山王列传》的记载○徐福3次出海的过程。

BC219年,失败。

BC212年,失败。

BC209年,成功○徐福东渡的路线及成果。

韩国济州岛朝天石西归浦正房瀑布汉拿山“岩高兰”。

日本佐贺地区平原广泽传播种稻、医药、染织、冶炼技术吉野里弥生时代群落遗址“孚老孚希”。

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天台乌药”。

日本富士山“不死山”“苔桃”。

日本有多处徐福史迹的原因○秦时期大陆移民的概况及其贡献。

朝鲜半岛的重要作用。

日本的秦人后代。

徐福东渡的伟大意义○实地考察:河北盐山千童镇第三节金印的证言——汉光武帝册封倭奴国实地考察:金印公园○《汉书》中关于日本的19字的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记载的位置借乐浪为地标来表示秦时的乐浪卫满卫右渠平壤王险城前108年汉武帝建朝鲜四郡乐浪真番临屯玄菟乐浪的重要性存在422年朝鲜半岛上的中国文化窗口中日交往的中继站乐浪出土王光之印汉人匣子蜀郡耳杯○《后汉书》中关于赐金印的记载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

赐印的历史背景辽东郡太守祭彤周边国家归属东汉倭奴国王奉献赐印的过程金印紫绶57年汉光武帝临终金印的发现1784年志贺岛甚兵卫龟井南冥○关于金印的讨论真伪问题蛇钮王字质地印文内容倭奴国奴国埋藏方式亡国埋葬祭器保存设施破坏○实地考察----金印公园第四节女王朝贡——魏明帝頒赐亲魏倭王实物考察:铜镜○关于《魏志倭人传》陈寿(233-279)撰生动详细地记述了3世纪的中日往来何为“倭人传”,而非“倭国传”○邪马台国与魏国交往的资格获取初期的奴隶制国家女王卑弥乎也是宗教领袖经济发达有租赋有阶级分化麾下有21个小国能控制列岛的外交权○邪马台国的第一次朝贡(239)——确立了与魏国的册封关系朝贡的目的:为抗击狗奴国(男王卑弥弓乎)朝贡的时机:曹睿收复朝鲜四郡使者难升米在带方郡官吏的引导下赴洛阳曹睿颁赐“亲魏倭王”金印带方郡官吏赴日本向卑弥乎颁诏册封关系成立○邪马台国的后三次朝贡(243 245 247)——确立了邪马台国的列岛霸主地位邪马台女王国与狗奴男王国决战列岛魏国两次送黄幢声援邪马台女王国魏使张政为卑弥乎的接班人壹与撑腰平息战乱“邪马台YAMATO”即“大和YAMATO”文化交流:人员交流物品交流◎文物考察:铜镜倭人好镜日本可多见:战国镜—多钮细纹西汉镜—重圈铭带镜新政镜—方格规矩四神镜东汉镜—内行花文铭带镜三国镜—三角缘景初二年镜第五节男王遣使——宋顺帝诏除安东大将军实物考察:百济七支刀稻荷山铜剑○266年至421年中日来往中断的原因邪马台女王国的失利东晋的南缩○倭五王朝贡刘宋的地理环境刘宋占领山东○倭五王遣使的目的对抗高句丽的势力获取铁资源好太王碑391年好太王破倭军○倭五王遣使的过程五位倭王(赞、珍、济、兴、武)先后谴史刘宋421—478年共8次273字的表文五王谴使要求加封‘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七国诸国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479年至607年中日来往中断的原因萧齐的南缩倭国在朝鲜半岛上的彻底失利○骑马民族征服日本的假说古坟文化武具马具○倭五王遣使的历史意义加速了日本列岛统一大业的进程第二章隋唐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第一节小野丢国书——推古朝力争对等外交实物考察:法隆寺佛像。

隋的政治与外交、倭国的政治与外交朝鲜半岛臣服于隋(598)任那被新罗消灭(562)来目皇子征新罗(600)。

倭国第一次谴使朝隋600年刺探军情?‘以天为兄,以日为弟’。

倭国第二次谴使朝隋607年小野妹子‘日出处天子,日没处天子’。

隋派使访倭608年裴世清国书事件两国史书记载不一。

小野妹子再访隋608年‘西天皇,东皇帝’留学生八人。

华夷秩序遭翻译的国书。

实物考察:法隆寺佛像第二节日廷大化革新——政治经济全盘唐化实地考察:正仓院○日本政治的唐化。

日本《十七条宪法》的颁布604年圣德太子兼取儒、墨、佛确立天皇地位。

日本大化革新645年留唐智囊团中臣镰足苏我虾夷(入鹿)孝德天皇中央集权制四条改革之诏。

谴唐使概况630年—794年分为四期各期的特点。

日本律令之改革近江令(668年)飞鸟净御原令(681年)大宝律令(701年)养老律令(718年)对中国律令的取舍日本古代天皇制封建国家的建立○日本经济的唐化。

与日本交往过的中国口岸明洲(宁波)扬州越洲(绍兴)苏州楚洲(淮安)登洲。

与中国交往过的日本口岸博多(福冈)难波(大阪)。

朝贡贸易唐货贡物赐品不等价交换宫市。

唐风洋溢奈良城城市规划服装饮食器皿化妆○实地考察:正仓院。

正仓院文物收藏的起源东大寺供佛圣武天皇756年。

正仓院文物三个特点文物个例(鸟毛立女屏风腊蜜香炉投壶)第三节朝衡与鉴真——西来仕奉唐帝、东渡授戒日皇实物考察:井真成墓志○晁衡西来侍奉三代唐皇在华54年永眠长安。

生于698年出身贵族19岁来华。

谴唐使出发前后组团:大使副使判官录事大通事史生留学生留学僧船员出发:朝拜天皇参拜神社饯别仪式同船的留学生:晁衡吉备真备大和长冈玄昉井真成。

谴唐使到达中国前后飞奏朝廷大使入京提交贡品拜见皇帝。

晁衡的学业和仕途学于太学中进士左春坊与储光羲深交34岁任左补阙。

被玄宗挽留曾任:仪王友秘书监(从三品)卫尉卿接待日本使节。

告老还乡以中方官员的身份作还乡诗漂流至安南李白《哭晁衡》。

回长安避难四川任:镇南都督766年回长安770逝世追封潞州大都督。

藤原清河喜娘沈惟岳(清海宿弥)。

关于对晁衡两种的评价唐文明乃世界各民族共建○鉴真东渡授戒圣武天皇在日10年建立日本佛教秩序。

日本当时的佛教秩序无高僧无戒师无法腊。

印度僧人的等级:1 比丘比丘尼(正式僧侣)2 式叉摩那(僧侣预科生)3 沙弥沙弥尼(刚出家者)4 优婆塞优婆夷(居士)。

唐代僧人的等级: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八戒:(添加)不睡华丽之堂不装饰打扮不食非时食十戒:(添加)不观歌舞不蓄财宝具足戒:(添加)…200多条(20岁时授予,需十位高僧在场)戒牒---允许出家证明书度牒---允许外游拜师证明书。

733年荣睿普照来华请高僧先请道睿736东渡后见鉴真。

中国东渡僧鉴真(祥彦道真道航思陀)6次东渡(742年743年744年744年748年753年)东大寺戒坛院唐招提寺天平文化◎实物考察:井真成墓志◎实地考察:阿倍仲麻吕碑大明寺第四节空海与圆仁——成功直传法灯、遍尝巡礼艰辛实地考察:赤山法华院(板书略,见课堂讲稿)第三章晚唐五代北宋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第一节紫式部撰书——足不出岛尽享唐物奢靡实地考察:福冈太宰府。

晚唐商船往返其间894年(日本停派谴唐)—1116年(宋徽宗至牒日本朝廷)其间222年政府间关系中断841年—903年其间62年中,唐商船往返30余次真如法亲王张支信862年。

五代商船往返其间后梁(907-923)商船于908、919、920年三次赴日进行贸易“叫卖声传内库官,蜂拥总角各争先”吴越(907-978)商船于935-959年期间有9艘赴日进行贸易吴越王钱元瓘送国书(936)吴越王钱俶(948-978在位)送金刚塔。

北宋商船往返其间北宋(960-1127)商船于978-1116年期间有70余次赴日进行交易北宋民间商人活动日本官方规格接待。

日本(藤原氏掌权)禁止国人下海此期间日本来华商船数为零。

所谓国风文化时期10、11世纪藤原氏摄政假名文学净土思想净土宗美术寝殿式建筑束带装(男贵族)十二单(女贵族)。

藤原氏一族与唐物史料八则:1002年藤原为时访华1006年藤原道长出席唐物御览式1008年藤原道长捎信去中国(寂照)1015年藤原道长为天台山大慈寺重建捐资1026年藤原赖通(道长之子)赐周史良金1028年藤原赖通出席唐物御览式1028年周文裔送礼给藤原实资1072年藤原氏一族的名僧—成寻访华。

唐物与贵族生活第二节奝然成寻寂照——身披袈裟扮演外交使节实物考察:普门寺的寂照碑三国释迦像。

奝然(?---1016)于983年来华率弟子5人在宋4年参拜宋太宗献铜器十余件《孝经郑氏注》《越王经新义》巡礼五台山得法济大师号带回《开宝敕版大藏经》三国释迦像。

寂照(?---1034)于1003年来华率弟子7人圆寂于中国带来疑问27条北宋南明智礼答复日本安海亦做答复参拜宋真宗献无量寿佛像得圆通大师号巡五台山与丁谓结交定居苏州。

成寻(1011---1081)1072年来华率弟子7人圆寂于中国参拜宋神宗献香炉、念珠、显密两教典籍600余卷巡五台山天台山由弟子带回新版译经413册撰《参五台天台山记》第四章南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第一节平清盛解除海禁——屈尊称臣换取巨额贸易利润实地考察:福冈谢国明墓。

1164年南宋与金和议积极开展周边外交。

1167年日本平清盛摄政积极开展日中贸易平忠盛—平清盛—平重盛修建大轮泊田港疏通濑户内海福原离宫“赐日本国王”“始附明洲纲首”《平家物语》:扬州之金荆洲之珠蜀江之锦。

大批日船来华遇难日本船。

福冈海上豪族宗像氏妙典氏实氏忠氏国石经。

宋人百堂袖凑港筥崎神社。

实地考察:谢国明墓第二节忽必烈征伐日本——民间贸易文化仍旧舳舻相衔实地考察:鹰岛元寇资料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