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体备课 21圆明园的毁灭

集体备课 21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难点
领悟表达,提高表达能力。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潍城区西关小学学科课题集体备课卡
导学内容
21圆明园的毁灭
导学重、难点
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感悟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资料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
认识本单元二类字,会写本单元生字,理解生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屈辱历,勿忘国耻,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交流总结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文章语言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并把握好学生交流的时间。
4、请各小组的“小导游”来给大家介绍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教师随即点击网页中相应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观看,并出示相关文字、段落,指导理解,感情朗读。)
小结:是呀,看到如此之多的珍贵文物,我们不得不感叹——圆明园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面对圆明园如此辉煌的过去,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课外拓展
主题丛书
板书设计
21圆明园的毁灭不可估量
昔日的辉煌(对比)的损失
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再现历史的课文,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所以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在读中有所获有所悟,并能有自己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教师就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重点句子,展示配有背景音乐的图片,播放有关的影视片段等,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句子品读体验,直观感受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并通过图片展示和音乐渲染,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们一个个都情绪激昂地说出内心的感受,表达出要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由此,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的同时,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使个性化阅读充分体现。
3、课件出示配有悲壮音乐的图片: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板书:毁灭)
4、读题质疑:此时的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5、学生提出问题:如仙境般的圆明园究竟是怎样的景象?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为什么会被毁灭?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
二、欣赏辉煌,激园林之“爱”
1、过渡: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进昔日的圆明园去看一看,来欣赏它那往日的风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至4自然段。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内心的感受,让我们真实地去体验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
(课件出示合作学习的要求):每个小组从圆明园的布局构造、建筑风格和收藏文物这三个方面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
5、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板书:?)
小结:原来圆明园毁灭的是祖国的文化,是世界的文化呀,让我们在此大声地理直气壮地告诉全世界,告诉全人类——(课件出示句子生齐读):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
6、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想一想: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可是作者为什么还用那么多笔墨给我们介绍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⑤、就这样,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为了灰烬,从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都“没有了”——引导学生创意朗读——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⑥、圆明园的什么都没有了,圆明园彻底的(师手指课题中“毁灭”二字,生齐说:毁灭了)
三、了解毁灭,激国耻之“恨”
1、过渡: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英法联军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浏览第5自然段,用书上的词语概括。
2、学生汇报,师课件出示句子: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抓住“凡是”、“统统”、“任意”等这些重点词语引导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统统”掠走,是怎么“掠”的?
②、这时候你是什么心情?指导学生朗读句子,读出愤怒之情。
③、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毁坏?是怎么“毁”的?
④、真是惨不忍睹呀,现在让我们亲眼来看看侵略者残暴野蛮的行径。(课件播放影视片段:《火烧圆明园》)
学生自主读文,小组讨论解疑然后汇报。
7、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1860年10月6日的这一天。就是从这天以后,圆明园里什么都没有了。(教师慢慢擦黑板,只留课题,其余都擦去,稍留残迹,全场沉默。)
四、拓展文本,课外延伸
把课前搜集到有关圆明园的图片和资料作以整理,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
潍城区西关小学语文学科单元集体备课卡
五年级上册2012年12月日
执笔教师
柴光梅
参与教师
胥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陈娜张爱琴
单元序号

授课时数
12
教材分析
本组安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这几篇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包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进行中国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
师生互动导学过程
改进与反馈
一、激情导入,揭题质疑
1、课件出示法国作家雨果的一段话,教师感情朗读: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此,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述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
(板书:圆明园)
2、过渡:可是这仙境般的圆明园现在怎样了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