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临床探析

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临床探析

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临床探析效果。

方法选择月经不调患者7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采取中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1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0%,其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5.7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恢复患者的月经的周期和月经量,伴随的不良症状也得以改善,提高临床的治疗安全性和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标签:月经不调;中医;疗效
月经不调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其指月经的周期经期出现异常,其包括月经延长、月经过多或者过少、月经后期等病种[1]。

随着中医科传统理论和中西医结合等在逐渐深入和研究,月经不调妇科疾病采取中医治疗也在继续发展。

本次研究选择月经不调患者7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采取中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共70例,年龄18~46岁,平均(29±3.2)岁。

其中已婚患者38例,未婚患者32例。

所有患者均通过CT或者B超减除,妇科器质性的病变的患者均排除。

患者临床表现为月经的周期推迟或者提前8~10d,或无定期。

患者经期出现致全身乏力,伴有小腹、乳房胀痛等不良症状,其月经量过多或多少,颜色较深,或夹有血块等。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西医方法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孕激素、雌激素周期的疗法,克罗米芬促进排卵法等治疗方案。

1.2.2治疗组采取中医方法治疗,药剂组成基本包括当归、茯苓、熟地黄、甘草、赤芍、川芎、大枣、生姜、香附、肉苁蓉、桂枝等。

使用药剂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斟酌而定:①月经后期、经量少的患者可酌加桃仁、莪术、红花、三棱等;
②月经先期、经量较多的患者可酌加白术、白灼和阿胶等;③气滞患者可酌加木香、青皮、陈皮等;④肾虚患者可酌加杜仲、川断、桑寄生等;⑤伴有腰腹疼痛患者酌加益母草、泽兰、吴茱萸、延胡索等;⑥伴有乳房胀痛患者酌加柴胡、路路通、川楝子等;⑦血瘀较甚患者可酌加莪术、三棱、水蛭等;⑧虚寒患者可酌加吴茱萸、附子、肉桂等;⑨气虚患者可酌加党参、人参、黄芪等。

上药剂加水煎服,1剂/d,早晚各服用一次,4w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1.3疗效评价显效:患者在治疗后月经的周期恢复(28±7)d,食欲不振、腰腹的疼痛和乳房胀痛等症状均明显消失,且月经量恢复正常;有效:患者治疗后月经的周期和月经量比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伴随的症状也均减轻或消失;无效:治疗后月经的周期、月经量和伴随的症状无明显变化改善。

1.4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5.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1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0%,其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5.7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讨论
以中医的角度辩证,月经不调的病因主要是因为后天的失调和先天的不足,七情所伤或者外感六淫,劳倦过度,多产房劳等,使脏器受到损伤,致气血失调[2]。

其情志不畅、气滞血瘀、精神抑郁等也对月经不调有影响。

月经不调的治疗原则是以平调阴阳、扶正固本为主。

在临床中采用中药周期的疗法,主要是根据传统的中医学辩证治疗方法,使其达到补气血、活血通经和养肝肾等,从而有效及时纠正月经周期出现素乱,使月经周期恢复到正常状态。

本次研究治疗月经不调的方剂是以养血调经为原则,其中有当归、茯苓、熟地黄、甘草、赤芍、川芎、大枣、生姜、香附、肉苁蓉、桂枝等[3]。

药剂中熟地黄具有滋补性比较强的效果,并有滋补肾阴、补血养肝和益精填髓等疗效。

当归养血、活性化瘀以及营为君药,是具有活血和补血的双重功效[4]。

川芎是血中之气药,具有宣通气滞和行气活血的功能,跟当归配合可加强活血祛瘀。

桂枝行瘀导滞和温中散寒,加以茯苓辅用可健脾渗湿,利于活血化瘀。

大枣补益气血,生姜健脾暖胃,大枣和生姜合用具有活血化瘀、缓急止痛功效。

肉苁蓉具有温补肾阳功效。

赤芍可凉血消肿和止痛功效。

甘草具有补中益气疗效。

香附治療肝气郁结导致的月经不调效果比较好,能调经止痛和理气解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治疗月经不调明显好于西医,其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1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恢复患者的月经的周期和月经量,伴随的不良症状也得以改善,提高临床的治疗安全性和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麦兰芳. 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月经不调38例临床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07):1527-1528.
[2]何云. 月经不调中医证候规律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
[3] 杨协清,方企扬,徐小倩. 中药治疗月经不调的处方用药分析[J]. 中外医疗,2009,22(1):106-107.
[4] 何本阳,郭峰.当归芍药散在妇科病中的应用举隅[J].中国中医急症,2011,12(7):103-104.
[5]The Rotterdam ESHRE/ASRM Sponsored PCOS consensus workshop group.Revised 2003 consensus on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long term health risks related to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J].Hum Reprod,2004,(1):41-47.
[6]Hochreiter. Male accessory gland infection standardlization of inflamm atory parameters including cytokines[J].Andrologia,2003,35(5):300-3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