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圆的方程;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
圆的方程;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
知识分析:
(一)圆的标准方程
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叫做圆。定点叫圆的圆心,定长叫做圆的半径。
2.圆的标准方程:已知圆心为(a,b),半径为r,则圆的方程为 。
说明:
(1)上式称为圆的标准方程。
(2)如果圆心在坐标原点,这时a=0,b=0,圆的方程就是 。
(3)圆的标准方程显示了圆心为(a,b),半径为r这一几何性质,即 圆心为(a,b),半径为r。
C.点P在直线l上,也在圆M上D.点P既不在直线l上,也不在圆M上
5、设M是圆 上的点,则M到直线 的最小距离是()
A.9B.8C.5D.2
6、方程 表示圆,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7、过点P(3,0)能有多少条直线与圆 相切()
A.0条B.1条C.2条D.1条或2条
8、直线 被圆 截得的弦长等于()
解析:设所求的圆的方程为
将A(2,-2),B(5,3),C(3,-1)三点的坐标代入圆的方程
得
解得
圆的方程为:
点评:一般来说,由题意知道所求的圆经过几点且不易得知圆心换半径时,常用一般式。
例5.已知圆 ,定点P(4,0),问过P点的直线的斜率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这条直线与已知圆:
(1)相切;
(2)相交;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和应用;两圆位置关系的判断。
3.空间直角坐标系和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空间两点距离公式。
难点:
1.圆的标准方程的探寻过程和对圆的一般方程的认识。
2.通过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两圆方程联立方程组的解来研究两圆位置关系。
3.确定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空间距离公式的推导。
【同步教育信息】
一.本周教学内容:
圆的方程;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
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会根据不同条件求得圆的标准方程,能从圆的标准方程中熟练求出它的圆心和半径;能够运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并掌握圆的一般方程,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2.能够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会用代数方法讨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能够根据给定的圆的方程,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
3.几种特殊位置的圆的方程
(二)圆的一般方程
任何一个圆的方程都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①
将①配方得:
②
当 时,方程①表示以( )为圆心,以 为半径的圆;
当 时,方程①只有实数解 ,所以表示一个点( );
当 时,方程①没有实数解,因此它不表示任何图形。
故当 时,方程①表示一个圆,方程①叫做圆的一般方程。
解析:设圆C的方程为
又圆C与y轴相切得 ①
又圆心在直线 上, ②
圆心C(a,b)到直线 的距离为
由于弦心距d、半径r及弦的一半构成直角三角形,所以
③
联立①②③解方程组可得
或
故圆C的方程为: 或
点评:利用圆的几何性质,是迅速、准确解出本题的关键。
例4.求过点A(2,-2),B(5,3),C(3,-1)的圆的方程。
xOz平面是坐标形如(x,0,z)的点构成的点集,其中x、z为任意实数;
yOz平面是坐标形如(0,y,z)的点构成的点集,其中y、z为任意实数;
x轴是坐标形如(x,0,0)的点构成的点集,其中x为任意实数;
y轴是坐标形如(0,y,0)的点构成的点集,其中y为任意实数;
z轴是坐标形如(0,0,z)的点构成的点集,其中z为任意实数。
2.两圆相交问题
(1)过两已知圆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
即
当 时,变为 ,表示过两圆的交点的直线(当两圆是同心圆时,此直线不存在),当两圆相交时,此直线为公共弦所在直线;当两圆相切时,此直线为两圆的公切线;当两圆相离时,此直线为与两圆连心线垂直的直线。
(2)过直线与圆交点的圆系方程
设直线 与 相交,则方程 表示过直线l与圆C的两个交点的圆系方程。
5.卦限
三个坐标平面把空间分为八部分,每一部分称为一个卦限。
在坐标平面xOy上方分别对应该坐标平面上四个象限的卦限称为第Ⅰ、第Ⅱ、第Ⅲ、第Ⅳ卦限;在下方的卦限称为第Ⅴ、第Ⅵ,第Ⅶ、第Ⅷ卦限。在每个卦限内点的坐标各分量的符号是不变的。例如在第Ⅰ卦限,三个坐标分量x、y、z都为正数;在第Ⅱ卦限,x为负数,y、z均为正数。
说明:几何法研究直线与圆的关系是常用的方法,一般不用代数法。
2.圆的切线方程
(1)过圆 上一点 的切线方程是 ;
(2)过圆 上一点 的切线方程是
;
(3)过圆 上一点 的切线方程是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1)判定位置关系。方法是比较d与r的大小。
(2)求切线方程。若已知切点M(x0,y0),则切线方程为
(4)确定圆的条件
由圆的标准方程知有三个参数a、b、r,只要求出a、b、r,这时圆的方程就被确定.因此,确定圆的方程,需三个独立的条件,其中圆心是圆的定位条件,半径是圆的定型条件。
(5)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
若点M(x1,y1)在圆外,则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圆的半径,即
;
若点M(x1,y1)在圆内,则点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圆的半径,即
A. B.2C. D.
9、直线 被圆 所截得线段的中点坐标是()
A. B.(0,0)C. D.
10、若圆 和圆 关于直线 对称,那么直线 的方程是()
A. B.
C. D.
11、与两坐标轴都相切,且过点(2,1)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过点(0,0),(1,0),(0,2)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会根据坐标找相应的点,会写一些简单几何题的有关坐标;掌握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会应用距离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圆的标准方程以及会根据不同条件求得圆的标准方程;圆的一般方程和如何由圆的一般方程求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长,理解关于二元二次方程表示圆的条件。
C和l有两个公共点,等价方程有两个不等非负实数解
于是
解得
法二:方程 表示斜率为1的平行直线系;方程 表示单位圆位于x轴及其上方的半圆,如图所示。当l通过A(-1,0),B(0,1)时,l与C有两交点,此时b=1,记为 ;当 与半圆相切时,切线记为 ;当l夹在 与 之间时,l和C有两个不同公共点。因此 。
A.(-2,3,-1)B.(-2,-3,-1)
C.(2,-3,-1)D.(-2,3,1)
3、设点B是点A(2,-3,5)关于xOy面的对称点,则|AB|等于()
A.10B. C. D.38
4、设有圆M: ,直线 ,点P(2,1),那么()
A.点P在直线l上,但不在圆M上B.点P不在直线l上,但在圆M上
;
若已知切线上一点N(x0,y0),则可设切线方程为 ,然后利用d=r求k,但需注意k不存在的情况。
(3)关于弦长:一般利用勾股定理与垂径定理,很少利用弦长公式,因其计算较繁,另外,当直线与圆相交时,过两交点的圆系方程为
(四)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
判定两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有二:第一种是代数法,研究两圆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的解的个数;第二种是研究两圆的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关系。第一种方法因涉及两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其解法一般较繁琐,故使用较少,通常使用第二种方法,具体如下:
设所求圆的圆心坐标为C(a,b),则有
解得
所以C(2,1),
所求圆的方程为
点评:确定圆的方程需要三个独立条件,“选标准,定参数”是解题的基本方法,其中,选标准是根据已知条件选恰当的方程的形式,进而确定其中三个参数。
例3.已知圆C和y轴相切,圆心在直线x-3y=0上,且被直线y=x截得的弦长为 ,求圆C的方程。
(六)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
空间两点A(x1,y1,z1),B(x2,y2,z2)的距离公式是
特别的,点A(x,y,z)到原点的距离为
【典型例题】
例1.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各圆的方程:
(1)圆心在原点,半径是3;
(2)圆心在点C(3,4),半径是 ;
(3)经过点P(5,1),圆心在点C(8,-3);
(4)圆心在直线5x-3y=8上,又圆与坐标轴相切,求此圆方程;
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方法:
(l)几何法:令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圆的半径为r。
d>r 直线与圆相离;d=r 直线与圆相切;0≤d<r 直线与圆相交。
(2)代数法:联立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组成方程组,消元后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其判别式为Δ。
△<0 直线与圆相离;△=0 直线与圆相切;△>0 直线与圆相交。
(5)圆心在直线y=-2x上,且与直线y=1-x相切于点(2,-1)。
解析:(1) ;
(2) ;
(3) ;
(4)设所求圆的方程为
因为圆与坐标轴相切,故圆心满足 ,
又圆心在直线 上,所以 ,
解方程组 ,得:
所以圆心坐标为(4,4),或(1,-1)
于是可得半径 ,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 或 。
(5)设圆心为(a,-2a)由题意,圆与直线 相切于点(2,-1),得
圆的标准方程的优点在于它明确地指出了圆心和半径,而一般方程突出了方程形式上的特点:
(1) 和 的系数相同,且不等于0;
(2)没有xy这样的二次项。
以上两点是二元二次方程 表示圆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要求出圆的一般方程,只要求出三个系数D、E、F就可以了。
(三)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评:(1)曲线C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是半圆;(2)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