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1 、编制依据........................................... 3...1.2 、编制范围........................................... 3...2、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和工程量 ........................... 3.. 2.1 、工程概况........................................... 3...2.2 、工程地质条件.......................................3...2.3 、主要工程量......................................... 6...3、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 ................................... 6... 3.1 主要材料的供应....................................... 6...3.2 、施工技术交底....................................... 7...3.3 、设备选型........................................... 7...3.4 、施工准备.......................................... 7...3.5 、施工工艺流程图..................................... 9...3.6 、成桩要求及施工资料的整理........................... 1..0 3.7 施工控制要点......................................... 1..0.3.8 、设计参数要求....................................... 1..0.4、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 1..2 4.1 、工程质量目标....................................... 1..2.4.2 质量保证措施......................................... 1..2.5、施工进度计划及控制措施 ............................... 1..3 5.1 、施工进度计划要求................................... 1.3.5.2 、机械设备需求计划及控制............................. 1..4 5.3 、施工人员需求计划及控制............................. 1..45.4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4.6、施工保证措施 ......................................... 1..5.6.1 、安全生产施工管理目标............................... 1..5 6.2 、安全生产指导思想................................... 1.5.6.3 、安全生产总体计划................................... 1.5.6.4 、安全及消防管理体系................................. 1..67、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 1.8.7.1 、文明施工目标....................................... 1..8.7.2 、文明施工措施....................................... 1..9.8、环境保护保持措施 ..................................... 2.1.8.1 、施工环保目标....................................... 2..1.8.2 、施工保护措施....................................... 2..1.1、编制范围及编制依据1.1 、编制依据(1)、甬金高速溪口东至甬台温高速姜山连接线一期工程两阶段施工设计图。
(2)、《钉型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苏JG/T024-2013 )。
(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2 、编制范围K9+454-K10+500 段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全部布置在主线范围内,除去K10+327.5 中桥两侧的预应力管桩(141 米)及桥梁宽度(39.04 米)外,其余部分863.10 米全部为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
2、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和工程量2.1 、工程概况主线起点为甬金高速溪口东出口,沿已建成的四明路(上畸线)向东与规划汇诚北路相接,沿规划汇诚北路向北终点桩号为K12+250 位置(其中9.438km利用已建成四明路)。
1标段正线全长2.812km。
施工内容包括路基土石方、桥梁、涵洞、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及附属工程。
路基土石方75438n3断面方,桥梁5座,管涵3道,预应力管桩33652m水泥管桩111057m机耕接坡路7处(K10+811、K11+061、K11+271 K11+463 K11+834 K11+870 K11+97Q。
平面交叉5 处(K9+438 K10+107 K10+254 K10+441 K12+207)。
2.2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土体的成因时代岩性特征分化程度埋藏分布条件及物理力学性质本次勘探结构的各岩土体划分为1 0个工程地质层组,26个工程地质亚组。
各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描述如下:⑴①层(al-IQ43)①0 人工填土:由块石、碎石、砂砾、粉质黏土、建筑废料、生活垃圾等混杂而成,结构松散。
分布于沿线既有线路、机耕路及村庄。
①1 粘层(硬壳层):灰黄色—灰褐色,饱和,软塑为主,表层0.3-0.5m ,一般为耕植土,含植物根系,局部以粉质黏土为主。
区内广泛分布,河塘段缺失。
②层(al-mQ42)② 1 粉质黏土:灰色,软塑,饱和,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
②2 淤泥质黏土:灰色,软塑,饱和,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
②3 淤泥:灰色,软塑,饱和,含有机质,局部为淤泥质黏土。
区内分布广泛。
②4 黏土:灰色,软塑,饱和,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含少量有机质。
(3)③层(mQ42-1 al-mQ42-1)③1 层淤泥质黏土:灰色,饱和,流塑,无层理,含腐殖质,偶见贝壳碎屑。
③ 2 层泥质黏土:灰色,饱和,流塑,无层理或鳞片状,含腐殖质,局部含薄层粉砂,偶见贝壳碎屑,厚度变化大,测区内分布广泛。
③3层黏土:灰色,饱和,流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较好,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鳞片状,含腐殖质,测区内分布广泛。
(4)④层(al-LQ32-1 )④1 层粉质黏土:灰黄色-褐黄色,偶呈黄绿色,饱和,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光泽反应差,无摇振反应,具中低压缩性,厚度变化较大。
(5)、⑤层(al-plQ32-1)⑤ 3 层圆砾:灰褐色-杂色,湿,中密-密实,卵石含量30-40%,粒径2-5cm,个别粒径达8-10cm。
层中夹有透镜体⑤3 1层软-流塑粉质黏土。
⑤31层粉质黏土:灰色,软-流塑,主要分布层⑤3层圆砾中。
⑤32 层粉质黏土:蓝灰色,可塑,饱和,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光泽差,无摇振反应,含铁锰质结合。
(6)层(al-plQ3)⑥ 1 层粉质黏土:黄褐色- 灰绿色,可塑,饱和,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属中- 低压缩性土。
⑥ 3 层圆砾:杂色,中密- 密实,饱和,卵石含量20-30%,粒径2-5cm,个别粒径达8-10cm。
圆砾石约占30-40%,黏土与砂砾充填,局部卵石,圆砾含量较少,为砾砂层。
⑥32层粉质黏土:灰色,软-可塑,饱和主要以夹层、透镜体存在于⑥3 层中。
(7)⑦层(al-plQ2)⑦1 层粉质黏土:黄褐色-灰绿色,可塑,饱和,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属中-低压缩性土。
⑦2层杂色,中密-密实,饱和,卵石含量20-30%,粒径2-5cm,大者8-10cm。
圆砾石约占30-40%,黏土与砂砾充填,局部卵石,圆砾含量较少,为砾砂层。
⑦3 层粉质黏土:灰绿色-灰白色,可塑,饱和,干强度中等,切面光泽差,无摇振反应,属中- 低压缩性土。
(8)⑧层(dl-plQ2)⑧1 层粉质黏土: 黄褐色,可塑,饱和, 角砾颗粒,约20-30%。
局部含量较大,为含粘性土角砾,残积土。
(9)⑨层⑨1 层嵊县群道士桥组(N2sh), 主要为玄武岩,灰黑色,块状构造,不均匀风化明显,钻孔ZK27、ZK28、ZK29、ZK30、ZK30-1 有所揭示。
⑨2 层强风化玄武岩:灰黑-黄褐色,岩体较破碎,节理面为铁锰质渲染,何家村东侧和西侧风化不均,西侧强风化较厚。
⑨3 层中风化玄武岩:灰黑色,岩体较破碎,节理发育,节理面为铁锰质渲染,岩质较坚硬,锤击声脆。
(10)⑩层下白垩统方岩组( K1f) 粉砂岩、砾岩,局部夹泥岩、泥质粉砂岩,均匀性较差。
⑩ 1 层全风化粉砂岩、砾岩:紫灰色,原岩基本风化呈土及颗粒状,埋藏于底层下部。
⑩2 层强风化粉砂岩、砾岩:暗紫色- 紫灰色,砂质、砾质结构、岩石破碎,锤击易碎,遇水软化,属极软岩,埋藏于底层下部。
⑩2 层强风化粉砂岩、砾岩:暗紫色- 紫灰色,砂质、砾质结构、芯祥呈柱状,颗粒具韵律性,粉砂岩属较软岩- 较硬岩。
奉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降雨主要集中在5、6月份梅雨期及9、1 0月台风期。
初夏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气控制盛行东南风,秋季受蒙古高原气候影响,天气干燥,冬季受西比利亚冷空气影响,出现清冷天气,盛行西北风。
区内年平均气温15-17 C, —月份平均气温5C左右,8月份平均气温28-30 C,极端最高气温39-40 C,极端最低气温-12 C,全年平均气温16.2 C,多年平均降雨量1558.4mm无霜期230-240天,春冬季常有雾。
2.3 、主要工程量K9+438-K10+500 段路基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处理的施工范围为K9+454-K10+241.7、K10+424.6-K10+500 两段,长度863.10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