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中考复习 物理重点知识专题训练——专题十三:内能

2021中考复习 物理重点知识专题训练——专题十三:内能

2021中考复习物理重点知识专题训练——专题十三:内能【专题一:分子热运动】【例1】学习了分子的相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几种猜想:A.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B.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研究猜想A是否正确,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热水和冷水,同时各滴入一滴蓝墨水,观察两杯水的颜色变化的快慢(如图所示).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运动与物质温度之间的关系.(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2)为验证猜想B,小明和同学们又设计出如下实验方案:取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各滴入一滴蓝墨水,观察两杯水的颜色变化的快慢.请你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专题训练】1.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2.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A.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C.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D.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专题二:温度、内能与热量】【例2】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B.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C.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0℃的冰块,其内能为零【专题训练】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C.物体的温度是0 ℃,其内能也是零D.内能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2. 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B. 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D. 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专题三:内能的改变】【例3】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搓手会发热B.川冷水冷却热鸡蛋C.晒太阳取暖D.给热咖啡加冰降温【专题训练】1.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B.冬天搓手,手会变暖C.给试管加热,水温升高D.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气温升高2.如图,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可看到瓶塞跳起,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给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B. 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C. 给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D. 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专题四:比热容】【例4】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___(ρ水>ρ煤油)(2)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①根据图甲可判断出a物质是____________.(选填“水”或“煤油”)②根据图乙可判断出________________吸热能力强.(选填“水”或“煤油”)【专题训练】1.由Q=cm(t﹣t0)得c=,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C. 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D.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2.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有两种方案方案一: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1)为便于开展实验探究,热源相同时,我们将方案中的“吸收的热量”转换为“加热的时间”,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可知吸收热量的多少。

实验室温度计就是应用这种转换思想测量温度的: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温度计中的液体便膨胀或收缩,从温度计中的变化便可知温度的变化。

(2)下表是小明探究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①分析表中信息,小明采用的是(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②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③如果甲、乙两种液体都可作为发动机冷却液,从物质吸热能力角度考虑,应选液体作发动机冷却液3.为了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相同,某实验小组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用同样的热源分别对它们加热,比较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加热时,某一时刻在水中的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

(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得: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_____的吸热本领更强(选填“水”或“煤油”)。

(3)根据以上表格的数据计算,当加热时间为12min时,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J。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专题五:热量的计算】【例5】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kg,初温为80 ℃的水吸收1.26×105J热量后,其温度升高到多少?若这些热量被5 kg的-50 ℃冰块吸收,则冰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c水=4.2×103J/(kg·℃),c冰=2.1×103J/(kg·℃))【专题训练】1.小明家里的电热水器里装有50kg、20℃的水,通电后将水加热到70℃,已知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

求:(1)电热水器里水的体积(2)水吸收的热量。

2.攀枝花市被誉为“阳光花城”,阳光资源丰富。

某同学将装有0.35kg、28℃的水的瓶子放在阳光照射的水平地面上。

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水温为38℃.已知水面距瓶底的高度为0.16m,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g取10N/kg。

求:(1)水对瓶底的压强;(2)瓶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达标测练】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 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降低D. 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2.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得浅水滩处却感觉到凉爽.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 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B. 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C. 沙子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小D. 沙子的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3.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冷天搓手取暖B. 下滑时臀部发烫C. 烧水时水温升高D. 空气被压缩时温度升高5.炎热的夏天,小磊打着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发现:岸上的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比较凉,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吸收的热量少,因此河水比岸上石头的温度低B. 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水升高的温度少C. 石头的吸热能力强,因此石头升温快D. 这是小明的错觉造成的,实际上岸上石头与水的温度相同6.某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可以通过相关可感知的现象推测得到,这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椐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A. 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推测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B.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存在引力C. 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D.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7.寒冬,校园里梅花盛开,有时候在离花坛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阵阵的花香,此现象主要能说明A. 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B.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C. 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D.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8.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铁块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把铁块投入水中,则A. 热从铁块传给水B. 热从水传给铁块C. 温度从铁块传给水D. 铁块与水间不发生热传递9.下列现象跟做功改变内能有关的是A. 盛夏,太阳把稻田里的水晒热B. 从滑梯上滑下的小朋友,裤子会发烫C. 严冬季节用热水袋取暖 D. 用擦酒精的方法使发烧者降温1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kg、20℃的水吸收了2.1×105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________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司机往汽车发动机的水箱里灌水,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 大,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________ ,冷却效果好.>>,将质量相等的铝、铁、铜三种金属吸收相同的热量后,______的温度升高得最多.若11.已知c c c铜铝铁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______放出的热量最多.12.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如图的两个实验说明通过做功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图甲中空气被压缩时内能_____ ,图乙中用打气筒向瓶内充气,空气推动瓶塞跳起,瓶内空气的内能_____ 。

13.冬天,双手捧着热水袋会感到暖和,双手反复摩擦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14.为了比较水和沙石的吸热能力,所使用的实验器材有: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烧杯、温度计、水和沙石。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________(选填序号)水和沙石;①质量相等②体积相等。

(2)根据实验,绘制出了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图中________(“a”或“b”)是水吸热升温的图象;原因是水的吸热本领比沙石的吸热本领________。

(3)不计热量损失,由图象可以计算出沙石的比热容约为________ J/(kg·℃)。

(计算结果保留到个位)【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15.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易拉罐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1)实验中,加热时间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_.(2)根据实验数据,在如图中画出沙子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_____.(3)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_______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___ 吸收的热量较多.通过大量类似实验,人们发现了物质的又一种物理属性,物理学将这种属性叫做________.16.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质量为2 kg,温度为25 ℃的水吸收6.72×105J的热量后,水温升高为多少℃?若将该冷水与质量为1 kg,温度为70 ℃的热水混合,不计热损失,混合后水的末温为多少℃?2021中考复习物理重点知识专题训练——专题十三:内能参考答案【专题一:分子热运动】【例1】学习了分子的相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几种猜想:A.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B.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研究猜想A是否正确,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热水和冷水,同时各滴入一滴蓝墨水,观察两杯水的颜色变化的快慢(如图所示).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运动与物质温度之间的关系.(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2)为验证猜想B,小明和同学们又设计出如下实验方案:取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各滴入一滴蓝墨水,观察两杯水的颜色变化的快慢.请你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答案】(1). 墨水在热水中扩散较快(2). 物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3). 应该控制水和酒精的温度相同;(墨水应该同时滴入水和酒精中;滴入水和酒精中墨水的质量应该大致相同).【解析】(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蓝墨水滴入热水中,颜色变均匀的更快,即墨水在热水中扩散较快,所以可得出结论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验证了猜想A.(2)为验证猜想B,小明和同学们又设计出如下实验方案:取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各滴入一滴蓝墨水,观察两杯水的颜色变化的快慢;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实验时除了两种液体的种类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特别是此实验方案中没有提到:水和酒精的温度相同,这一条件是个很重要的变量,故方案是不合理的.另外也应保证滴入的墨水质量和温度相同,且要同时滴入.【专题训练】1.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答案】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