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舞蹈教案虫儿飞

中班舞蹈教案虫儿飞

中班舞蹈教案虫儿飞【篇一:虫儿飞中班音乐教案】篇一:音乐教案虫儿飞音乐教案《虫儿飞》2、通过故事,理解歌词的含义。

3、能够掌握节奏,尝试用舒缓的声音唱歌。

活动重点: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舒缓的声音唱歌。

活动难点:能够掌握节奏卡x xx x x xo x ,能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准备:伴奏带、图谱、图片(萤火虫、星星、花、星星?)、节奏卡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师:猜猜这个尾巴亮亮的小虫是什么?(萤火虫)篇二:中班数学音乐教学计划2015学年第二学期中班数学、音乐教学计划一、数学教学计划:(一)情况分析数学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

中班幼儿的年龄大约在4岁左右,本学期仍有一部分是新生,没有上过幼儿园,他们一直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因此他们在数学的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及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根据以上情况,本学期将对幼儿有针对的进行教学组织和设计,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形象进行初步的逻辑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究和思考能力。

我们将关注班里所有幼儿的发展,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

(二)教育目标: 1、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目测树群,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势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

3、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4、学习用各种几何体进行拼搭和建造活动。

5、学习概括物体的两个特征;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数量进行分类。

6、学习按量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

7、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

8、初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习正确运用这些时间词汇。

9、学习区分和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方位;学习区分和说出物体之间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学习按指定方向运动。

10、幼儿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量的差异、物体的形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三)具体措施:1.教师根据数学计划按时开展数学活动。

2.为幼儿提供多种操作,探索的机会,鼓励幼儿积极操作,探索。

3.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数学知识。

4.结合游戏活动,操作,巩固数学知识。

5.结合操作卡片,帮助幼儿学习上,理解数学知识。

6.家长配合教师,共同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数学知识。

二、音乐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能辨别并喜欢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种美的声音。

2、乐于参加音乐活动,能感受并初步欣赏音乐作品的美。

3、在音乐活动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4、能初步感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和意义,能初步运用声音、动作创造性地进行音乐表现活动。

5、能自然地、有表情地唱歌,较协调地做出各种韵律动作,较熟练地演奏几种常见打击乐器。

6、初步学会与同伴进行合作表演,并能从中体验快乐。

7、在音乐活动中,初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具体措施1、引导幼儿辨别、喜爱并欣赏各种具有“音乐性”的自然声音。

2、在初步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创造性地进行音乐表现活动。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变化来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和情感。

4、启发引导幼儿大胆地为歌曲创编歌词。

5、指导幼儿自然地与他人接唱、对唱,并在活动中注意与他人交流、合作。

6、增选一些优秀的、有特色的民族民间歌曲,教幼儿演唱。

7、帮助他人逐步做到动作与音乐合拍、协调。

8、引导幼儿学习在音乐伴奏下,变换舞蹈对形,并注意与他人协调、交流、合作。

9、引导他人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不同乐器的演奏法,尝试集体设计演奏方案。

10、引导幼儿在乐器演奏过程中,对指挥做出积极的反应,并学会追求适中的音量和美好的音色。

11、 12、引导幼儿学习遵守打击乐器的发送、收取及分类收藏的规则。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引导幼儿分辨音乐中比较明显的高低、快慢、强弱和音色变化,并能根据这些变化表达相应的情感。

13、引导幼儿感受乐句、乐段的开始和结束,初步了解音乐结构中的重复与变化的规律。

三、具体授课计划篇三:找小猫(幼儿园音乐教案)找小猫活动目标:1.能理解歌词内容并学唱歌曲。

2.能听懂老师口令,并遵守游戏规则。

3.能情绪愉快的参与游戏。

重点:遵守规定的游戏规则。

难点:根据歌词能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1.熟悉的节奏律动。

2.熟悉的音乐《虫儿飞》,《头发,肩膀,膝盖,脚》。

活动过程:一,播放熟悉的节奏律动,让幼儿能愉快的进入音乐的海洋。

1.播放行进律动歌曲《虫儿飞》,让幼儿随着音乐节奏进入教室,并在音乐结束时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2.在自己的座位上做安静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

3.做发声练习《老师你好》。

二,学习歌曲,并根据规则做游戏。

1.出示小猫的图片,激发幼儿对学习《找小猫》这首歌的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歌叫《找小猫》,大家想不想学?2.引导幼儿整体欣赏歌曲《找小猫》。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读歌词,并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教师教唱儿歌,直到幼儿熟悉儿歌韵律与节奏。

5.教师指导幼儿理解《找小猫》的游戏规则。

教师:小朋友先模仿一下小花猫的样子。

在模仿一下老花猫的样子。

教师:小朋友模仿的真像。

现在,我们再来模仿一下歌词里的猫妈妈和小花猫做的游戏好不好?老师来扮演老花猫,小朋友来扮演小花猫。

当小朋友听到“找个地方躲躲好”的时候,小朋友一定要找个地方躲起来。

当老花猫听到“找呀找呀找呀找”的时候,老花猫就去找小花猫,当听到“小猫找到了”的时候,找到小花猫,游戏结束。

教师:小猫躲好后,要怎样才能不被老花猫找到?(不乱动,不出声)6.反复游戏,直到幼儿熟悉游戏规则。

三,以谈话形式结束活动。

在玩游戏的时候,小朋友是怎样不被老花猫发现的?小朋友真聪明,回家之后也可以和父母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活动延伸:这个活动是在活动室里进行的,游戏熟悉后可以把这个游戏运用到健康课的准备活动中。

篇四:幼儿园奥尔夫教师用全套教案幼儿园奥尔夫教师用全套教案,运用奥尔夫音乐体系的教育原理对小朋友进行的潜能开发课程。

其中包括音乐聆听游戏、音乐语言游戏、音乐节奏快车、音乐小舞曲、音乐热身游戏、音乐歌唱游戏、乐器玩玩看、音乐律动游戏、音乐回声游戏等众多奥尔夫音乐经典内容。

教师再也不用担心如何去上奥尔夫课了。

【篇三:咯咯咯舞蹈教案第一节 microsoft word 文档】舞蹈咯咯咯教案(第一节)教学目标:1、学习咯咯咯这首歌曲,感受老母鸡的动态和情感。

2、学习咯咯咯舞蹈的几个静态舞蹈动作。

教学重点:学习舞蹈动作中的摇头、低头、仰头和歌曲;教学难点:能跟上节奏正确的唱出歌曲教学准备:音乐、多媒体、相关图片教学过程:一、小鸡和母鸡的图片导入多媒体展示小鸡和母鸡的图片,激起他们的兴趣;同时播放歌曲,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节拍,和小鸡快乐的情感。

二、揭题示标多媒体展示:咯咯咯师: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自己做一回小鸡,跟着鸡妈妈一起来学习小鸡的歌曲吧。

学习目标:1、2、我能记者歌词并能跟随原唱唱出咯咯歌曲;我会三个头部动作;三、学习指导请同学们认真看歌词,并读一遍;跟随唱三遍。

老母鸡带小鸡,咯咯咯咯咯咯咯,好久没有吃东西,咯咯咯咯咯咯咯。

路上找到一颗米,衔起来又放下,咦呦喂!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我的孩子快来吃,快来吃!路上找到一颗米,衔起来又放下,咦呦喂!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我的孩子快来吃,快来吃!(教法:生跟随齐学;抽生独唱;后教几遍,跟学)研探要求:1、独学自由学习舞蹈动作,每个动作做三遍;不会做的跟着老师练习三遍。

2、对学小队子互相喊节拍练习。

3、小组同时练有小组长喊节拍一起练习,同时哪个同学不会组长及时纠正。

学情展示:1、我是小老师:我能领唱歌曲。

2、开火车做出舞蹈动作,我们组最棒。

3、我是评论家,我能根据小组的表现给出公平的评价。

研探内容:舞蹈动作中的摇头、低头、仰头研探要求:1、独学:请认真观看视频的动作,并自己学习。

2、对学小队子互相喊节拍练习。

3、小组同时练有小组长喊节拍一起练习,同时哪个同学不会组长及时纠正。

学情展示1、2、展示舞蹈动作,我们组最棒。

我是评论家。

课后总结将学的舞蹈动作,总体窜起来一起复习两遍。

课后活动:芭蕾手位,虫儿飞。

回顾总结:今天我学到了什么?并齐唱一遍歌曲。

课后反思:优点:本节课我重点让学生们记歌词,通过认识歌词加深对节奏的理解。

另外让他们通过记口诀的方法来学习舞蹈动作。

不足:不能对全班同学进行纠正动作。

改进:为了能够照顾到全体学生,也为了能放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专门设计了一节展示纠正课,通过评价和展示让孩子们学会舞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