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书包》教学设计

《小书包》教学设计

《8.小书包》教
教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单元主题:识字
课型:识字课
课时:共两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新郑市梨河镇七里堂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材分析
本课由 6 个词语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

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等学生常用的学习用具,被编进了朗朗上口的儿歌中。

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不仅展示了“小书包”里的各种文具,还告诉学生这些学习用品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的学习。

从而引导学生要好好爱护这些“小伙伴”,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3.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语言文字,从而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借助工具引导学生认识自然事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习目标
1.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书、包”等 11 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 3 个偏旁。

会写“早、书”等 5 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

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3.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学习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

学习难点
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评价任务
任务一: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书、包”等 11 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 3 个偏旁。

会写“早、书”等 5 个字。

任务二:正确朗读课文。

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任务三: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生字具名称及相关图片:橡皮、尺子、作
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等,请学
生对应图画,猜猜文具的名称,给
文具贴上标签。

2.2.学习本课新词。

3.(1)学生自己拼读课文中的词语。

(2)多种形式反馈读。

如,个别读,
男女生比赛读。

(3)打乱顺序,归
类读。

4.结合不同的识字方法理解字义。

3.课间操。

出示配乐儿歌,教师先示
范,再带领学生边读边做动作。

4. 识记生字。

? ? ? ?
(1)认读没有图片和拼音提示的词
语。

? ? ? ?
(2)认读生字。

词语中生字标红,先自
己读,再跳读。

? ? ? ?
(3)认读单个生字。

可以先自己读,再
同桌读,互相教一? ? ? ?
教,然后小老师带读,接着开火车读,
最后词语卡片认读。

? ? ? ?
(4)归类识记生字。

用加一加、生活识
记等方法识记生字,随机结合认识竹字
头、包字头、单人旁等偏旁。

(完成目标一)
识字兴趣。

(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运用游戏,复习巩固活动二汇报交流
1.教师逐一贴文具词卡,学生抢读。

2.?每组发一个装有文具词卡的信封,组
长逐一抽出轮流读,谁读对了,就收下
词卡。

3.?请得到文具词卡的同学站在台上,邀
以?超市购物的方式
促进复习巩固,激发学
习兴趣。

(评价目标一)
第二课时
附1:板书设计
8.小书包
宝贝: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附2:增量阅读
小书包
妈妈送我小书包,
背在身上多神气。

打开心爱的小书包,
一样一样看仔细:
铅笔、橡皮、卷笔刀,
越看心里越欢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