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证据.ppt
视听资料与书证的区别 视听资料与物证的区别
案例1
甲为收集到丈夫有外遇的证据, 将录像机安装在自己家的卫生间, 结果将第三者在甲家卫生间入厕及 洗浴的情节都偷录下来。在甲与丈 夫的离婚诉讼中,此录像能否作为 定案的证据呢?
案例2
一个来北京打工的李小姐与房主王某签订了房屋 租赁协议,租期一年,月租2000元。李小姐一次性 给付了房主王某24000元,即全年房租。由于李小 姐突然家乡有事,需要返乡,就与房主商议请求扣 除违约金后返还余额,但房主拒绝,并不承认收到 全年房租。李小姐在与王某一次交涉中,偷录了两 个人的谈话,谈话中能够证明李小姐已经交付了全 年的房租,此录音可否作为定案的根据呢?
当事人拒绝陈述的,不影响人民 法院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
(六)鉴定结论
鉴定人运用专业知识,专门技 术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 鉴别、判断后作出的结论。
鉴定人与证人的区别?
是否需要专业知识 了解案件事实的时间 能否申请回避 能否更换 向法庭提供的信息
鉴定人的确定
Z26:当事人申请鉴定经人民法院 同意后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鉴
什么是书证
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 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 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的证 据。
书证的特点
(1)书证以其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情; (2)以文字、符号或者图形所记载的思想
内容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 (3)真实性较强,即使伪造,也易于鉴定。
书证的分类
(1)公文书证与私文书证(制作主体) (2)处分性书证与报道性书证(书证内容) (3)普通形式书证与特别形式书证(书证的形式) (4)原本、正本、副本、影印本、节录本
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
Z53: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 证人。
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 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 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
Z55: 证人在人民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 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
Z56: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的“证人确有困 难不能出庭”,是指有下列情形:
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鉴定异议
Z27: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 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
(一)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 格的;
(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三)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 (四)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 或者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的,不予重新鉴定。
(制作方式)
(二)物 证
什么是物证 物证与书证的区别
什么是物证
物证是指以其存在的形状、 质量、规格、特征等来证明案件 事实的证据。
痕迹、血迹、物品······
物证与书证的区别
实质层面:存在与思想 (客观与主观)
形式层面:可替代性
案例
杨某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涉及周 某的文章,周某诉杨某侵害其名誉 权。诉讼中,周某提供出其在某市 购买的报纸,证明杨某的侵权行为 已经波及到该市;而该报纸上的文 章证明杨某侵害了周某的名誉权。
Z28: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
人有证据足以反驳并申请重新鉴定 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z25: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 出。符合本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当 事人申请重新鉴定的除外。
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 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 鉴定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
法律依据
F69:人民法院对视听资料,应当辨别真伪,并结合本案的其 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Z68: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 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Z69: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三)存有 疑点的视听资料;
Z70: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 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三)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 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
请问,该报纸是书证还是物证?
(三)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的判定 视听资料与书证的区别 视听资料与物证的区别 偷拍、偷录的能否作为定案的根据
视听资料的判定
视听资料是指利用录音、录像 等技术手段所反映的声音、图像以 及电子计算机储存的数据证明案件 事实的证据。
常见的视听资料有:录像带、录 音带、胶卷、储存于软盘、光盘、 硬盘中的电脑数据。
1. 证据与证明责任承担者的关系 本证 反证
2. 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系 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
3. 证据的来源 原始证据 传来证据
三、证据的法定种类
(一) 书证 (二) 物证 (三) 证人证言 (四) 当事人陈述 (五) 视听资料 (六) 鉴定结论 (七) 勘验笔录
(一)书 证
概 念 特 点 分 类
第6章 民事诉讼证据
民事诉讼证据 民事诉讼证明
第一节 概 述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 事诉讼案件事实的一切根据和方法。
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
证据
本证 理论分类 直接证据
传来证据
反证 间接证据 原始证据来自法定种类书证 物证 证人证言 当事人陈述 视听资料 鉴定结论 勘验笔录
二、证据的学理分类
结论
视听资料作为定案根据的条件: 1. 不存在疑点; 2.不得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获得; 3.不是以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
证据; 4.视听资料应当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
作为定案的根据。
(四)证人证言
法律依据 证人证言的规则
F70: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 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 当支持证人作证。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 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
(一)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 (二)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
(四)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的; (五)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况。 前款情形,经人民法院许可,证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 或者视听资料或者通过双向视听传输技术手段作证。
(五)当事人陈述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当 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 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