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历年高考大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历年高考大题及答案

1.梭伦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儿子可拒绝赡养其父;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

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

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谬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其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政治上的举措及其共同目标。

(7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经济上举措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的改革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产生的不同影响。

(8分)二、梭伦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梭伦)说到取消债务,说到本为奴隶而在实行解负令后得到自由的人们:“……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界标:指抵押地产的标识),以前她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我都使他们解放,我使这样的事情普遍流行,调整公理和强权,协和共处,这样我应允的事都已一一完成。

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摘自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材料二(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梭伦改革的哪一措施?其内容对于雅典民主政治各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8分)(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

(7分)[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孝文帝改革和梭伦改革都涉及政权机构,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6分)(2)对上述观点一、观点二,你是如何看待的?谈谈你的看法。

(9分)二、商鞅变法请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

而不可厉以名。

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畜积殷富。

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

——摘自《淮南子·要略》材料二(变法)行之十年……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作战65次。

——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1)材料一从哪四个方面概述商鞅变法的条件?(8分)(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和作用。

(7分)三、王安石变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方田均税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之一……均税,是对清丈完毕的土地重新定税,做到:纠正无租之地,使良田税重,瘠田税轻(注:秋税按亩征收粮食;夏税以收钱为主或折纳绸、绢、锦、布);对无生产的田地,包括陂塘、道路、沟河、坟墓、荒地等都不征税;一县税收总额不能超过配赋的总额,以求税负的均衡。

——摘编自周泽民《北宋方田均税》材料二1873年7月,政府发布“地税改革法令”,规定:凡持有土地执照者,均要向政府缴纳地税,地税的税率应为土地价格的3%,地税一律用现金缴纳。

土地价格很高,以致地税也很高。

政府还按地税的l/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附加税——村费,一律用货币交纳。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政府实行方田均税法的目的。

(6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地税征收上具有哪些特点?(6分)指出地税改革对日本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3分)四、宗教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路德等改革家)提出改革婚姻制度的主张,具体内容是: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秘密婚姻原指男女两人在教士面前互换婚誓后所构成的正式婚姻,它不经过婚礼,也不需要取得父母的同意和公众的承认),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等。

新的婚姻法规定,结婚不再属于宗教七大圣仪之一。

材料二新教的婚姻改革家们在付诸实践的时候比较保守,往往没有家长同意的签字就不给办理结婚登记,这使得父母们实际上控制了儿女的婚姻。

新教徒视婚礼为大事,强调必须举行公开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才算完成了结婚。

——以上材料均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1)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教徒结婚的条件。

(6分)(2)在婚姻改革前后,婚姻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怎样变化?上述婚姻改革对西欧社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9分)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明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议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

……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二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毅说,英国的政治制度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工作中定下了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想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8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7分)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举措:梭伦改革;财产等级制;(2分)商鞅变法:军功爵制或奖励军功。

(2分)共同目标:限制贵族的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

(3分)(2)不同措施:梭伦改革:鼓励工商业发展;(2分)商鞅变法:重农抑商。

(2分)不同影响:梭伦改革:促进了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2分)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分)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①措施及其影响:颁布“解负令”,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危险(4分)②确立财产等级制,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4分)(2)特点:①不彻底的改革,体现了中庸思想。

(3分)②一方面倾向于平民,减轻平民的经济负担,提高平民的政治地位。

(2分)另一方面,财产等级制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到人民手中。

(2分)41.A.(1)孝文帝:废除鲜卑旧制,改行汉制;梭伦:进行民主化改革。

(6分)(2)答案一:进步说。

孝文帝改革学习汉族先进的文明。

顺应历史潮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社会的发展,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为中华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是历史的进步。

(言之有理即可酎情给分)(9分)答案二:倒退说。

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了本民族特色,导致鲜卑族的消亡,是历史的倒退(9分)答案三:一分为二说。

结合答案一、二加以说明。

(9分)41.(15分)历史(商鞅变法)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民风民俗;地理环境;物质基础;统治者的抱负。

(8分。

若答“经济、政治、文化、地理方面”的各得1分)(2)特点:利用强悍民风,因势利导;刑赏并用(以法家学说为指导思想)。

(3分。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作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社会秩序;增强秦军的战斗力;加快秦统一中国的进程。

(4分。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1.(15分)历史A.[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目的:增加政府收人;均衡税负;减轻农民负担,缓解阶级矛盾。

(6分)(2)特点:土地所有者按土地价格的固定比例纳税;一律用现金(或货币)缴税;正税与附加税结合。

(6分)影响: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市场(或加速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

(3分)41.(15分)历史A.(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

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41.(15分)历史A.(1)依法登记;家长同意;婚礼公开;要有证婚人。

(6分。

只要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变化:以教会为主导转变为世俗力量(政府和家长)为主导。

(3分)影响:冲击了传统婚姻;削弱了教会权力;宣扬了人文主义;增强了人们的法、制观念。

(6分。

只要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三点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