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临沧市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命题:李荣国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请在答题卡上涂黑唯一正确项) 北京时间2013年8月3日上午9点,在杭州钱江新城城市阳台的江面上,一年一度的横渡钱塘江活动启动。

2013年杭州国际马拉松赛于北京时间11月3日8点在黄龙体育中心鸣枪开跑,全程42.195千米。

依据材料及图1回答1~4题。

1. 从“横渡钱塘江”到“国际马拉松赛”活动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 .先南半球后北半球,一直向北移B .先北半球再南半球,一直向南移C .南半球,先向南移后向北移D .北半球,先向南移后向北移2. 从“横渡钱塘江”到“国际马拉松赛”活动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趋势是A .越来越慢B .越来越快C .先变慢后变快D .先变快后变慢 3. 从“横渡钱塘江”到“国际马拉松赛”活动期间,地球沿公转轨道运行的区间大约对应图1中A .甲→乙B .乙→丙C .丙→丁D .丁→甲4. 位于美国旧金山(37°48′0″N ,122°25′0″W )的王雪想收看“杭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直播,那么,当黄龙体育中心鸣枪开跑时,王雪所在当地的区时是A .11月3日16时B .11月2日16时C .11月3日8时D .11月3日0时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图2)。

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

读图2,回答5~6题。

5. 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①碰撞挤压 ②张裂作用 ③生长边界 ④消亡边界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6. 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A .渭河谷地的形成B .日本地震的发生C .青藏高原的隆起D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7~8题。

图1 地球公转示意图 甲 乙 丙 丁 图2模拟地球板块运动实验7.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8.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

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反映近二十年来我国木地板行业布局重心转移的情况,读图,回答9~10题。

9.a地区发展木地板行业的最有利条件是A.a地区市场广阔B.a地区原料丰富C.a地区交通便利D.a地区技术先进10.由于某大事件的影响,国家出台了对b地森林保护的政策,从而使木地板行业布局重心从b地移出。

推测该事件可能为A.南方地区的雪灾B.西南地区的地震C.长江流域大洪水D.长江三角洲萎缩2012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面临的“招工难”、“用工荒”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善,高悬的招工条幅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的日常风景。

根据相关知识,读下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是四种工业区位选择结构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A.①B.②C.③D.④12.“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可能影响是A.减少资金投入,缩小生产规模B.促进农业发展,改善粮食供应C.增大重工业比重,减少用工数量D.刺激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下图为40°N 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

读图,完成13~14题。

N13.图中所示时间,A河流域A.正值炎热多雨季节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盛行西北风D.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14.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向斜成谷B.①处可能找到石油C.①处比②处更易被侵蚀D.③处可能形成变质岩据新华网北京2009年11月26日电,中国26日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5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决定,这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会议还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据此完成15~16题。

15.下列有利于我国有效控制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合理措施是A.大量进口石油,降低煤炭使用量 B.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C.严格限制钢铁、机械工业的发展 D.禁止砍伐树木,积极植树造林16.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可能会引起的潜在后果是①土壤、湖泊酸化②海平面上升③山地O℃等温线上移④全球普遍干旱⑤皮肤癌患者增多⑥腐蚀建筑物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 D.④⑤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

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

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

据此回答17~18题。

17.拉鲁湿地所在的青藏高原能源资源丰富,主要有①煤 ②石油 ③太阳能 ④水能 ⑤地热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18.拉鲁湿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之一 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拉萨市区北部的山洪威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下图甲岛为我国钓鱼岛的等高线地图(单位:米)。

乙岛为世界某岛图,读图回答21~2219. 钓鱼岛到台湾省台北(25°N ,121°30′E )的直线距离约为A. 60kmB. 120kmC. 220kmD. 320km20.有关钓鱼岛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势总体南低北高B .陡崖相对高度约为145米C .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 .山地的坡度南部小于北部21.乙岛位于甲岛的A .东南方B .西南方C .西北方D .东北方22.关于乙岛地理特征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 .河流河道宽、水流缓B .常年受东南信风影响C .农业地域类型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D .城市都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回答第23~25题。

°44.9′°44.123.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24.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25.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共4题,50分)26.读下图“全球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1分,共12分)全球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注释: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为迎岸风。

图中指向陆地的单箭头表示迎岸风,反之为离岸风。

(1)南半球的①②③④和北半球的⑤⑥地区迎岸风盛行季节的气候特点是。

(2)离岸风为终年信风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其风向在北半球为风,南半球为风。

(3)当南亚和东亚盛行离岸风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带、风带向北移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C.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4)南亚盛行迎岸风时的风向是,其成因是;此季节东亚的气候特点是。

(5)⑧风盛行的地区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和降水的特征为:气温,降水。

这是因为受和的影响。

27、下图为中国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1)图中字母代表秦岭的是_____ 。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写出其表示的地理意义中的任意二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我国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大多自西向东流,这主要是由我国地势的(1分)特征所决定。

该地势特征对我国地理环境产生影响还有(2分)、(2分)。

(3)图中①、③山脉以东的地形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其中③山脉以东的地形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近年来商品粮基地的地位逐渐让位于①山脉以东的地形区,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4)青藏高原地势高,发展农业自然条件差,故其种植业只能分布在和(2分),为什么?(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材料一左图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右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试对两调水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分别进行分析。

(4分)(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分)(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3分)29.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习,其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根据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12分)材料:阶段Ⅱ成果:(1)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

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

(2)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研究。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为我国的_____________地区。

简述该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

(4分)比较要素该区域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类型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土壤②水稻土工业特征重工业为主③④水热充足农业发展最有利的自然条件(3)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荒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该区域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