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精品PPT课件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精品PPT课件
病因
窒息的本质是缺氧,凡是影响胎盘或肺气体 交换死亡因素均可引起窒息。
1、孕母因素,孕母有慢性或严重疾病, 妊娠并发症;孕妇吸毒,吸烟或被动吸烟, 年龄大于35岁或小于16岁及多胎妊娠等。
2、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胎盘老 化等。
病因
• 3、脐带因素:脐带脱垂,绕颈,打结,过短或 • 牵拉等 • 4、胎儿因素:早产儿,巨大儿等;先天性畸形 • 如食道闭锁,肺发育不全,先天性心脏病等
护理诊断和措施
• 6.1.4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应用。 • 由于新生儿的心肺发育不完善,需严格控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
新生儿科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定义
❖ 所谓新生儿窒息复苏,是指宫内缺氧窘迫以 致出生时出现呼吸不规则或无呼吸。任何影 响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因素 都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缺氧。新生儿窒息是 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资料
•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全球每年400多万
护理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措施
6.1 气体交换受损与无力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而导致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 6.1.1 将患儿仰卧,臀部垫高2~3cm,使颈 部稍后伸至中枕位,立即清除口、鼻、咽 及气道分泌物,拍打或弹足底和摩擦患儿 背部促使呼吸出现。 6.1.2 洗胃,及时清理呼吸道,给予盐水50 ~100ml洗胃,温度30℃~32℃以清除吸入 胃内的羊水等物。
临床表现
三、各器官受损表现: 1 呼吸系统:吸入综合症,呼吸暂停等; 2 心血管系统:心肌损害,心衰,心源性休克等 3 消化系统:应激性溃疡,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4 代谢方面:低血糖,低钠,低钙等; 5 中枢神经系统: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出血等 6 泌尿系统:急性肾功能不全
治疗原则
• 大部分新生儿是有活力的。约10%的 新生儿出生时需要一些帮助才能开始 呼吸。仅1%的新生儿出生时需要进一 步的复苏手段 (气管插管、胸外按压和 /或用药) 才能存活。
复苏后的护理
3、继续保暖 ,并根据患儿孕周、体重将患 儿置于适中环境温度并注意观察体温及辐 射台或温箱温度。
呼吸道护理
▪ 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后应注意呼吸道的护理。 ▪ 如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吸入羊水,则有可能数天
察,使患儿取侧卧位,防止分泌物返流入呼吸道 引起吸入性肺炎,若有分泌物应立即吸引,直至 清除干净。如新生儿复苏成功后可给予面罩吸氧, 或立即给予气管插管,通过加压给氧或呼吸机辅 助通气改散呼吸困难。吸氧过程中需注意保持呼 吸道通畅。如出现呼吸加快、鼻翼扇动等呼吸困
考虑脱管或堵管的发生。
静脉通道的建立
▪ 新生儿在复苏抢救同时应立即建立静脉通 道,根据医嘱给予纠正酸中毒、补充血容 量等药物应用,以及止血药物应用,以防 止出血。应严格正确计算输入的药量及液 体量,防止液体输入过快引起不必要的损 伤。
4、合理喂养
▪ 复苏成功后应给予营养物质的供给。窒息 可引起胃肠道的缺氧缺血,进一步发生坏 死型小肠炎、结肠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 发生窒息的患儿应适当延迟开奶时间,给 予鼻饲管喂养,保证营养供应。
窒息新生儿的表现
肌张力低下 呼吸抑制 心动过缓 低血压 呼吸急促 紫绀
复苏的原则
1、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窒息及时抢救,动 作迅速,轻柔,避免发生损伤。
2、估计胎儿娩出后有窒息的危险应先做好复 苏准备,如果发生窒息要及时实施A、B、C、 D、E方案。要坚决摒弃旧法复苏中不良做法, 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达到:A (畅通呼吸道),应 用正确方法建立B (有效呼吸)和C (正常循环), D 药物治疗,E (评价、监护)必不可少。
5.注意对患儿消化情况的观察
▪ 通过粪便的量、颜色、气味等判断消化不 良或出血等的发生。喂奶后取右侧卧位, 防止呕吐引起窒息,如果患儿不能接受管 饲喂养,可通过静脉补充营养,病情恢复 后尽早恢复口饲,喂哺过程中如出现腹胀、 呕吐、便血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暂行 禁食处理。并应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或 高血糖对患儿造成的损害。
宫内感染; 呼吸道阻塞:羊水,粘液或胎粪 吸入。 5、分娩原因: 头盆不称,宫缩乏力,臀位等.
临床表现
一、胎儿缺氧早期胎动剧烈,胎心大于160 次/分,晚期胎动减少甚至消失,胎心率变 慢或不规则小于100次/分。羊水可能被胎粪 污染为黄绿色
临床表现
二、Apgar评分 0—3分为重度窒息;4—7 分为轻度窒息;8—10分正常。生后1分钟 评分可区别窒息程度,5分钟后评分小于6 分也为窒息。
护理诊断和措施
• 6.1.3 采用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调节给氧方式和浓 度。
• 当血氧饱和度≥95%时,间断鼻导管吸氧0.5~ 1L/min或不吸氧;
• 当血氧饱和度在85%~94%时改为持续低流量吸氧 ;
• 当血氧饱和度<85%时,可给头罩吸氧5~8L/min;
• 缺氧改善后改为鼻导管吸氧。
• 一般足月儿鼻导管吸氧0.5~1L/min,早产儿或低 体重儿鼻导管氧流量为0.3-0.5L/min,避免长时间 高浓度给氧。
复苏程序
1、胎儿娩出后立即置于预热好的辐射保暖台 上,温热干毛巾擦干全身,减少散热摆好 体位,使颈部轻微仰伸,清除呼吸道 分泌 物,确认分泌物清除干净后,予以触觉刺 激,通过刺激新生儿足底,使新生儿啼哭 建立正常呼吸。
2、如触觉刺激未产生自主呼吸或心率<100次/ 分,立即正压通气,如窒息仍未得到改 善,应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如仍 未改善,则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并给予肾上 腺素、生理盐水等药物治疗。
死亡新生儿中约有1/4的死因是新生儿窒息, 还有100万以上婴儿由于出生窒息而导致脑 瘫、学习障碍和其他残疾等问题。
资料
我国妇幼卫生监测结果显示:2005年我 国新生儿死亡率为19.0‰,前三位的死
亡因为早产和低体重、窒息、肺炎。
资料
▪ 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有关部门2003年
底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新 增0~6岁残疾儿童为19.9万,在5类残疾儿 童中,智力残疾占54.2%.智力致残原因依 次为:产时窒息、早产、宫内窘迫等,产 时窒息为致残的首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