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氯气的制备

氯气的制备

氯气的制备
研究人:李玛丽、胡绍青
1、疑难之处:
(1)由于氯气的密度较大,实验室内的氯气总是排不进,因此制备时易中毒
(2)浓盐酸易挥发,导致制备的氯气不纯
(3)药品消耗较多
2、实验原理:
实验室通常用氧化剂将浓盐酸中的Cl-氧化为Cl2。

常见的氧化剂有:MnO2、K2Cr2O7(重铬酸钾)、KMnO4、KClO3、Ca(ClO)2 。

其反应原理分别为:
(1)4HCl(浓)+MnO2 =加热=MnCl2+Cl2↑+2H2O [课本上的制法,比较浪费盐酸,家庭实验推荐用次氯酸钙[漂白粉]与稀盐酸反应,注意最好用稀盐酸,浓盐酸会造成浪费,且反应速率过快。

]
(2)14HCl+K2Cr2O7=2KCl+2CrCl3+7H2O+3Cl2↑[此反应用的盐酸比较稀的话,微热即可反应,没有盐酸可用一种非还原性酸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代替,也可产生氯气。

(3)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此反应用的盐酸比较稀的话,微热即可反应,没有盐酸可用一种非还原性酸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代替,也可产生氯气。

(4)2KClO3+4HCl[稀]===2KCl+Cl2↑+2H2O+2ClO2↑,因此制的的Cl2不纯]
(5)4HCl+Ca(ClO)2=CaCl2+2H2O+2Cl2↑{此反应需要的盐酸很稀,1mol/L便可以剧烈反应} 上述反应有利有弊,教材中常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条件反应制得氯气,实验装置繁琐,而制得的氯气不经过洗气会含有较多的氯化氢气体、水蒸气等杂质,多的气体不能充分利用,只能被氢氧化钠吸收;用浓盐酸直接滴加到其他如KMnO4等物质上制氯气时,由于KMnO4、KClO3、K2Cr2O7氧化性较强,反应时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产生爆炸性物质,如七氧化二氯、二氧化氯等,存在着严重的不安全隐患。

而通过Ca(ClO)2与HCl反应制取氯气时,该反应只需要1mol/L的稀盐酸常温反应即可,与其他方法相比,不仅避免了大量的氯化氢气体杂质的干扰,而且大大提高了盐酸的利用率,实验安全、简便、快捷。

3、实验药品:
常用药品:二氧化锰、浓盐酸、高锰酸钾
改进后的药品:次氯酸钙、稀盐酸、二氧化锰
从药品的价格来看,次氯酸钙最便宜且可以用市场上的漂白精代替实验,同时用盐酸滴入烧瓶与漂白精接触反应制备氯气,盐酸的浓度在1mol/L以上,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还可以避免浓盐酸的挥发,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4、实验装置
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作反应物时,反应需加热
改进后的装置:
比较两种装置,很显然用图2装置简单易行。

实验表明,用盐酸缓缓滴入烧瓶与漂白精片接触反应制氯气,其产气量大,反应较彻底。

5、实验步骤:(A)把装置连接好,检查气密性
(B)在锥形瓶中加入漂白精,从分液漏头里慢慢地滴加浓度为
1mol/L的稀盐酸
(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多余氮气用氢氧化钠吸收。

6、实验讨论
化学实验过程中可能引起环境污染的主要是反应产物的有毒气体,它不仅危害师生的健康,而且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化学实验应尽量减少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

针对氯气典型的有毒气体,采用全封闭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有效的防止氯气的泄露,通过实验,发现这种改进措施,效果比较好,有如下优点:
(1)控制了氯气扩散对空气造成的污染
(2)制取的氯气较纯,没有其他气体混合
(3)药品的消耗量少
(4)不用担心气体的泄露和保存问题
(5)减少实验的危害系数
综上所述,为了较好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及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并体现不污染环境,实验室中制取氯气时,用浓度不低于1mol/L的盐酸逐滴加到烧瓶中的漂白精上,配上封闭装置,效果会更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