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效果图绘制方法PPT
• (2)着重于服装的造型(长、方、角、圆 等外形)
• (3)效果图形式的表达与技巧运用,应选择自 己较熟练、适合的工具材料(如水粉、水彩、 勾线渲染、毛笔、钢笔、彩色铅笔、麦克笔 等)。
不同的工具可以表现不同的质感,也可以多种 工具同时使用,突出服质感的表现。
服装效果图的构图
• 横竖构图 一般1~3人时多采用竖构图,4人以上时则多采用 横构图。
黑白灰的表现方法
• 就一套服装的色彩来讲,色彩的配置上需要注 重其黑白灰的层次关系。
• 黑白灰的表现可根据不同的服装造型和面料肌 理特征,分为两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即薄画法 (如水彩色)和厚画法(如水粉色)。
作业
• 线的表现3张(匀线、粗细线、不规则线,材料可任选)
• 黑白表现1张
• 服装效果图是借助人体来体现服装造型美的。 • 服装效果图对于人体姿态和人物形象常采用简练、 概括的手法,力求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 在效果图的整体把握上追求一种形式美法则,通过 构图的处理、线条的运用、色彩配置以及表现技巧 等,寻求一种个性化、感性化的审美价值取向
• 服装效果图根据其用途和目的不同可分为 实用型设计图和艺术型时装画,也有介于 二者之间的。
•腿 腿在许多服装画中有部分是显露在外面的。腿部的 结构关系及长短、粗细应与人体比例达到和谐,尤 其是女性腿部的修长感与流畅的线条表现。
八头半人体的比例
--女性最完美的身体比例
• 一:头顶到下颌底; • 二:下颌底到乳点; • 三:乳点到腰部最细处; • 四:腰部最细处到耻骨点; • 五:耻骨点到大腿中部; • 六:大腿中部到膝盖; • 七:膝盖到小腿中上部; • 八:小腿中上部到踝部; • 八半:踝部至地面。
服 装 效 果 图
STEP OF DRAWING
绘 制 方 法
清华美院
Copyright by Chenya· W
参考书籍: 《服装效果图技法》 刘元风、吴波 编著 《服装效果图全程训练》 丰春华 编著
关于服装效果图
第一讲
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 立体艺术学科,设计意念 的成立,不外乎经过创意 构思、勾画草图、分析综 合、判断评价、绘制表现 等基本过程。
• (二)拷贝画稿 把草稿整理转为正稿。 可用拷贝纸或其它拷贝方法。
• (三)勾线 用勾线笔把正稿肯定准确地复勾一边,线条要流 畅。 可以用针管笔、毛笔、钢笔等。 这一步决定了最终的(着色后)线描效果,也可 以着色后再勾。
• (四)着色 可先着皮肤色。皮肤色的深浅、冷暖 需要根据衣服颜色来定, 使之形成统一色调。
第二讲
服装人体的 艺术表现
服装人体各局部的表现
• 头部 我们可将头大致归纳为一个蛋形。颈看成圆柱形, 头与颈形成一定角度的关联整体。 在效果图中对头部 的处理“宁大勿小”, 可以有意识地省略 局部(五官)细节。 五官可以用写实画法,也可以用夸张画法。
• 发型 发型要从人物的身份、气质、个性及服装的款式等 来综合考虑。 无论是对长短发、卷发或直发的描绘,线条应简洁 流畅,处理要有整体性。
画服装人体姿态的要点
• 重心与平衡 • 肩、腰、胯的关系
人物动态也可从时装摄影中提炼
作业
• 练习头型与发型的画法 一张 8开 • 练习手与脚的画法 一张 8开 • 练习人体姿态的画法一张 一张 8开
第三讲
效果图的基础表现
线的表现方法
• 线的表现讲究其勾勒、转折、顿挫、 浓淡、虚实等。 • 效果图中的用线要求整体、简洁、洒 脱、高度概括和提炼。
3、色彩的间隔 在服装效果图中有时为了弥补其中用色过于 强烈、刺激,或着相反出现“靠色”(相配 置的几种颜色的纯度、明度几乎等同)时, 可以运用中性的金、银、黑、白等进行间隔 处理。
4、色彩的强化 当服装效果图中的用色过于平淡,或者有意 识地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某一个重点部位时, 常常采用较漂亮的颜色进行强化和点缀。这 种艺术处理的运用一般是在头部、肩部、胸 部、腰部等重要部位。要注意其整体色彩的 协调性,切不可泛置。
水粉的表现方法
• 平涂法 平涂画法是水粉表现最基本的方法。按照服装 的结构平涂上去,为了避免图面的呆板,在服 装的一侧留出侧光或在两侧都留出测光,以此 来增强服装造型的立体感。
• 厚涂法 为表现那些粗厚质感或凹凸感的织物,利用水 粉可厚涂或超厚涂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艺术处理, 同时可以配合国画用笔的皴擦技法、拖笔、逆 笔等技巧去表现一些特殊肌理的服装。
• 麦克笔 这是一种快速而便捷的表现方法,非常实用。
在用麦克比着色之前,要充分考虑好覆盖大面 积颜色的位置,按照衣服的结构添上颜色。
• 色粉笔 色粉笔因自身的性能和特殊表现力,常被用来 表现肌理变化丰富的织物,特别是一些带有绒 面效果的,如丝绒、天鹅绒等。 但色粉笔的固色性差。
• 透明水色 透明水色在建筑效果图中应用较多。
也可添加帽子、围巾、耳环等配饰
•手 手是由腕骨、掌骨、指节骨三个部分构成。通常不 要把手画的太小。画女性的手时,手指部分适当拉 长,手掌部分稍短,注重女性手指的纤细、修长, 不强调指关节的刻画和突出;但男性手指的刻画则 线条要有力度,手形粗壮、方直有力量感。
•脚 脚由脚趾、脚掌和脚后跟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三者 构成一个拱形的曲面。 在服装效果图中,脚一般都是借助鞋的造型结构来 表现的。虽然鞋的式样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脚的 结构特征。 刻画时要尤其注意透视关系与脚的厚度。
易表现出蜡染等面料的特殊纹理和随意性。
• 有色纸、底纹纸 各色各样的纸张的运用,使服装的面料质感特 征和色彩表现手段更加丰富。
作业
• 水粉平涂练习一张 • 晕染练习一张
}
只练技法,无需人物
• 任选两种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绘制两张服装效果图。(背景可 暂时采取淡化处理)
• 一人构图 采用一人构图时,人体在画面上的大小要适当, 注意画面的虚实空间的处理。 • 两人构图 当两人构图时,需要注意画面中两人的呼应 关系(通过人体的大小、远近、动态的呼应 关系) • 多人构图 采用多人构图时,要善于通过图面人体动态的一 致性、协调性和组合方式进行表现,力 求使图面疏密空间处理得当,具有一定 的层次感,避免图面结构松散和零乱 。
画皮肤色的用笔应简 练、概括,特别是四 肢的用笔不求面面俱 到,但求生动传神。
平常肤色可以朱红、中黄为主色,加入极少量的 翠绿和钴兰;或者用麦克笔等表现。
再着衣服颜色。 衣服着色的用笔应根据 衣服的结构和转折关系 来表现,一般是从上至 下、从左至右着色。 一方面要注重服装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另一方面 是突出服装的面料质感和造型结构特征。 • (五)最后再做一下整体调整,强化一下服装的 结构和效果。
我们常见的衣褶一般分为活褶和死褶。活褶 是用绳、松紧带或其他手段通过抽系、折叠而 形成的无规律的褶,死褶是运用服装工艺而制 成的有规律的褶。
• 在效果图中衣纹和衣褶的表现是有区别的。 衣纹应力求简化和省略,衣褶则应如实地表 现清楚。 • 在用线时要有取舍,当衣纹和衣褶产生矛盾 时,衣纹应让位于衣褶。
绘制服装效果图的方法与步骤
• (一)构图
1、在纸面上下方留出合适的空白,确定人物在画 面中的位置; 2、画出比例线与大的动态线,通过一些辅助线 (如重心线、肩线、腰线、臀围等)进行调整修 改;
3、标出头部五官的位置和发型,勾出 上肢下肢及手脚的基本形态; 4、人体结构线确定后把设计好的服装 “套在”人体身上; 5、刻画细节和人物的具体结构,注意 各部位的呼应关系,集中表现整体美感。 (此过程可以在草稿纸上进行表达。 )
淡彩的表现方法
• 写意法 笔蘸的色彩需饱和一些,按照服装的结构大笔 挥洒,并善于运用笔触和空白的处理,虚实、 浓淡掌握得当。
• 晕染法 用一支颜色笔和一支水笔同时进行绘制、把颜 色涂在纸上随时即用水笔晕染
• 没骨法 用笔依照服装的造型,从上之下,从左至右绘 画而成。其用笔用色力求一挥而就,切忌反复 用笔。
• 实用型的设计图,通常用于生产及与客户之间的 沟通与交流,注重表现服装的结构与款式,人物 比例造型夸张的幅度不大;艺术性的时装画则可 作为一种以表现时装人物或时装为主要特征的艺 术作品,可以是极为夸张的人体或是及其与众不 同的构图,亦可通过不同的环境气氛来烘托画面。
效果图的三大要素
• (1)对服装人体的结构、比例、姿态等外形特征 知识的掌握。 效果图的人物造型应选用特定姿态来表现,要注 意人体与服装设计风格的统一协调关系。(人体 姿态选择站姿稍侧一点或夸张些为宜,通常人体 比例选用8~10个头身长。)
• 笔触法 巧妙的运用笔触,表现服装结构的体面转折关 系,表现皮革的光亮感或金属织物的肌理等。 笔触的运用于飞白的处理一般是同时穿插进行 的。
• 喷涂法 在表现一些呢料、毛衣及绒面织物可选择运用喷涂。时用来喷涂 的工具可以是喷笔,也可以用自治的喷涂方法,如牙刷喷涂、筛 网喷涂等。
综合表现技法
衣纹和衣褶的表现
• 衣纹
衣纹是人体运动时所引起的衣服表面的变化,这些起伏变化直接 反映着人体运动幅度的大小及人体各个部位的形态。 衣纹一般多出现在人体四肢的关节处、胸部、腰部及臀部。
• 衣褶 衣褶和衣纹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说衣纹是反 映服装面料的质感和人体运动状态所自然产生 的话,那么,衣褶则是服装设计的表达方式和 结构特征的人为创作的结果(如衣缝裤缝、开 衩、)。
• 匀线
特点:线条挺拔刚劲、清晰流畅 用途:一般用来表现那些轻薄、韧性强 的面料
• 粗细线
特点:线条粗细兼备、生动多变 用途:一般用来表现一些较为厚重、 柔软而悬垂性强的面料
• 不规则线
不规则线的用笔常常是借鉴和吸收传 统艺术形式中的线条感觉 不规则线一般用毛笔侧锋来勾勒
• 彩铅水彩法 水彩由于自身不具有可覆盖性,在绘图时追求 意境,讲究一气呵成。 彩铅分为水溶性彩铅和普通彩铅。水溶性彩铅 溶于水后颜色比原来鲜艳、透明,但用前一定 要先在草纸上做好试验,满意了再在正稿上进 行;普通彩铅容易掌握,但缺点是色彩冲击力 不够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