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继电保护第四章-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继电保护第四章-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精品课件
4.1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概述 输电线路短路时两侧电气量的故障特征分析:
(4)两侧的测量阻抗 区内故障:测量阻抗均为短路阻抗,两侧距离保护II段同时启 动; 区外故障:两侧的测量阻抗也是短路阻抗,但一侧为反向, 至少一侧的距离保护II段不启动; 正常运行:两侧的测量阻抗均为负荷阻抗,距离保护II段不启 动。
精品课件
4.2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两侧信息的交换
❖ 导引线通信:利用敷设在输电线路两端变电所之间的二次电缆传递被保护 线路各侧信息的通信方式。
❖ 采用电流差动原理,分为环流式和均压式
精品课件
4.2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两侧信息的交换
❖ 电力线载波通信: ❖ 高频保护—将线路两端的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信息转变为高频信号,经过高频
85% ❖ 其余线路故障(15—20%),只能由第II段的延
时切除(0.5s) ❖ 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重要线路不允许 ❖ 为实现全线速动,采用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精品课件
4.1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概述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基本原理: 用某种通信通道将输电线两端的保护装置纵向联 结起来,将一侧的电气量(电流、功率的方向、 测量阻抗等)传送到对端,将两端的电气量比较 ,以判断故障在本线路范围内还是在线路范围外 ,从而决定是否切断被保护线路。
(2)两端功率方向 区内故障:两侧功率方向为正 区外故障:两侧功率方向一正一负(靠近短路点端为负) 正常运行:两侧功率方向一正一负
精品课件
4.1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概述
输电线路短路时两侧电气量的故障特征分析:
(3)两端电流相位
区内故障:两侧电流相位差为0。 区外故障:两侧电流相位差为180。 正常运行:两侧电流相位差为180。
精品课件
4.1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概述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的分类
动作原理: 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两侧保护装置将本侧的功率方向、测量阻抗是
否在规定的方向、区段内的判别结果传送到对侧,每侧保护装置根 据两侧的判别结果,区分是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根据保护判别 方向所用的原理可分为方向纵联保护和距离纵联保护。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利用通道将本侧电流的波形或代表电流相位的信 号传送到对侧,每侧保护根据对两侧电流的幅值和相位比较的结果 区分是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
4.1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概述
输电线路短路时两侧电气量的故障特征分析:
(1)电流相量和 区内故障: 区外故障: 正常运行:
••
•
•
I I M I N I k1
••
•
I I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N 0
••
•
I IM IN 0
精品课件
4.1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概述
输电线路短路时两侧电气量的故障特征分析:
、移频方式 ❖ 正常无高频电流方式—在电力系统正常工作条件下发信机不发信,沿通道
不传送高频电流,发信机只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期间才由保护的启动元件 启动发信,又称为故障启动发信的方式。该方式在我国电力系统应用广泛 。
精品课件
4.2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两侧信息的交换
❖ 电力线载波通信:通道传输的信号频率范围50-400kHz ❖ 工作方式:正常无高频电流方式、正常有高频电流方式、移频方式 ❖ 正常有高频电流方式—在电力系统正常工作条件下发信机处于发信状态,
4.2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两侧信息的交换
❖ 电力线载波通信:
❖ 阻波器:阻波器是由一个电感线圈与可变电容器并联组成的回路。 ❖ 耦合电容器:结合电容器与连接滤过器共同配合将载波信号传递至输电
线路,同时使高频收发信机与工频高压线路绝缘。 ❖ 连接滤波器:连接滤波器由一个可调节的空心变压器及连接至高频电缆
精品课件
4.2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两侧信息的交换
一侧的电容器组成。 ❖ 高频收、发信机:发信机部分系由继电保护装置控制,通常都是在电力
系统发生故障时,保护起动之后它才发出信号。
精品课件
4.2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两侧信息的交换
❖ 电力线载波通信:通道传输的信号频率范围50-400kHz ❖ 电力线载波通道的工作方式:正常无高频电流方式、正常有高频电流方式
耦合设备将高频信号加载到输电线路上,输电线路本身作为高频信号的通道将高频 载波信号传输到对侧,对端再经过高频耦合设备将高频信号接收,以实现各端电流 相位(或功率方向)的比较。包括相-相式和相-地式。
电力线载波通信示意图 1—阻波器;2—耦合电容器;3—连接滤波器;4—电缆;5—载波收发信机;6—接地精开品课关件
第四章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主要内容
❖4.1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概述 ❖4.2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两侧信息的交换 ❖4.3 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 ❖4.4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精品课件
4.1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概述
反映单侧电气量保护存在的不足: ❖ 电流保护:Ⅰ段保护范围有限 ❖ 距离保护:Ⅰ段保护范围为线路全长的80—
通信方式: 导引线纵联保护、电力线载波纵联保护、微波纵联保护、光纤纵联 保护
精品课件
4.1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概述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的分类
通信方式:
❖ (1)导引线通道 :导引线纵联保护 ❖ (2)电力线载波通道:电力线载波纵联保护(载波保护/高频保护) ❖ (3)微波通道:微波纵联保护(微波保护 ) ❖ (4)光纤通道:光纤纵联保护(光纤保护)
精品课件
4.1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概述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的基本原理:
用某种通信通道将输电线两端的保护装置纵向联结起来,将一侧的 电气量(电流、功率的方向、测量阻抗等)传送到对端,将两端的 电气量比较,以判断故障在本线路范围内还是在线路范围外,从而 决定是否切断被保护线路。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的结构:
精品课件
沿高频通道传送高频电流,又称为长期发信方式。
精品课件
4.2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两侧信息的交换
❖ 电力线载波通信:通道传输的信号频率范围50-400kHz ❖ 工作方式:正常无高频电流方式、正常有高频电流方式、移频方式 ❖ 移频方式—在电力系统正常工作条件下,发信机处在发信状态,向
对端送出频率为f1的高频电流,这一高频电流可作为通道的连续检 查或闭锁保护之用。在线路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控制发信机停止 发送频率为f1的高频电流,改发频率为f2的高频电流。在国外应用 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