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3-汉字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3-汉字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教学讲义PPT课件


9
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几种最古老的文字: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古巴比伦人的楔形文字 美洲的玛雅文字 古代中国的甲骨文、金文等 图绘性都很强,表明它们与图画之间有一种渊源关系。 结合出土材料和传说故事来看: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世本》:“敤(ke3)首作画。” 《世本·作篇》说:“史皇作图,仓颉作书。” 《左传·昭公十七年》云:“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 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公氏以水纪, 故为水师而水名。太嗥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宋代郑樵说:“书与画同出,六书也者皆象形之变。” 汉字应该是由图画发展而来的。
有人推测,汉字的数目字一、二、三、亖、八、十即来源于 契刻。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6
(四)仓颉造字说
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 传者,壹也(《荀子·解蔽》) 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 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然而非主道也。(《吕氏春 秋·君守》 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韩非 子·五蠹》) 史皇作图,仓颉作书。(《世本·作篇》) 仓颉作书,以教后诣。(李斯《仓颉篇》)——居延汉简 昔者苍颉作书,容成造历,胡曹为衣,后稷耕稼,仪狄作酒, 奚仲为车。(《淮南子·脩务训》) 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伯益作井,而龙登玄云, 神栖昆仑。(《淮南子·本经训》)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7
二、从出土材料看汉字起源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考古工作者陆续发现了不少新石器时代 的遗址,在这些遗址上,出土了许多有刻画符号的陶器和陶 片。
先看看仰韶遗址陶片上的刻划号: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8
再看看大汶口文化遗址陶片上的图形符号:
—— —— ——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但其常用字的数量相对稳定(5000—7000)。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6
C、汉字结构上的变化 ①形声字的比重逐渐上升; ②构字所使用的意符从以形符为主变为以义符为主; ③记号字,半记号字逐渐增多。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7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8
第五节 清虚热
清虚热剂,适用于阴虚发热证。或因热病后期, 邪热未尽,阴液已伤,热留阴分,以致暮热早凉, 舌红少苔;或由肝肾阴虚,虚火内扰,见骨蒸潮热、 盗汗面赤等。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5
B、字数方面的变化
表面看来,保存在不同时代字书中的汉字数量在不断增加,
如:
公元2世纪《说文解字》
9353(10516)
公元6世纪《玉篇》
16917
公元11世纪《广韵》
26194
公元14世纪《洪武正韵》 32200
公元18世纪《康熙字典》 47043
公元20世纪《汉语大字典》 57000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0
二、汉字的形成
我们认为汉字起源于图画,而图画要演变成文字,就必须向 语言靠拢。
而最有效的办法,是把整幅画拆散成个别的图形,使每一个 图形都能与语言中的某个语素相对应(即有一定的读音和意 义),然后把这些代表语素的个别图形,按照具体语言中组 词造句的顺序作线性排列起来。这样,就可以把要讲的话准 确无误地记录下来,把所要表达的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而 人们又可以通过图形的序列,重现语言的词句,了解对方所 要表达的意思了。
随着夏王朝的建立,为了有效地进行统治,必然迫切需要比 较完善的文字……“汉字大概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在夏商之 际(约在前十七世纪前后)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的。”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4
(3)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变化
A、汉字字形方面的主要变化: 线条化、笔画化;
简化、繁化(外形繁化和结构繁化)
3-汉字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本讲主要内容:
一、汉字的起源 二、汉字的形成 三、裘先生对汉字的起源、形成和发 展的看法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2
(二)八卦说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 (中断)、坎(中满)、兑(上缺)、巽(下缺) 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古文天字;,古文地字;,古文火字;,古文水字;,古 文风字; ,古文雷字;,古文山字;,古文泽字。(《易 纬·乾凿度》)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5
(三)契刻 无文字,刻木为契。(《隋书·突厥传》) 俗无文字,刻木为契。(《旧唐书·南蛮传》) 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易·系辞下》) 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数其齿。告邻人 曰:吾富可待矣。(《列子·说符》) 郑玄《易注》云:“书之于木,刻其侧为契,各持其一,后 以相考合。”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2
三、裘先生对汉字起源、形成和发展的看法
(1)汉字起源于“文字画”“记号画” 当具体的文字画演变为抽象的文字画,如“大鹿”由“一人 一鹿”演变为抽象的“大(的)鹿”时,“大”和“鹿”就 演变成为了表意字。 当具体的记号画“三”由表“三个人”或“三头鹿”演变为 用在“三鹿”中表示“三头鹿”,那么“三”就演变成为一 个记号字。 随着“表意字”“记号字”的产生而同时出现“假借字”时, 这是汉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
裘先生不肯定大汶口陶文就是原始汉字,但他肯定其一定对 原始汉字的产生起过一定的作用,他说“由此推测,汉字形 成过程开始的时间,大概不会晚于公元前第三千年中期。”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3
(2)汉字形成的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夏代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民族是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前就创造了完 整的文字体系的…… 殷商后期的甲骨文显得相当成熟,跟汉字脱离原始文字阶段 而形成完整文字体系的时代,应该已经有一段距离了。
衡阳师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1
*判定汉字由图画演变成为汉字的三个条件:
(1)文字画被拆分成表意明确且构图相对稳定的单个图形; (2)这种稳定的图形与语言中某一单位的音义建立起对应 关系; (3)这种表示一定音义关系的符号可以按语言的线性序列 加以组合,而作为符号的音义关系不变。
汉字从开始产生到形成体系,同样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大 体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个别符号的创造。 第二阶段是约定俗成的原始文字。 第三阶段是经过统一整理的成体系的文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