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5.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从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去感知爱的存在,学会用爱去回报。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冒号、双引号和省略号的用法。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深入了解诗人的美好愿望,学会从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去感知爱的存在,学会用爱去回报。
课时分配:
八课时
教 案
集体备课教案
二次备课
等我也长了胡子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歌内容。
3. 通过朗读和联想感悟作者童年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学习诗歌内容。
2. 引导学生换位体验,加强与文本对话。
教学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学习诗歌内容。
四、布置作业
教 案
集体备课教案
二次备课
1.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 写会书后词语。
第二课时(6)
一、深入理解,体会情感
1.主人公爱吃糖吗?你从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
2.你现在看到白糖会和他一样当做“神物”吗?为什么?
感兴趣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并在文中画出。
教 案
集体备课教案
二次备课
1.汇报交流自学情况,重点学习要求会写的生字,读准7个要
求会认的生字。
2.梳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随堂解决一些问题,几个有价值的
问题。
作为下节课深入探讨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出声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内容。
2.用自己的话,按一定顺序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
结合课文内容和动词的用法,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在叙事的过程中真实表达自己的愿望的。
课时分配:
二课时
第一课时(5)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小的时候,特别爱吃糖。谁和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你们为什么爱吃糖?
2.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的题目,却和甜字相反。齐读课题,说你有什么问题?
五、再读课文,质疑讨论
第二课时(2)
一、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通过多种方式读熟课文。
2.先分小节朗读课文,然后选择喜欢的内容读出感情。
二、讨论学习,读中理解
1.引导小组选择感兴趣的一个小节内容讨论学习,然后汇报。
2.思考讨论:
(1)读了这首诗歌你想到了什么?
(2)最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3)想对他的爸爸说些什么?
三、引入新课,学生质疑教师板书《等我也长了胡子》,请学生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了解哪些内容?
四、了解课文,自主识字
教 案
集体备课教案
二次备课
1.请学生带着问题出声读课文,小组讨论上述几个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要求会写的生字及不明白的
问题,尝试着自主解决。
学习生字,重点区别“蜘蛛”“蚂蚁”“蝌蚪”的类别及生活习性。
2.引导学生换位体验,加强与文本对话。
课时分配:
二课时
第一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学期开始了,你们都有哪些心愿?在你幸福的童年生活
中,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二、交流感受,提示主题
这节课,我们一同进入第一板块《童年的愿望》的学习。请同学们大致翻一翻这一板块的课文,了解一下都讲述了小作者的哪些愿望?
忘返”等词语练习说话。
2.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含
义。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在与文本对话和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愿望。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当“我”看到地里的大西瓜时会怎么想?“我”长大以后,会明白什么?深入体会,加强对话
1.你想对小作者说点什么?
教 案
集体备课教案
二次备课
2.你还想对小作者的爷爷说些什么?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读写结合,加强训练
1. 课文中哪部分写法值得借鉴,好好感悟?
2. 结合自己的作文,说一说你都受到了什么启示?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人公对糖的感情有没有发生变化?
3.总结主人公什么时候爱吃糖,什么时候开始就再也不吃糖了。按照这个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出声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内容。
2.用自己的话,按一定顺序说年的愿望
1.认识22个生字,会写25个字。理解“庄稼、锄头、中旬、草垛、农场、泥浆、哄
骗、如梦方醒”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兴致勃勃”“流连忘返”说话。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生活实际深入了解诗人的美好愿望。
3.体会诗的韵律美,感受本首儿童诗的内涵。
4.体会冒号、双引号和省略号的用法。
四、布置作业
1.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写会书后词语。
第二课时(4)
一、质疑深思,读懂课文
略读课文,说说你对哪个问题有了新的理解,要突出学生的个性感受。
1.汇报阅读情况:
(1)读懂了“等待”是怎么回事?
(2)为什么说这个西瓜是爷爷从家里搬到瓜地里的?
(3)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二、读文猜想,丰富情节
板书设计:
播种希望的日子
播种希望 学会等待
教学反思:
教 案
集体备课教案
二次备课
苦 糖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体会并学习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句。
2.在与文中人物对话和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联系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的愿望,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
2.在与文本对话和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愿望。
课时分配:
二课时
第一课时(3)
一、以疑促思,培养问题意识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播种”应该怎么读?为什么?
2.解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都想到了哪些问题?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弄懂以上几个问题,解决的方式不限,然后交流。
二、了解课文,自主识字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要求会写的生字,找出自己最
三、品读课文,表演体验
1.再自由读读课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感受。
2.指导学生将课文改编成情景剧。
四、布置作业
教 案
集体备课教案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等我也长了胡子
陪孩子玩
做个这样的爸爸:{ 给孩子讲故事
说话算话
教学反思:
教 案
集体备课教案
二次备课
播种希望的日子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会写9个生字 ,会用“兴致勃勃”“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