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病人舒适和安全的护理技术【学习指导】一、本章学习目标1.解释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保护具、舒适的概念。
2.简述各种卧位的适用范围。
3.阐述半坐卧位的临床意义和促进舒适的护理措施。
4.说出为病人更换卧位和使用保护具的注意事项。
5.正确安置病人的各种卧位,并能协助病人更换卧位。
6.操作中运用节力原则,动作轻稳,保证病人安全,并在实习实训中培养关心、爱护和尊重病人的职业品德。
二、本章英文部分翻译及参考答案第一节临床常用卧位及应用技术(一)关键词及其定义1.主动卧位:病人身体活动自如,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改变体位,称主动卧位。
2.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躺在被安置的卧位,称被动卧位。
3.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楚,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由于疾病、治疗或检查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称被迫卧位。
(二)重点内容1.临床常用的卧位包括:(1)去枕仰卧位病人仰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平放,枕头横立于床头。
(2)中凹卧位抬高病人头胸部约10°~20°, 抬高下肢约20°~30°。
(3)屈膝仰卧位病人仰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屈膝,稍向外分开。
(4)侧卧位病人侧卧,两臂屈肘,一手放在胸前,另一手放在枕旁,下腿伸直,上腿弯曲。
需要时在两膝之间、胸腹前、背部可放置软枕。
(5)俯卧位病人俯卧,头偏向一侧,两臂屈曲放于头的两侧,两腿伸直,胸部、髋部及踝部各放一软枕。
(6)头高足低位病人仰卧,床头脚垫高15~30cm,并将一软枕横立于床尾。
(7)头低足高位病人仰卧,枕头横立于床头,床尾脚垫高15~30cm。
(8)半坐卧位病人仰卧,床头抬高30°~50°角,下肢适当抬高,床尾可置一软枕。
(9)端坐位抬高床头70°~80°角,病人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一软枕,病人可伏桌休息。
同时,适当抬高膝下支架成15°~20°角。
(10)膝胸位病人跪卧,两小腿平放于床上,稍分开,大腿和床面垂直,胸尽量贴近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头转向一侧,两臂屈时,放于头的两侧。
(11)截石位病人仰卧于检查台上,两腿分开,放于支腿架上,臀部齐台边,两手放在身体两侧或胸前。
2.协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技术包括:协助病人翻身侧卧和协助病人移向床头。
为病人更换卧位时应注意:①更换卧位前,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更换卧位的意义。
②协助病人翻身时,不可拖拉。
③根据病情及皮肤受压情况,确定翻身间隔时间。
④为某些病人翻身时应特别注意:若病人身上置有多种导管,翻身前安置妥当,翻身后保持导管通畅;为手术后病人翻身时,如敷料脱落或被分泌物浸湿,应换药后再翻身;颅脑手术后的病人,如果头部转动过剧可引起脑疝,导致突然死亡,故一般病人只能取平卧位或卧于健侧;颅骨和颈椎牵引的病人,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石膏固定和伤口较大的病人,翻身后应将伤处放于适当位置,防止受压;有压疮的病人,护士为其翻身后应避免局部再次受压。
⑤翻身时应注意节力。
(三)思考题1.李先生,55岁,因患急性左心衰竭感到呼吸困难。
护士应帮助病人采取何种卧位?如何安置?此种卧位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应协助病人采取半坐卧位。
病人仰卧,床头抬高30°~50°角,下肢适当抬高,床尾可置一软枕。
半坐卧位适用于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心肺疾病导致的呼吸困难的病人;急性左心衰竭病人;胸腔、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
2.二位青年酒后斗殴,其中一青年头部受伤出血后,感到心慌、呼吸急促、出冷汗、烦躁不安。
入院后检查发现病人脉搏细速,血压70/50mmHg。
护士应立即为病人安置什么卧位?为什么?护士应立即为病人安置休克卧位。
因为此种卧位可抬高病人头胸部,有利于呼吸;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
3.某病人长期卧床,不能自行翻身,除留置导尿外左臂还有静脉输液管。
护士为其更换卧位时应注意什么?(1)更换卧位前,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更换卧位的意义。
(2)协助病人翻身时,不可拖拉。
(3)根据病情及皮肤受压情况,确定翻身间隔时间。
(4)翻身前将留置导尿管及输液管安置妥当,翻身后保持导管通畅。
(5)翻身时应注意节力。
第二节保护具的应用技术(一)关键词及其定义保护具:是用来限制病人身体或机体某部位的活动,以达到维护病人安全与治疗效果的各种器具。
(二)重点内容:保护具是为了确保病人安全和护理及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使用的,使用时护士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掌握约束具使用的适应证,使用前解释并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
(2)保护具只能短期使用,并使病人肢体处于功能位置。
(3)约束带下应垫衬垫,固定须松紧适宜。
(4)经常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和温度。
若发现肢体苍白、冰冷,应立即放松约束带。
(5)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部位等。
(6)用触摸和谈话的方式为使用约束具的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必要时守护在病人床边。
(三)思考题一位8岁男孩,因肘关节骨折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复位,回病房后约1h患儿出现躁动不安,语言紊乱。
为了保证病人安全,护士应采取什么措施?实施时应注意什么?为了保证病人安全,护士应为病人使用保护具。
使用保护具时护士应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前向患儿的家长解释使用保护具的重要性。
(2)保护具只能短期使用,并使病人肢体处于功能位置。
(3)约束带下应垫衬垫,固定须松紧适宜。
(4)经常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和温度。
若发现肢体苍白、冰冷,应立即放松约束带。
必要时守护在病人床边。
(5)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部位等。
第三节促进病人舒适的护理技术(一)关键词及其定义舒适:是个体在其环境中保持一种平静安宁的精神状态,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自我感觉。
(二)重点内容:促进舒适的护理措施:(1)舒适的卧位不但使病人感到舒适,还可以促进疾病痊愈,预防长期卧床造成的并发症。
(2)适度的活动活动不但可以塑造体形,而且还可以促进病人身体、心理两方面的健康。
(3)清洁的皮肤不但使病人感到舒适,而且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4)充足的睡眠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5)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同等重要。
(6)适宜的环境护士应为病人努力创造一个适宜休养的环境。
(三)思考题李先生,69岁,回家途中被车撞倒,诊断为右下肢骨折,住院接受治疗。
护士在病人住院期间应提供哪些护理措施促进病人舒适?护士在病人住院期间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促进病人舒适:(1)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减少疼痛。
(2)鼓励其适当活动,防止肌肉萎缩。
(3)保持皮肤清洁,定期为病人按摩、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
(4)为病人创造适宜的环境,保证病人充足的睡眠,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5)安慰和疏导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三、实习实践训练1.首先通过录像和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各种卧位和协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操作有整体的了解。
然后通过教师示教,建立感性认识,使学生熟悉操作程序并形成初始的动作技能的记忆。
实施中注意动作规范,体现出对病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
2.在以上学习基础上,学生可采用护患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练习。
其中,扮演护士角色的学生在操作中注意运用人体力学原理,熟练掌握各种卧位及协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方法。
扮演病人角色的学生认真体验各种卧位及保护具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懂得病人所需和护士如何操作才能使病人更舒适、更安全。
4.学生通过反复认真的练习,掌握各种卧位及更换卧位的动作要点,操作中表现出认真、严谨,关心、爱护病人的良好职业态度。
【试题精选】一、中文选择题A1型题1.协助胃切除术后病人采取半坐卧位的意义是A.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 B.减少局部出血C.减少毒物的吸收 D.减轻局部淤血E.静脉回心血量增多2.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病人宜采用A.仰卧位 B.头高足低位C.半坐卧位 D.端坐位E.膝胸卧位3.心包积液的病人应取A.端坐位 B.截石位C.半坐卧位 D.仰卧位E.侧卧位4.一人协助病人移向床头时,错误的一项是A.根据病情放平床头支架 B.枕头横立于床尾C.病人仰卧屈膝,双手握住床头栏杆D.护士分别拖住病人肩背部和膝部E.病人脚蹬床面,挺身上移5.约束手腕和踝部的宽绷带应打成A.外科结 B.瓶口结C.活结 D.单套结E.双套结6.病人取被迫卧位的目的A.减轻病痛 B.保证安全C.减少体力消耗 D.预防并发症E.利于身体康复7.为了防止躁动不安的病人发生意外护士应立即A.通知家属 B.报告医生C.注射镇静剂 D.采用保护具E.让家属看管病人8.为了预防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病人需采用A.头低足高位 B.头高足低位C.侧卧位 D.俯卧位E.截石位9.使用保护具时下列哪项不正确A.使用前向病人家属解释清楚B.扎紧约束带 C.定期按摩D.安置舒适卧位 E.经常更换卧位10.中凹卧位病人的头胸部抬高约A.5°~10° B.10°~20°C.20°~30° D.30°~40°E.40°~50°11.病人取半坐卧位时应把床头支架摇起成A.5°~10° B.10°~20°C.20°~30° D.30°~50°E.40°~50°12.下列哪项不是腹膜炎病人采取半坐卧位的目的A.减轻中毒反应 B.减少炎症扩散C.减少毒物吸收 D.防止形成隔下脓肿E.有利于呼吸13.侧卧位可用于A.膀胱检查 B.灌肠C.肺部分泌物引流 D.颅内压增高E.哮喘14.胎膜早破的孕妇应采用的卧位是A.头低足高位 B.头高足低位C.半坐卧位 D.侧卧位E.膝胸位15.头低足高位将床尾抬高A.5~8cm B.8~10cmC.10~15cm D.15~20cmE.15~30cm16.不需要使用保护具的病人是A.小儿 B.昏迷C.哮喘 D.躁动E.高热17.下列哪项不是心力衰竭病人取端坐卧位的目的A.减少回心血量 B.减轻肺淤血和心脏负担C.使隔肌下降 D.胸腔容积缩小E.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减轻18.使用约束带时护士应重点观察A.衬垫是否放好 B.病人是否舒适C.松紧是否合适 D.神志是否清楚E.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19肩部约束带的作用是A.限制病人坐起 B.限制病人手的活动C.限制病人头部转动 D.限制病人上肢活动E.限制病人下肢活动20.去枕仰卧位不适用于A.昏迷病人 B.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C.椎管内麻醉病人 D.脊髓腔穿刺病人E.肺水肿病人21.椎管内麻醉病人去枕仰卧位的目的是A.预防颅内压增高 B.预防颅内压降低C.预防脑缺氧 D.预防昏迷E.预防脑出血22.支被架主要用于哪种病人A.躁动 B.局部麻醉C.肢体瘫痪 D.老年E.高热23.关于保护具的使用,下列哪项不妥A.为了保护病人,可长期使用 B.病人肢体处于功能位置C.经常协助病人翻身 D.加强生活护理E.保证病人安全、舒适24.约束带要定期松解,最好多长时间放松一次A.30min B.40minC.50min D.1hE.2h25.尼龙褡扣约束带不用于固定A.手腕 B.上臂 C.肩部 D.膝部 E.踝部26.下列哪种护理措施不能满足病人舒适的要求A.舒适的卧位 B.强迫的活动C.清洁的皮肤 D.充足的睡眠E.适宜的环境27.下列哪项不是活动的作用A.增强心肺功能 B.预防骨质疏松C.减弱肠蠕动 D.促进睡眠E.缓解压力28.护士应协助病人每隔多长时间改变卧位一次A.30min B.40minC.50min D.1hE.2h29.颈部手术后采取半坐卧位的主要目的是A.改善呼吸困难 B.减少颈部出血C.解除疼痛 D.利于刀口愈合E.避免刀口感染30.颅内压减低引起头痛的机理是A.脑部充血 B.脑细胞坏死C.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 D.脑部供血不足E.脑部淤血31.背部有伤口的病人,而且病人不能平卧或侧卧时应采用A.俯卧位 B.半坐卧位C.屈膝仰卧位 D.端坐位E.截石位32.为了促进休克病人静脉回流,增加心输出量,应抬高病人下肢A.5°~10° B.10°~20°C.20°~30° D.30°~50°E.40°~50°A2型题33.李女士,28岁,妊娠29周,胎位是臀先露,该孕妇应采用何种卧位进行纠正A.半坐卧位 B.膝胸位C.头低足高位 D.头高足低位E.截石位34.刘先生,注射青霉素后感到胸闷、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