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教师如何有效掌控课堂教学

英语教师如何有效掌控课堂教学

英语教师如何有效掌控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

其有效性是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教学过程民主、科学、互动,教学主题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作为英语教师,我时常在思考:“为什么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辛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有限?”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从中得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行为。

一、有效课堂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是有效率的教学,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有效“讲授”。

好的“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

这意味着学生喜欢这个老师,至少喜欢这个老师的讲课方式、风格或某种讲课的细节。

好的“讲授”总是保持一定的节奏。

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它的效果将不局限于能够带来艺术性的享受。

有效“提问”并“倾听”。

有效教学的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

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

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

有效“激励”。

“有效教师”的所有行为中,最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具有“激励性”,比如热情、期望和可信任感。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有效教学而言自然是重要的,但似乎还有比方法更重要的,这就是教师的人格。

二、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不如好知,好知不如乐知。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就会由被动变主动,由死记硬背到灵活运用,由乏味变趣味,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教师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用教育的艺术把学生的兴趣引向英语学习领域。

实践证明:当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效果就尤佳。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发挥情感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在有效教学中应发挥情感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由易到难,让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同时适时适度地给予表扬与激励,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是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努力将激情、微笑、趣味、爱心带进学生的心坎,要主动接近学生,与他们交朋友,特别是给希望生以充分的爱和帮助,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

三是树立主体意识,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让其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探究的情感,产生自我肯定的体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

三、有效课堂教学的保障——尊重学生的实际水平。

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那么,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

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

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师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

学生的这个基础与教材的编排顺序有关,但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与生活环境关系更大。

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例如,怎样引出新知识、新句型,怎样用同学们
熟悉的生活现象去解释一个概念,怎样创造情景,怎样归纳学过的知识等,都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教材所提供的知识内容有可能是学生所没有经历的。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即使对教学进度、难度进行调控,才能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性。

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并达到教师的期望,学过的东西学生并没有掌握好,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皱一下眉头、噘一下嘴。

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宁可不讲,让学生先放松一下,活动一下;
学生没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一般也不往下讲另一个问题。

四、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1.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主动而愉快地学习。

“亲其师,信其道”,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便愿学乐学,成绩不断上升。

要让学生对英语课堂保持浓厚的兴趣,教师的人格魅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魅力既来自课堂上的才华和能力,幽默风趣的个性,对学生的关心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做他们的亲密朋友。

师生关系和谐,才能创建有效的课堂氛围,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另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许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差生,教师的态度更要慎重,不能放松对他们的要求,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并教给他们一些好的学习方法。

2. 带着笑脸走进课堂,以情激情。

从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愉快是学习的加速器,如果上课时能激发学生的愉快中枢,就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使他们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学生情趣的调节器。

从教师出现在教室门口的第一秒钟起,教师的情绪就感染着学生。

当教师精神抖擞,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这意味着新的、有趣的课题即将开。

3. 优化课堂教学语言。

著名英语教学专家L.G. Alexander说过:“Nothing should be spoken before it has been heard; Nothing should be read before it has been spoken; Nothing should be written before it has been read.”依语言习得规律,语言首先是通过听觉来接受与解码,形成学习者自身的语言编码。

因此,课堂上应尽可能地讲英语或通过体态语,增加有效语言输入,为学生创设浓浓的学外语的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的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的艺术,同人交流的艺术。

”语言是一种技巧,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很有讲究的,开课语要能引起注意,能够激趣;提问语应确保问题具体,由易到难递进;讲解语要简洁、准确;评价语要启迪和激励,增强学生自信,活跃课堂。

另外,恰当的体态语对课堂也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有效性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承认个体差异;既要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也要调整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增强自信,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教学才能有序、高效,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