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诗钟目录第一节诗钟的缘起和衰微第二节诗钟的“律”与“格”一、诗钟的“律”二、诗钟的“格”专咏分咏空咏一、正格二、别格第三节杂体诗钟一、四言体二、五言体三、八言体四、骈体式五、散文体六、虚字体七、删古体八、方言体第四节诗钟与律诗、楹联的区别第五节活动形式与钟评第六节钟眼第七节诗钟创作宜忌一. 钟诗字数二. 平仄格式三. 平仄要求四. 创作规定五. 对仗要求六. 诗钟用韵七. 创作手法八.诗钟禁忌正文第一节诗钟的缘起和衰微诗钟,别称嵌字偶句、分曹偶句、羊角对等。
是继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之后的一种独特的韵文(或曰诗体),应该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它高雅、文博,于瞬间充分展示联吟者才智的隽永和文思的敏捷。
诗钟相传为福州人士所创,并随着他们的宦游,将诗钟作为一种全新诗体推向社会,一时诗钟吟社林立于学者名流之间,蔚为壮观。
然诗钟创自何人,始于何时,史料阙如。
首发于闽,走向全国。
却如昙花,即开即谢。
相传宋代苏氏父子曾以“冷香”为题咏作诗钟,内有苏小妹的“叫月杜鹃啼血冷,宿花蝴蝶梦魂香”句。
见载于《坚匏集》(清初文学家褚人获撰)。
然史无苏小妹其人,故是说不足信。
据明代叶子奇《草木子》一书载:元至正间,程雪楼为福建道廉访使,任满离闽时,民有献箭旗者百数,内一联:“闽中有雪方为贵,天下无楼如此高。
”嵌公名字“雪楼”于第四唱。
可见在元代,闽人已善为“诗钟”,但尚未推广。
诗钟正式见诸文字记载的有莫友堂的《屏麓草堂诗话》、李家瑞的《停云阁诗话》、黄理堂的《雪鸿初集》和施鸿保的《闽杂记》等书。
诗钟或言源于福建的折枝诗,折枝诗简称折枝。
命名缘由,或谓折枝诗于传统七律诗中摘句而为之,如折花树之枝然;或谓如作国画之取“折枝”式者,即甲画兰而乙画石,丙画桃花丁画梅,集部分之作而为整体。
就内容与形式而言,折枝诗实质是取律诗中之颈联或颔联而自立诗名,是韵文的特殊形式,诗歌的别种体裁。
福州传统说法,以古近体诗为大诗,以折枝诗为小诗。
折枝又称改诗,系取古人现成诗句中字,纳入新作句子中,再造新诗句(对偶句)。
改诗可能就是嵌字格折枝诗的滥觞,故闽人至今犹称嵌字格诗钟为改诗。
在诗钟会上作折枝吟时,主持者先即席拈字或命题,而后限时收卷。
道光时,李家瑞《停云阁诗话》载称:“吾乡先达在京,有击钵吟课”,指道光间,曾元澄、杨庆琛等人在北京组织荔香吟社,所作诗课集为《击钵吟》。
何刚德作《诗事数往》诗云:“前辈有社名荔香,联吟击钵俱同乡。
我年弱冠始学步,始白白纸城南坊。
”此诗记其诗钟(折枝)之作,亦溯源于击钵吟课。
“折枝”一词亦首见于此。
清光绪间,黄理堂著《雪鸿初集》载:乡前辈林少穆(则徐)先生折枝诗句。
可见,林则徐在未仕家居的嘉庆时代就已精于此道。
当时折枝诗在达官贵人及名儒硕士中已经流行。
总之,诗钟在清嘉庆、道光之际已开始盛行,并一直影响到民国初期。
所以,诗钟的鼎盛时期是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这是诗钟的黄金时代。
诗钟在初创时期注重典实,取其博雅。
清末已趋白描,取其才性。
其后更有闽粤派之分,闽重神韵,粤求学识,各有千秋。
但由于诗钟特殊的表现手法和创作的难度,使诗钟的传播和普及受到极大的限制。
因此在盛极一时之后便逐渐衰落以至式微。
这种特殊的诗体为何叫诗钟呢?名字来源与其规则有关,古人创作这种诗时,先出题限韵,尔后用线将铜钱捆于一炷香上,下边以铜盘为接,将香点燃,燃至捆铜钱处,线断铜钱落于盘,声响似敲钟,而此亦意味着答题时间结束,钟响而诗成,故曰诗钟。
此外,“诗钟”亦名“战诗”,其由亦出于此,盖铜钱击盘之声闻如战鼓,催人构句,故得名。
有的也用诗钟来做酒令,时间到,做不出的就要罚。
,所以,诗钟这时又作为一种高雅的文字游戏。
第二节诗钟的“律”与“格”一、诗钟的“律”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诗钟呢?它是一种怎样的文字游戏呢?诗钟是一种特殊的格律诗,仅有上下两句,十四个字(七言句多见,五言句很少)。
与律诗中的颔联、颈联相似,但又不是一般的律句。
它在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矩和准绳。
如律诗一样,诗钟有自身的“格律”,而且是极为严格的。
就“律”而论,概之有五方面:1、只限七言,每联诗钟仅十四字,不得增减。
诗钟初创时期和活动的过程中,曾出现过非七言句的形式,但始终未能成为正流。
2、上下联写各的主题,各有各的独立意境和概念。
但又要求情事相类、文义完整,彼此配合,上下照应。
3、用典与白描不拘,但不能一句运典,另一句白描。
此病在诗钟上称为“独眼龙”。
4、诗钟的对仗讲究,属对匀整,浑然天成。
忌同音相犯,同义异字、动静无别、虚实难称等毛病。
5、诗钟的平仄必须严格合律,不允许以拗句的形式出现。
二、诗钟的“格”诗钟还因不同的命题方法,形成不同的格式,是谓“格”。
诗钟的格式,时人多分两类:“分咏”和“嵌字”。
或分三类:空咏(嵌字)、专咏(或称合咏)和分咏。
或分合咏格、分咏格、笼纱格、嵌字格四类。
或分嵌字与避字两类。
下面细述三分法。
专咏专咏或称合咏。
专咏一人或一事一物,而所咏之人、事、物在字面上不能出现,应从诗意中体现之,即将题意表现于钟联中,且不犯题字。
试看苏轼《花影》一诗中末二句:“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此虽为七绝之联,然若看作诗钟,以“花影”为题,亦勘称佳例。
如咏包拯之诗钟云:“死后易名称孝肃,生前执法拟阎罗。
”专咏又细分为两种情形:(一)专咏格(又称“单吟格”)限咏一个主题,禁犯题字。
如“傀儡”咏:一线机关何太巧,百般面目总非真。
(二)专咏连环格(又称“单吟连环格”)限一命题作一联诗钟,禁犯题字。
同时又限定嵌字的字数和唱位,或不限唱位。
如下三例:1、“燕”咏,嵌“灯”,不限位:华灯照舞昭阳殿,残碣留题海叟庵。
2、“思妇”咏,嵌“斜锁”,限第二唱:横斜钗影松云髻,牢锁春心紧指环。
3、“辋川怀古”咏,嵌“黄白”、“木水”,分限第一唱和第三唱:黄叶木梢传画诀,白云水际冷诗魂。
分咏分咏亦称“雕玉双联”,以对举于“嵌珠”式。
用两个绝不相干或绝不相称的、可供具体刻划吟咏的人、物、事为诗钟的命题,作吟咏的对象。
与专咏恰恰相反,上下句是各自咏各自的,两句的意思完全不搭杠,上下句之间也没有连接意义。
但只释其义,不能嵌入题字。
切题要准确,对仗须工整,句法求协调,几近于诗谜。
故撰作者常需运用典故以隐括之,无典可用者也需描绘形容,敷衍成趣。
由于分咏之题互不相干,没有伦类,故转生风趣,益见作者才思之巧。
比如,我们来歌咏岳飞和虎:岳飞,抗金英雄,历史人;,老虎,动物一个。
这两个在一起完全是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的。
撰成诗句如:“画尔不成翻类犬;字之曰举并称鹏”,就叫分咏。
再举几例:“剔脚人,题名录”云:“足下功夫三寸铁,眼前身价一文钱。
“枕头,刽子手”云:“黄昏我便思依汝,白昼君偏敢杀人。
“报马,粪桶”云:“笔声急雨三更驿,蟾影斜阳十亩田。
”“船胞衣”云::“帆如秋叶来天上人似春蚕卧茧中”(赵菁衫钟联),后一句绝佳。
“竹夫人闰六月”云:“春冬不入三千队秋夏平分十五天”。
闰六月这题目难度很大,一般人往往会顾此失彼,写了六月,丢了闰字,着重于闰,又忽略了六月,作者毕竟是高手,抓住了闰六月是夏秋间多出来的三十天,理应半夏半秋,竹夫人(扇)又是夏秋用品,冬春必然打入冷宫,短短十四字,把春夏秋冬都占全了,且还有四个数目字,两两平仄相对,靠“平分”和“不入”几个字,把前后有机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实属不易。
又如当今湖南资兴东江湖诗联擂台赛第五期征诗钟“分咏马/摄影”,新疆曹文献夺得全能冠军,其诗钟分咏作品是“快门闪处常留美先足开时又是春”。
分咏又有连环格,其与分咏格相同,上下句各吟各的主题,但又限定嵌字的唱位和字数,与单咏连环格相似。
兹举二例:1、“丹青丑女”咏,嵌“山黛”,限第四唱:画里云山妨小末,镜中眉黛胜无盐。
2、“教馆考卷”咏,嵌“笔生花”,限用“鸿爪格”,不连可对:笔墨生涯聊卒岁,文章花样且趋时。
融“分咏、嵌字”为一体的诗钟,一般又简称为“连环体”。
创作难度较任何一种的诗钟都高,不易为之,故作品较少。
空咏空咏亦称嵌字格、嵌珠、限字体,分正格和别格。
一、正格亦称比翼格。
做法是拈出两个单词,称做“钟题”或“眼字”,平声、仄声各一,按指定各嵌于七言联句中之第几字。
其嵌于第一字或第三字者,两字皆平声亦可。
所选两字单词,大多本不相对,但须要求所造之句字面浑成,巧妙成对。
嵌字之眼字,分咏之题目,施诸上、下联则可以随意。
作嵌字格者,眼字在这七个字中每个位置嵌一回,就是七回,一字为一唱。
自第一字至第七字顺序为之,更番吟诵,故谓七唱。
这种七唱联吟的诗钟又称为“连环唱”。
这类“连环唱”,又因循序变化,如顺梯下楼样而称为“下楼格”。
七唱是对位嵌字。
就是说,眼字分别嵌在上下联对应的同一位置。
七唱各有名目:1、第一字曰凤顶格(又曰鹤顶、虎头、藏头),如“窗、夜”一唱,林则徐曾有句云:“窗虚权借月为榻,夜静每闻风打门。
”2、第二字曰燕颔格(又曰凫颈),如“碧、鸡”二唱,陈宝琛有句云:“残碧殿秋犹有恋,老鸡知曙奈无声。
”3、第三字曰鸢肩格(或鸳肩),如“青、高”三唱:“舞筵高烛江山暗,节府青樽郡县寒。
”4、第四字曰蜂腰格,如“田、月”四唱云:“薄宦无田何日返,故人如月几时圆。
”5、第五字曰鹤膝格,如“皋、马”五唱:“金钗心伤皋氏宅,玉环魂断马嵬坡。
”6、第六字曰凫胫格,如“雪、如”六唱:“湖上残山松雪老,江南春雨六如归。
”7、第七字曰鱼尾格(又曰雁足、坐脚),如“水、尘”七唱:“锦帆东划吴江水,玉辇西扬蜀道尘。
”题字不管嵌在哪个位置,其整联的平仄都合格律要求。
所以,熟练的掌握运用平起和仄起两种格式。
有时题字前平后仄,第七唱必须倒转。
下面举例:诗钟“秋雁(七唱)”:满天高曲长途雁;一野黄花好个秋。
连环唱举例:月/风鹤顶格:月下抚琴闻鸟语,风中鼓瑟见花开。
燕颔格:明月窗前同醉酒,清风案上共吟诗。
鸢肩格:何处月明烛落泪,此间风静我思亲。
蜂腰格:常观明月思故里,久沐春风忆乡人。
鹤膝格:星移斗转月华老,柳暗花明风景新。
凫胫格:逝水年华随月淡,如烟往事伴风清。
凤尾格: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又如,以“曲/行”作连环唱:行云入梦春犹在,曲水流觞事已非。
一曲离鸾霜月冷,两行斜雁碧天长。
玉树曲中徒寄梦,金钗行外已无春。
踏摇成曲传阿叔,歌舞当行识老胡。
秋水江湖行可念,梦云楼阁曲难通。
山林迢递难行遁,变易缤纷自曲全。
旧调忍弹金缕曲,新诗敢赋丽人行。
二、别格嵌字格除上述正格的七格外,还有以下多种格式:8、魁斗格即将两题字任意分嵌于第一字及第十四字。
例如“黄花:魁斗格”:花门积雪千山白;大漠飞沙一月黄9、蝉联格又叫“连理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第七字及第八宇。
例如“蝉/唱蝉联格”:花落后庭商女唱;蝉鸣西陆楚囚吟。
“母曲”云:画屏银烛围云母,曲几瓷盆供水仙。
10、辘轳格也叫“卷帘格”,“八叉格”,即将两题字分嵌于第二字及第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