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临时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
一、概述
临时性心脏起搏是一种非永久性心脏起搏方式。
为非永久性置入起搏电极的一种起搏方法。
通常使用双极起搏导管电极,起搏器放置在体外,起搏电极放置时间常规为7天,最长不超过4周。
二、适应证
1、可逆性因素(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高钾血症、药物中毒等)所致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频率缓慢的心室逸搏、有症状的二度AVB或三度AVB。
2、反复出现阿-斯综合征,有永久起搏器的适应证,但因其他原因暂时不能安置永久起搏器的过渡治疗。
3、已置入的永久起搏器失灵、电池耗竭等原因需要更换永久起搏器,又存在起搏器依赖的患者。
4、心脏手术后留置临时起搏导线,可处理手术所致房室传导阻滞,改善心脏的血流动力学障碍。
5、具有心律失常潜在危险的患者,在施行介入或外科手术时作为保护性措施。
三、临时起搏器常见安置位置和途径
➢心外膜临时起搏法
➢经静脉—心内膜起搏
股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
四、临时起搏器常见设置参数和心电图特点
1 起搏频率(次/分)
2 输出电流(MA)
3 感知电压(MV)
单腔心室起搏的心电图特点:心电图表现为心室起搏信号后紧随一宽大畸形QRS波。
五、接诊置入临时起搏器患者前的准备工作:
使用前准备好导线、电池;打开电源开关,起搏和感知指示灯亮、无低电量指示灯闪烁;遵医嘱预调起搏频率、电压和电流并连接导线。
六、术后护理:
(一)置入起搏器患者返回病房时,交接班的重点内容:
起搏器设置参数和起搏效果,置入途径、穿刺部位情况及其他特殊问题。
(二)术后护理要点:
1、进行连续的心电监测,了解起搏器的工作情况。
2、起搏器应固定在合适位置,起搏导线及起搏器要连接紧,防止脱开发生意外。
3、经常观察临时起搏器的工作状况如:电池电量是否不足,起搏、感知功能是否良好等。
注1:电池电量的判断:
使用中观察低电压(LOW BATT)是否报警,如红灯闪烁说明电量不足,需更换电池。
注2:起搏功能正常的判断:
1)起搏器有起搏信号。
2) ECG显示有起搏信号,并与起搏器所示起搏信号相一致。
注3:常见起搏器工作指标异常包括:
1)起搏器电池信号灯报警。
2)心电图或监测显示患者心率低于设定的频率。
3)有起搏信号不起搏。
有起搏信号不起搏的常见原因:首先应考虑电池耗尽,需更换电池;其次应考虑是否起搏输出电流偏低,可适当提高起搏参数域值达到能够起搏为止。
4、要准备好备用电池,更换电池时要有医师在场。
临时起搏器电池耗竭时,更换电池的方法:选择患者自主心律较快的时机更换。
如有起搏依赖现象,应先将起搏频率逐渐减慢,观察患者的自主心律能否出现,再迅速更换,或用其他临时起搏器替代后再行更换。
5、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每日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6、观察生命体征、电解质水平及有无打嗝或腹肌抽动现象。
7、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8、为避免电极脱位,要绝对卧床,对采用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的患者可将床头适当抬高。
9、对采用股静脉穿刺者,每2h要做下肢的被动按摩以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10、起搏器使用完毕,关机时同时按OFF和ON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