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程标准1、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2、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课前预习案: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2)经济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3)阶级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无产阶级进一步壮大(4)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5)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①召开:“一战”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商讨_____________等问题。
②实质:英、法、美、日、意五强国操纵的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③中国外交失败:欧美列强做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定,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
二、五四运动概况1.第一阶段:(1)中心:_____________(2)主力:青年学生(3)斗争形式:示威游行(4)口号:“外争国权、_____________”、“废除_____________”、“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
2.第二阶段:(1)中心:由北京转移到_________;(2)主力(五四运动的特点):________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斗争形式:“三罢”斗争3.初步成果:(1)北京政府罢免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三个卖国贼的职务;(2)中国代表拒绝在《》上签字;三、五四精神1.五四运动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_____________运动;2.五四运动的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它是中国从___________革命发展到___________革命的转折点。
(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精神;(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3.五四精神:_____________、民主科学、_____________ ;主旋律:爱国主义精神。
知识拓展:1.比较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比较项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社会性质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点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群众基础缺乏群众基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结果和前途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失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属世界革命的范畴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2、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1)从反帝方面看:运动的兴起是为了反抗巴黎和会对中国山东权益的宰割,斗争口号中也明确提出“外争国权”,最终迫使军阀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从反封建方面看:斗争口号中要求“内惩国贼”,矛头进一步指向北洋政府。
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并惩办了三个卖国贼。
因此,整个运动体现出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力不妥协的革命斗争精神。
3.五四运动中的“三罢”斗争有哪些人参加?有什么特点?五四运动中的“三罢”斗争参加者有学生、工人和商人。
特点:一是突破了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青年学生、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爱国运动;二是工人阶级表现出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坚决性和彻底性,在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走进高考1.(2001年上海卷)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建立、五四运动解析:审题要注意时间是“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也就是1911——1920年这个时间段,要注意关键词历史转折之里程碑。
答案:D课堂探究案:探究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探究二:五四运动的过程(完成表格)探究三:为什么把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极大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推动了革命力量的团结。
广大参加了五四运功,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准备了条件。
五四运动标志着领导的的开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1919——1949)探究四:五四精神的内涵,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已成为过去,但是五四精神却长存至今,那么什么是五四精神,21世纪的青年应该怎样弘扬五四精神?五四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该怎样弘扬五四精神?。
课堂训练案:1、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的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幅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
”其中“亡羊”喻指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D.中国在巴黎和会中外交失败2、下面四副对联,其中哪一副对联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黝;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3、西方学者说:“《凡尔赛和约》最终没有中国的签名,他们拒绝了我们,世界的统治者―――西方世界的决定。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A、国际地位的提高B、与会代表的积极努力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政府维护主权的强硬政策4、2009年5月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题为《五四运动不是历史的回声》一文说: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角度来审视90年前的五四运动,我们可以说,“五四”并不是历史的回声,它依然“活”在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奋斗中。
主要是指五四运动A.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B.是一场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是激励中华民族腾飞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5.五四运动之所以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B.无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C.帝国主义从此改变侵华策略D.反帝反封建开始成为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6、20世纪初来中国访问的英国学者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提到的“政治改革运动”是()A 、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国民大革命7.(24分)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近年来对五四运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化,一些热点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取得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形成不少新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观点一: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试以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
(8分)观点二: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批判与选择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既是两个文化体系碰撞后的产物,又是新旧时代接触后的结果。
(张宝明、欧阳哲生、刘雨等学者)(2)简述五四运动前“两个文化体系碰撞”的历程,概括新文化运动前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
(5分)观点三: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关于救国方略有三种观点:一是学术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二是走俄国式革命道路;三是走政治改良道路。
(叶青等学者) (3)道路抉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最终选择了哪一条道路?选择的理由是什么?(5分)(4)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五四运动可以给我们以哪些启示?(6分)课后巩固案: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
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烈的地区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下图是近代列强侵略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人民抗争示意图。
(1)据图11,概括说明列强对该地区的侵略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2)在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各自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五四运动又为探索民族独立的道路做出了哪些新贡献?参考答案:1、D2、D3、C4、D5、B6、C7.(1)反对巴黎和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签和约等。
(只要史实正确即可)(8分)(2)历程:从维新思想到民主革命思想到民主、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3分)。
态度:全盘否定(反对旧道德;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道德)。
(2分)(3)俄国式革命道路(2分)。
理由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实践证明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3分)(4)发扬爱国(民主、科学)精神;继承传统文化、善于学习外来文化;学习先进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6分)(1) 侵略范围不断扩大,由沿海深入内地;由经济掠夺到政治军事控制。
(2) 义和团的道路:扶清灭洋(或“抵抗外来侵略,维护清政府统治”).辛亥革命的道路:民主共和(或“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五四运动的新贡献: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倡导民主和科学,促进了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