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测答案2014年1月9日1、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在月亮、镜子、点亮的日光灯、太阳、星星中属于光源的是点亮的日光灯、太阳、星星。
2、物体影子的方向与同一光源从不同的方位照射有关。
3、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只陶瓷盆,所产生的影子形状不同、长短不同。
4、用手电筒照射距离墙面不同远、大小相同的物体,所产生的影子长短不同。
5、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物体、影屏。
6、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7、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也叫反光。
生活中我知道运用光的反射原理的物品有照镜子、看书、白色墙壁、潜望镜、反光镜、月球的光、电筒灯罩、凹面镜等。
8、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相同。
9、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方向和长短发生变化。
10、阳光下,上午的影子由长变短,下午的影子由短变长,正午的影子最短。
11、光在空气中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以每秒约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的,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12、夜晚汽车车灯射出笔直的光的现象能证明光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3、影子总是在物体背光的一侧。
14、教室的墙面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有利于光的反射。
15、光强,得到的温度就高;光弱,得到的温度就低。
16、太阳灶就是利用凹面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产生高温的原理制造的。
17、不能用放大镜或望远镜直接看太阳。
18、眼睛有一个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器官,就是瞳孔。
当光强时,瞳孔会缩小;当光弱时,瞳孔就会放大。
19、在物体的颜色与吸热实验中,升温最快的是黑色。
20、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长的时候在早晨和傍晚,最短的时候是在正午。
21、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22、奥运会圣火是利用凹面镜聚光聚热取得的。
23、反射光是以直线传播的。
24、深色物体的反光能力弱而吸热能力强。
浅色物体的反光能力强而吸热能力弱。
25、古代,人们用日影观测仪(也称日晷)来记时,其原理是物体的影子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6、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而凹面镜则是通过光的反射聚光的。
27、光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背光面就有一个暗区,这就是影子。
28、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
29、在阳光下,同一种黑色纸袋按和太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升温比较快。
30、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低,物体的影子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高。
31、晚上灯亮后,就能看到书上的字。
是因为灯光照在书上,灯光又从书反射到人的眼睛里的缘故。
32、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光能转化成热能。
制作中用到的原理有黑色材料吸热,用镜面聚光,与阳光垂直,保温等原理。
33、阳光下测得影子长5米,如果一会儿变短,则发生在上午;如果一会儿变长,则发生在下午。
34、物体影子的方向与同一光源从不同的方位照射有关。
35、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阳光下,旗杆的高度是影子的2倍,则周围所有物体的高度都是影子的2倍。
36、物体在中间、光源和影子在物体的两边。
37、光源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1、影子方向变化与光源的方向有关。
2、影子的形状变化光源照射得到物体的侧面形状有关。
3、影子的长短(大小)变化与物体同光源的距离有关。
38、物体影子与太阳方向相反。
39、一天中早晨物体影子长,正午短,傍晚又长了。
40、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物体向着光的一面明亮、背光的一面黑暗。
41、凹面镜、凸透镜把光会聚到一点,这一点光很亮,温度很高。
你知道光有哪些特性?答:1)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2)光遇到物体能反射。
3)光的传播速度很快,大约每秒30万千米。
4)光强温度高,光弱温度低。
升温和保温的措施。
答:1)把瓶子支起来,背面用铝箔纸反光。
2)对着光的一面用透明塑料纸盖住。
3)盒子可以改变角度,与太阳光垂直。
4)盒子内外涂成黑色。
XXXXXXXXXXXXXXXXXXXXXX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C D A 5、C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 3、BCD三、填空题。
1、光源2、位置方向3、距离4、侧面5、投影投影6、反7、短长8、直线直线9、太阳10、深色浅色11、垂直倾斜12、太阳能热水器13、影子14、30 8 15、光的反射反光16、汽车反光镜额镜17、凹面镜18、凸透镜四、连线题。
1、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2、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五、判断题。
1、对2、对3、对4、错5、对6、对7、错8、对9、错10、对XXXXXXXXXXXXXXXXX一、单元概述光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光是一种电磁波。
按波长电磁波可以分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几个波谱区。
其中可见光区又可细分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光既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光是一种物质,光也是一种能量。
XXXXXXXXXXXXX1、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即能够呈现影子的物体,如墙面、地面等),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方向随着光源的方向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影子的长短随着光源照射的角度改变而改变: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长。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应该越来越小。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3、我国地域广阔,横跨5个时区,全国采用的都是北京时间——东八区中央经线120度的时间。
当东经120度的正午时间12:00时,许多地方就不一定是正午时间(一天中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
比如北京地区在东经116.46度,与东经120度仍有14.1分钟的误差(每相差1度就相差4分钟)。
北京地区一天中太阳的位置最高、影子最短的时间应该是在中午12:14分的时候。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1、汽车反光镜是一种凸面镜,五官科医生用的额镜是一种凹镜,2、照明灯上要装灯罩,教室的墙壁要涂成白色,这都是因为需要增强反光的原因。
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
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
3、科学家在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时利用的是激光,这是因为激光束方向很集中。
不仅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用到了光的反射,美国物理学家麦克尔逊在测量光的速度时,也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1、光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做热光源,发光又发热,如白炽灯、点燃的蜡烛、酒精灯等,而有的光源是冷光源,发光不发热,比如萤火虫、水银灯、日光灯等。
两者的发光原理不同。
热光源是高温物体将热能转变为光能,而冷光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电能、化学能等)转变为光能。
那么,“光的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应该说对于同一种热光源,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2、凹面镜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会聚光线,可作为取火的工具。
凸透镜也能会聚光线,只不过和凹镜的原理不同。
有人用冰作透镜,会聚太阳光取火。
XXXXXXXXXXXXXXXXXXX第6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1、深色比浅色升温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升温快。
2、表面光滑的黑色蜡光纸和铝箔纸反光强,这和物体是否是镜面反射有关。
3、阳光直射物体时,物体得到的光比较强,而斜射时,物体得到的光比较弱。
4、浅色衣服是因为反光强,吸收的热较少。
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是为了减少辐射。
XXXXXXXXXXXXXXX 第7课做个太阳能热水器1、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太阳能量并转换为热能的核心部件和技术关键。
2、太阳能热水器构造最重要的就是三部分。
一是利用太阳能把冷水加热的部分(集热器),二是保持水温的保温箱,三是控制冷热水进出的控制系统。
3、太阳能热水器工作过程大致是这样的:通过集热管吸收太阳能给冷水加热,然后把热水送到保温箱保持一定的温度,当我们需要用热水时,通过控制系统放热水,并补充一定量的冷水到集热器进行加热。
XXXXXX专题四光现象试题答案知识清单一、1.直线3×108 1.5×10112.发光太阳、电灯、电视荧屏二、3.漫反射反射定律4.平面镜0.5m/s三、5.高折射四、6. 凸透镜会聚凹透镜发散7.焦点焦距8. 凸透二倍倒立缩小9。
倒立放大10. 凹透凸透平面11.凸透凹透12.倒缩小实像经典例题例1.A例2. 3.81×108 小于例4.反射3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5DABBA6-10BDADB11-15CCCCC二、填空题16.色散;绿光;黄色17.光的直线传播;漫反射18.45;大19.60;80 20.直线传播、反射、反射21.虚、反射、6 22.绿、绿、黑23.光的折射24.光路是可逆的25.反射、折射三、作图题26.略27.略28.如图1所示。
29.如图2所示。
图1 图230.1)(1)虚(2)重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的大小2)(1)发散(2)相同、重合(3)正立、缩小、虚31.镜面、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