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初一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初一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3分)A 哽.住(gěng)粗拙.(zhuó)揩.汗(kāi)B 滞笨..(gèn)..(zhì)气氛.(fēn)亘古C 校.对(jiào)殷.红(yīn)哺.育(bǔ)D 惩罚..(chéng)污秽.(suì)挚.痛(zhì)2.下列汉字书写有误的一项()(3分)A 深宵祈祷沥尽心血B 迭起默契大庭广众C 狂澜烦琐锋芒必露D 字帖愧怍深恶痛绝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A、对于圣诞节该不该过,中国学生对此津津乐道。

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为了迎接初中这次的五四文艺汇演,同学们争先恐后,精心编排了多个活动。

D、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散文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令人赞叹不已。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3分)A 《孙权劝学》——司马迁——北宋——《资治通鉴》B 《卖油翁》----欧阳修----北宋----《归田录》C 《最后一课》----都德----法国----《最后一课》D 《木兰诗》----郭茂倩---- 北宋---- 《乐府诗集》5.根据要求古诗文默写(8分)(1) ,明月来相照。

(2),何人不起故园情。

(3)马上相逢无纸笔,。

(4)杨花榆荚无才思,。

(5)《木兰诗》中体现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6)《木兰诗》中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

6.名著阅读。

(5分)(1)《骆驼祥子》的作者是____,他的文学语言充满着____。

(2分)(2)试举例分析主人公祥子的形象。

(3分)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15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有删改)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

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

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选自《后汉书·列女传》,有删改) 【注释】①趋:快步走向。

②捐:抛弃。

③亡:通“无”,不足。

④懿:美好。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见.往事耳(了解)B.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D.遂.七年不返(才)2.乙文段中画浪纹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文中,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还要钻研经书。

B.乙文中,乐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中,孙权、乐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中,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中,乐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何异断斯织乎?(二)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10分)闽中秋思杜荀鹤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1.诗中哪些内容体现了作者描写的是秋天的景物?(3分)2.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第一句中的“匀”字,极准确地勾画出雨的细密,雨的轻柔。

菊花经雨,滋润而艳丽。

B.第二句中的“弄”字,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人格化。

风吹红蕉,蕉叶声声有韵,别有一番情致。

C.诗的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读起来朗朗上口,余味无穷。

D.诗的前三句均为写景,这体现了作者对秋天景物的喜爱之情。

3.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4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0分)爱的最后一课奥尔布莱特“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电话!”爸爸说,“火车站的人打电话说下午4点12分有一个寄给我的柳条箱。

我问他里面装的是什么时,他告诉我快点过来取吧。

”我和爸爸到了火车站,开了箱子,从里面蹦出一个四条腿的白色小东西,它沿着站台跑去,差点儿把我们撞倒。

“小狗!”我大叫一声。

爸爸一把抓过柳条箱上的货运标签,上面写着小狗的名字。

“维基!”他高声叫喊。

听到有人叫它的名字,小狗停住了。

“维基,过来!”爸爸喊着。

不一会儿,小狗朝我们跑了过来。

它是一只方鼻头、垂耳朵的英国纯种狗,丝缎般的白色皮毛上配着黑斑,在站台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醒目。

维基的到来使我们感到惊喜。

它总是将每天的报纸送给爸爸。

我们小孩子争吵时,它就朝着我们低吟,打断我们。

弟弟吉米困在房后的湿地里时,它就直接把妈妈领到吉米跟前。

在我看来,维基好像很喜欢吉米,没离开过吉米身边。

这使我担心起来。

趁妈妈听不到时,我警告吉米:“维基是我的小狗,你知道的。

第一次把它带回家时,你甚至不愿意接近它。

”吉米势不两立地看着我,大声叫道:“它是我的狗!”“发生了什么事?”妈妈问,她一直在听我们的谈话。

我眼泪汪汪地哽咽着说:“吉米抢走了维基。

”“希拉,他和你一样爱维基。

”妈妈的柔声细语让我惊讶不已。

平时我和吉米争吵时,她的语气都非常生硬。

“你们没必要为它而争执,”她接着说,“维基的爱播撒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当我们分享这份爱时,爱不会减少,只会越来越多。

”维基和我们一起共度了两年半时光,直到因为爸爸的新工作我们搬到了渥太华。

我们租的小房子正好坐落在公路边上。

由于不熟悉交通,而且习惯了无拘无束的闲逛,因此局限在小院子里的生活使维基变得情绪低落、无精打采。

后来有一天,我们听到紧急刹车声和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

我们跑出去发现维基瘫倒在地,但它还活着。

从那以后,只要听到汽车呼啸而过,它就会瑟瑟发抖,即便是在屋子里也是这样。

三周过去了,维基还是那么死气沉沉。

除了晚上到厨房走走,它几乎不起床。

兽医说,他没遇见过类似情况。

“这只狗已经丧失活下去的兴趣了。

”他对我们说。

爸爸妈妈认为,拯救维基的唯一希望就是让它回到原来安静的老房子里去。

当他们把想法告诉我们时,我和吉米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

“我们必须这么做,这对维基是再好不过了。

”爸爸说。

随后,他给深爱维基的另一家人打电话。

我们去度假时,他们总是收留它。

他们说愿意收养维基。

第二天星期六,我们全家都挤进旅行车。

维基静静地躺在车后座它的“床”上。

两个小时的路程,车内鸦雀无声。

当我们到达它的新主人家时,维基跑到我们跟前,脸上满是迷惑。

我们紧紧地抱住它。

爸爸拍拍它的肋腹;妈妈轻抚它的耳朵,注视着它的眼睛;我搂住它的脖子,紧紧地拥抱它。

吉米低声哭了起来。

我双手捂住了脸。

“还记得我跟你说过关于爱的话题吗?”妈妈问,“当和别人一起分享时,爱会变得越来越多。

现在,你和其他爱维基的人一起分享它。

”“但这很伤心。

”我说着,靠在妈妈身上哭了起来。

“这是我们必须学会的有关爱的最后一课,”妈妈说,“你学会了分享后,还要学会舍弃。

总有一天,我必须让你们离开。

爱的最高境界就是做一切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即便自己受到伤害。

你明白吗?”“明白!”我答道,因为我已经10岁了。

(摘自《课外阅读》2010年第22期,有删改)1.文章的开头从一个奇怪的电话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小狗的可爱的?(3分)3.“我”和弟弟吉米争吵的原因是什么?(4分)4.妈妈对“我”说的话很有哲理,你觉得哪句话对你启发最大?说说你的看法。

(5分)5.作者最后说自己明白了。

当时作者才10岁,你认为作者是真的明白了吗?为什么?(5分)三、写作(5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根据要求作文。

(1)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选择“贴心”“感激”“牵挂”“欣赏”等词语。

(2)没有一颗心生来就喜欢孤独,所以我们需要朋友。

我年轻的朋友,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呢?是和你形影不离的那个同学吧?但,也许恰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竟是你的童心老爸?也许,却是你满架的好书、外婆家中的酸枣树?或许,你和苏轼一样“侣鱼虾而友麋鹿”;或许,你沉入音乐海洋便“沉醉不知归路”?以“我最好的朋友”为题目,写篇作文。

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文章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B2、C3、D4、A5(1)深林人不知(2)此夜曲中闻折柳(3)凭君传语报平安(4)惟解漫天作雪飞(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6)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6(1)老舍,京味(2)从老实健壮,诚实可爱,坚忍,有理想的青年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二、阅读理解(一)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可根据积累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和整个句子的语境分析。

D项中,“遂”应译为“于是,就”。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给文言文句子断句的能力。

做题时,需要通读全文,理解语段的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断句。

分析句子可知“故”为“问”的宾语,所以应在“故”的后面停顿,排除A、D两项;“无”在这里是动词,译为“没有”,所以应在“无”的前面断句,排除C项。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内容,比较选项与原文之间的异同。

根据甲文中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可知,孙权只要求吕蒙读书,涉猎广泛而已,故A 项中“不仅要涉猎广泛,还要钻研经书”的说法错误。

4.(1)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2)同割断这正在纺织的布匹有什么不同呢?(二)1.答案:联系风、雨、红蕉、紫菊等景物,可以确定描写的是秋天。

解析:抓住第一、二句中能体现秋天特征的景物写出即可。

2.答案:D 解析:通过分析,可知这首诗应是表达思乡之情,D项表述错误。

3.答案:诗的前三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风光秀美的闽中秋景图,末句的两个“堪”字,使作者的心情急转而下。

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慰藉思乡之苦,从而更加衬托出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

解析:情感的表达离不开景物这个载体,因此,分析作者的感情时既要抓住所描写的景物,又要抓住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