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艾灸疗法课件

中医艾灸疗法课件

4、熄火时,只要将上端弹簧部分按下同时倒 置灸器使灸条滑入管内,停留10秒钟即熄 灭。
注意事项
5、温灸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 澡。
6、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 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 出体内毒素;
7、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脉搏每分钟 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 醉禁灸;孕妇禁用;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艾灸的作用
灸是通过艾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 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 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 骸的病变部位,达到驱寒邪、补阳气、 通经络、调正气的目的;起防病治病, 保健强身之功效;可以有病治病、未病 找病、无病养生;因此达到四效合一和 三位一体的作用。这是其他中医疗法不 具备的 。
艾灸有哪些禁忌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 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 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 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 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 部 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艾灸有哪些禁忌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 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如何正确操作艾灸
1、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2、间接灸:用药物将艾炷与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 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 灸等。
如何正确操作艾灸
3、艾条灸: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源自法,操作常分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
4、温灸器灸、艾灸盒灸:临床常用的有中华经络灸棒、 随身灸、火龙罐灸、艾灸盒(一孔、二孔、三孔)。施灸 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 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俞穴火应灸部位,进行熨灸, 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
中医艾灸疗法
什么是艾灸
《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 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艾灸是一种自古相传的中医疗法,在医学 典籍出自《 医学入门》里的“药之不及, 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和《黄帝内经》里 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说法。
艾灸的作用
现在很多人都自己在家用艾灸治病,或者保健。 与拔罐、刮痧等其他中医疗法相比,艾灸的作用 更好,没有副作用,操作起来更简单,花费低廉, 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 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一、中医艾灸操作图解
二、艾灸手法
中医艾灸
好轻松艾灸操作手法
注意事项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灸器点上火后不可悬空过久,以免接触皮
肤时温度过高,以致烫伤,如悬空太久, 可先以手掌将灸器之温度搓低后再继续使 用,每隔一段时间,应将灸器敲除支。
3、每使用灸条二至三条后,在灸器控制口会 产生温灸油垢,应以毛刷清洗,以保持灸 条之通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