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读书笔记
第五章 8个例子(公地治理状况一直不好) →验证8项设计原则的合理性
【“立”治理机制】【经验所得的8项制度设计原则图】 第六章 总结前三章【“立” 治理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 【影响制度选择的变量概览图】
局限
对于流动性资源,例如水和渔场,建立私 有产权特别困难,对于转瞬即逝的资源, 可以确立一组多样化的权利,但是,资源 系统依然可能为公共所有而非私人所有
• 存在第三种解决方案(与政府和市场主体对立),存在多个主体参与的方案(与
“唯一”对立)【立】
1、与能够容易地设计出最优的制度安排、并能由一个外部权威以很低的成本去强制 实施的看法不同,我认为把制度搞正确是一个困难的、耗时的和引发矛盾的过程。 2、对于共同拥有公共池塘资源的人们将不可避免地跌入陷阱并不能自拔的假设,我 并不认同。我认为,个人使他们自己从各种不同困境中解脱出来的能力因环境的不同
• 制度供给→二阶困境: • 搭“制度”的便车(不付成 本,坐享制度改革成功后带 来的收益)
2、研究思路(理论预测)
一阶困境
①
制度供给
③
二阶困境
②
国家理论 企业理论
④
⑤
自 主 组 织 的 集 体 行 动 理 论 信任
承诺
监督
⑥
三阶困境
• 监督→承诺→信任(自主组织的集体行动理论)→制度供给/二阶困境:自主组织的 集体行动理论(如何供给见345章)
• 监督→分级制裁使人向善,一报还一报的权变策略使制度变革渐进 • 多中心治理
﹃ 立 ﹄ 解 决 机 制
回顾一下
第一章 公地治理之反思【先“破”再“立”】 【三个模型有局限】 第二章 研究公共池塘资源中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的制度方法【“立”的方法】
【理论预测的一阶困境到三阶困境图】
第三章 3个例子(公地治理状况一直很好 )→假设8项优秀制度的设计原则 第四章 3个例子(公地治理状况由坏变好) →验证8项设计原则的合理性
• 克莱帕丝已经证明:在一个有限重复的囚犯困境博弈中,对局人确切收益的不确定
性能够产生合作均衡和其他许多均衡,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个对局人会向另一个对
局人显示合作的意图,为的是形成互利有效的对局。
• 因此,建立信任和一种社群观念便是解决新制度供给的机制。 • 建立信任要基于占用者能够做出遵守规则的承诺。 • 而可信承诺只有在解决了监督问题后才可能做出。(有违必罚) • 在监督问题解决的前提下,通过制度供给能解决二阶困境。
问题(不付成本,坐享资源) • 一阶困境→制度供给:只要占用者处在非组 织的状态,他们就不可能取得以某种方式进 行集体活动时可能取得的那么高的收益。
罗汉走路
2、研究思路(理论预测)
一阶困境
①
制度供给
③
二阶困境
②
国家理论 企业理论
④
⑤
自 主 组 织 的 集 体 行 动 理 论 信任
承诺
监督
⑥
三阶困境
保留现行规则: 继续原有策略
⑦ ②
支持或不支持 改变现行规则
③
内部规范 贴现率 内部世界
①
预期成本
⑥
用于改变规则 的总规则
⑧
改变现行规则: 采用新的策略
④
改革、监督和执行替代 规则的成本的信息
影响制度选择的变量总览
• 间接影响改变规则的成本与收益分析的变量——在把规范内在化的地方,对违规的
制裁是一种个人成本(如内疚,自我价值的降低)。在具有共享规范的地方,违规
(2)一个层次的分析就已足
够(没考虑大背景)
析)
(2)占用者必须兼顾分析的领域和层次。
第3 4 5 6章 【立】治理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及治理机制
1、“立”影响因素(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
模型→分析框架:基于假设提出了制度选择的分析框架(第6章),一个好的理论态
度不是把规则变更的决策视为机械的计算过程,而是把制度选择视为对不确定的收 益和成本进行有根据的评估过程。 2、“立”解决机制(如何建立可行的治理制度)基于3、4、5章提出制度设计原则 (3提出,4、5章得以验证其合理性,因为几项原则能区分成功与失败案例)
⑥
用于改变规则 的总规则
⑧
改变现行规则: 采用新的策略
④
改革、监督和执行替代 规则的成本的信息
影响制度选择的变量总览
直接影响改变规则的成本收益分析的变量。其中④中的“监督”涉及三阶困境。
外部世界
有关所提规则的收益的 信息
⑤
预期收益 共有规范及其他 机会信息
保留现行规则: 继续原有策略
⑦ ②
支持或不支持 改变现行规则④改革、监督和执行替代 规则的成本的信息
影响制度选择的变量总览
• 外部世界表现制度选择环境(集体规则与宪法规则,总规则),规则变化是自下向
上的,操作规则变化导致集体规则与宪法规则变化(越高层变换成本越大)
• 另外,制度选择涉及二阶困境。
外部世界
有关所提规则的收益的 信息
⑤
预期收益 共有规范及其他 机会信息
外部世界
有关所提规则的收益的 信息
⑤
预期收益 共有规范及其他 机会信息
保留现行规则: 继续原有策略
⑦ ②
支持或不支持 改变现行规则
③
内部规范 贴现率 内部世界
①
预期成本
⑥
用于改变规则 的总规则
⑧
改变现行规则: 采用新的策略
④
改革、监督和执行替代 规则的成本的信息
“立”影响因素—影响制度选择 的变量总览
从而导致二阶困境、一阶困境不能突破。然而在现实环境中,同样存在公共池塘资
源,有的地区治理得差,但也有地区治理得好。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理论与经验不符的原因 在于理论假设有问题
• 探讨集体行动问题的学者常 常假设: (1)囚犯困境博弈始终是基 本的结构(僵化不变的)
• 作者不认同该假设,提出了替代的假设: (1)公共池塘资源的占用者面对各种占用问题 和提供问题,这些问题的结构取决于基本参数的 值,并因场景的不同而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奥斯特罗姆
第一章 公地治理之反思【先“破”再“立”】 第二章 研究公共池塘资源中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的制度方法【“立”的方法】 第三章 3个例子(公地治理状况一直很好 )→假设8项优秀制度的设计原则 第四章 3个例子(公地治理状况由坏变好) →验证8项设计原则的合理性
第五章 8个例子(公地治理状况一直不好) →验证8项设计原则的合理性
外部世界
有关所提规则的收益的 信息
⑤
预期收益 共有规范及其他 机会信息
保留现行规则: 继续原有策略
⑦ ②
支持或不支持 改变现行规则
③
内部规范 贴现率 内部世界
①
预期成本
⑥
用于改变规则 的总规则
⑧
改变现行规则: 采用新的策略
④
改革、监督和执行替代 规则的成本的信息
影响制度选择的变量总览
• 1→2:贴现率(贴现率高说明未来的价值折算为现值高,看重未来,对未来没有
③
内部规范 贴现率 内部世界
①
预期成本
⑥
用于改变规则 的总规则
⑧
改变现行规则: 采用新的策略
④
改革、监督和执行替代 规则的成本的信息
影响制度选择的变量总览
• 7表现为第三章(治理效果一直很好的制度) • 8表现为第四章(治理效果由坏变好的制度) • 第五章可7可8...(治理效果一直很差的制度) • 整个分析框架只为突破一阶困境(杜绝公共资源利用中的搭便车行为)
• 国家理论、企业理论→制度供给:
• 企业家或统治者都对监督并惩罚违规者作出了令人置信的承诺,是因为他们是大笔
剩余的获得者。但前文说过这两种制度供给有局限。
2、研究思路(理论预测)
一阶困境
①
制度供给
③
二阶困境
②
国家理论 企业理论
④
⑤
自 主 组 织 的 集 体 行 动 理 论 信任
承诺
监督
⑥
三阶困境
(2)资源是相当稀缺的,而不是充足的。 (3)资源使用者能够相互伤害,但参与者不可能从外部对其他参与者加以重大的伤害。(势 均力敌才能民主)
2、研究思路(理论预测)
一阶困境
①
制度供给
③
二阶困境
②
国家理论 企业理论
④
⑤
自 主 组 织 的 集 体 行 动 理 论 信任
承诺
监督
⑥
三阶困境
• 存在一阶困境:公共池塘资源存在的搭便车
带来的是社会不满。人们常常把共享规范内在化,在这种情况下,违规会导致个人 的精神成本和外部的社会成本的增加。(违规体现为搭便车行为)
外部世界
有关所提规则的收益的 信息
⑤
预期收益 共有规范及其他 机会信息
保留现行规则: 继续原有策略
⑦ ②
支持或不支持 改变现行规则
③
内部规范 贴现率 内部世界
①
预期成本
【“立”治理机制】
第六章 总结前三章【“立” 治理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
第一章 公共治理之反思 • 三个模型的局限性【破】
• 模型指导下的方案的局限性【破】
以利维坦为唯一方案 观点 我们对基本政治制度的真正性质 和每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还 懵懂无知,如果想要避免毁灭, 就必须臣服于外在于个人心灵的 强制力 遵循集中控制的建议所实现的最 优均衡,是建立在信息准确、监 督能力强、制裁可靠有效及行政 费用为零这些假定的基础上的 以私有化为唯一方案 为避免过度使用公共资源造成的低效率, 完全私有产权的建立是必要的
2、研究思路(理论预测)
一阶困境
①
制度供给
③
二阶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