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中有砟轨道施工铺轨技术
在有砟轨道施工过程中,道床的稳定性决定了行车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是施工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提高工程质量。
鉴于此,本文对铁路工程中有砟轨道施工铺轨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标签:铁路工程;有砟轨道;铺轨技术
一、影响铺架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1、材料供应和交通运输条件。
材料供应是保证铺架工程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也是保证施工进度的基本保障。
所以,要在做好材料供应计划的基础上,按照铺架方案和施工进度要求,将所要的材料运输存放到铺轨基地,而后按施工进度及时送达工地。
不然将影响到铺架方案的实现。
材料供应涉及到交通运输及运输条件,同时也是确定铺架方案的影响因素。
所以在布设铺架基地时,应选择在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
如采用火车运输的直发料,能从车站引出线进入铺轨基地;采用汽车运输的当地料或厂发料,距离国省较近或距离货运车站较近,这样可以降低运费。
2、控制性工程。
在铁路建设工程中,其中的控制性工程及其分布是确定铺架方案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铺架方案又是确定建设项目总工期的要素之一。
如果控制性工程施工工期较长,在不能缩短工期的情况下,就只能选择合理的铺架方案来减少铺架时间,以满足总工期的要求。
二、铁路工程中有砟轨道施工铺轨技术
1、道岔铺设过程中的施工工艺。
某工程全线共需要铺设347组道岔。
道岔的铺设是采用人工完成,且一次铺设到位,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要求标准;若遇到交叉渡边或组合道岔时,需按照组装顺序分次和分段的插入,道岔铺设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
在道岔铺设前先要对道岔的外形、钢轨的伤损程度和滑床板的磨损程度进行检查且整修,确保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道岔组装前先要对岔枕和铁垫板钢轨进行检尺,同时按照混凝土岔枕的编号顺序进行布枕,要求混凝土岔枕下的道床平整且密实。
岔枕的排列与间距必须按照有关标准执行,道岔钢轨的铺设需从岔头开始,并且应先直股后曲股。
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方式进行布枕,同时在道岔位置撒放夹板、道钉和轨撑等部件。
道岔扣件的组装:若属于混凝土岔枕时就可按照岔道设计的标准化图纸进行配件组
装,组装过程中先连接组装直股,待直股组装完后还要将直股拨直之后才能进行曲股的组装。
组装完成后需对道岔所有零部件的数量、道岔位置和定设情况等项目做全面检查,且与标准规定进行对比,对于铺设后的岔道需要串碴找平。
整道之后的全部滑床板必须处在同一个平面上,且轨面平顺。
对道岔全长中的高低差规定为正线和到发线≤4mm,其他站线≤6mm,导曲线不能出现反超高现象。
2、铺轨机铺设轨排过程中的施工工艺。
由基地组装的轨排需要用平板车运到铺轨处之后由机车将运来的轨排推送到铺轨机后端,推送过程中的每次为12组轨排,每组装有5层。
铺轨机施工工艺如图2所示。
1)将轨排装到平板车上送至铺轨地点,在正线主机后方100m 之外位置立倒装龙门架,用倒装的龙门架将轨排从平板车上倒装到带有滚轮的二号车上,再由二号车将轨排组推送至主机后方,且不断将轨排喂给主机。
2)安装龙门架时先要将选定的作业位置底部垫平,保证路基的承载力在0.15MPa以上,要求同一龙门架的两侧保持水平状态,最大高差≤1cm。
所有龙门架的底部需要加垫6根长为2.5m的木枕。
当倒装长度为25m的轨排时,两龙门架的中心距离应保持在13.8m,且误差在1dm的范围之内;龙门架的中心与线路中心偏差≤2cm。
3)当铺轨机到达已铺轨排前端第三根轨枕时停下对位。
铺轨机的时速≤5km,到最后5m左右时需要将铺轨机的时速控制在3km之内,在车前方位置应有专人进行指挥。
4)在吊装轨排的过程中可先让铺轨机后端的吊轨小吊车走行至吊臂的最前端的预留位置,且落下吊钩将轨排挂好,接着将轨排吊高2dm之后开动小车前进。
当小车到达机臂前端时,由作业人员将轨排缓慢送出,当轨排越过已铺轨排前端1dm左右时就可下落轨排。
5)轨排在下落过程中必须平稳,当轨排落至距离地面1m左右时,需要两侧的人员共同扶着轨排下落。
若遇到曲线地段时,因为铺轨时的吊臂前端会出现偏移量,所以两侧的人员就要共同将轨排向正中线位置推拉。
轨排降至距离碴面35cm左右的时候轨排前端停止降落,后端继续降落直至与已铺轨排的前端对位固定,这个过程中是需要两侧人员协助的。
铺轨速度的快慢与对位关系较为密切,对位通常所用的时间能占到铺轨总耗时的一半,因此尽量减少对位用时对缩短工期意义重大。
为了提高铺轨速度,可先上一半数量的螺栓。
6)当一组轨排落位后就要迅速摘除挂钩、收起扁担,且升回到铺轨机内,之后让小车又回到预留位置准备下次起吊。
7)当铺轨机铺设第二排轨时就可驶入新铺的轨道上重复以上工序。
运送轨排的列车应有多辆从基站向铺轨机运送,从而保证铺轨过程的连续性,在铺轨列车经过后要及时进行钢轨接头的连接工作且补足螺栓。
3、道碴摊铺施工中的技术方法。
在道碴铺设过程中,若属于双层道床设计,则需要线下施工单位提前铺设低碴,若属于单层道床设计,那么就可采用吊装机与挖掘机协同完成道碴的预铺,要求在路基机床表面预铺的道碴厚度达到20cm。
预铺之后需在线路中心挑槽,挑槽宽度为30cm,深度为5cm,预铺后的道碴表面平整度≤20mm,密度≥1.7g/cm3。
按照道床底层道碴的摊铺高度设计要求,在距离线路中心线2.8m的线路一侧拉
挂钢弦线,钢弦线的长度通常为180m左右。
若属于直线段时每隔10m设1个导向桩,且将钢弦线挂在上面,若属于曲线段或变坡段时则需每隔5m定设一个导向桩,钢弦线的两端用夹紧器固定,方向与线路的中心线保持平行,标高与线路道床的标高形成对应。
当底层道碴摊铺完成之后,碴面必须平整,中间位置同样拉成和预铺之后相同规格的槽。
经过压实整平之后的道床底层道碴还应用相关的专业仪器对其密度进行检测,要求密度必须达到1.65g/cm3以上。
三、结束语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道岔摊铺施工、道岔铺设工艺、轨排施工工艺等方面对有砟轨道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为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了参考经验。
参考文献
[1] 铁路工程实体结构分解指南(1.0版)[J].铁路技术创新,2014,(06):5-334.
[2] 石桂柳.WZ500E无砟铺轨机组在有砟轨道铺轨中的应用[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3,11(S1):128-129+152.
[3] 李世龍,陈孟强.有砟轨道长轨铺设施工技术及关键设备的发展和创新[J].高速铁路技术,2013,4(06):84-87+96.
[4] 徐新.有砟轨道铺架工程新旧定额使用比较分析[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4,29(04):38-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