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营销: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得利润而进行的与市场有关
的营销活动。
2.国际市场营销:是指企业跨国界的市场营销活动,是企业将其资
源和目标瞄准国际市场机会、通过满足海外顾客的需求而获得利润的过程。
3.国际收支平衡:一国的居民和其他国家的居民之间的所有经济交
易的记录。
4.文化:有学问的行为和行为结果的组合。
5.国际收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外国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
系统记录。
6.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该国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并在
市场上卖出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量。
7.关税: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对进出
口商品所征收的税收。
8.关税壁垒:一国以提高关税的办法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措施。
9.名义保护率:由于实行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部分占国际市
场价格的百分比。
10.有效保护率:一个行业或一个部门的有效保护率是征收关税以后
该行业或部门单位产品价值的增加程度。
11.国际市场调研:进行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企业系统地、客观地收
集资料和分析相关市场营销资料的过程,以便向企业决策者提供可靠而有意义的信息资料和数据。
12.二手资料:以前为其他目的已经收集好的他人或其他组织的资料。
二手资料具有相关性、准确性和滞后性等局限性。
13.文化适应:企业应根据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特点制定与调整营销
战略与策略。
14.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文化作用力、文化信息传递、消费者
决策过程
15.国际消费者行为的跨文化分析:
(1)格特霍夫施塔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2)高/低背景相关文化分析方法
(3)国际消费者交流方式分析
(4)跨文化扩散和学习分析(威尔斯)
16.企业市场的特征:
(1)有组织的购买中心
(2)专家购买
(3)多种购买方式(直接购买、互惠购买、租赁)
(4)购买行为的严肃性和稳定性。
17.生产者的购买行为的类型:
直接再购买、修正再购买首次购买
18.企业购买的过程
认识需要确定目标说明需要物色供应者征求建议选择供应商订货执行情况总结。
19.影响国际企业购买行为的因素
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关系因素个人因素
20.间接出口:通过本国的外贸公司或外国公司设在本国的机构的采
购或代理的方式出口产品。
21.许可贸易:企业在一定时限内将其工业产权的使用权转移给国外
的另一企业,并得到许可费或其他补偿。
22.特许经营:企业向特许接受者提供商标、商号和经营模式,
容许销售其商标的产品,并收取使用费。
23.合同制造:企业与国外的生产厂家签订合同,规定由对方按照本
企业的要求生产某种产品,由企业负责产品的营销。
24.国际产品标准化:不论产品销往哪个国家,除了一些必要的翻译
工作外,产品都基本上不做修改。
25.原产地效应:消费者对产品的积极或消极的看法受原产地的影响。
26.品牌:用来识别某一个或某些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用以和其
他竞争对手产品或劳务相区别的一个名词、术语、符号或设计,或者这些内容的组合。
27.品牌化:企业为其产品规定品牌名称、品牌标准,并向整个有关
主管部门注册登记的过程。
28.掠夺性定价:为一个企业将价格降至竞争者不得不离开该市场,
使得企业能够在长期水平提高价格。
29.倾销:任何以低于该产品在本国的销售价格在出口市场上销售的
行为。
30.转移价格:母公司向其在国外的子公司销售产品时的价格。
31.国际分销渠道:商品从一个国家的制造商向外国最终消费者或用
户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的通道。
32.出口商:凡经营业务,在本国市场上买进商品在卖给国外买主的
企业。
33.代理商:接受制造商或其他卖方的委托在规定的条件下代委托人
推销产品,收取佣金。
34.连锁店:有同一家公司所有,统一经营管理,包括两个和两个以
上商店组成。
连锁店可分为正规连锁、自愿连锁、特许连锁(加盟)。
35.商品实体分配,又称物流,指产品从生产地运送到消费地点,一
般需要经过订单处理、包装、编配、装卸搬运、仓储、运输等环节,这个过程就是……
36.广告促销:企业以支付费用的方式,通过特定的媒介,向公众传
递企业或产品的信息,以便达到促进企业产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种促销方式。
37.人员推销:企业派出外销人员与消费者或用户直接见面,介绍企
业产品并达到销售产品的目的的一种促销活动。
38.国际市场营销战略:企业根据国内外市场环境及其内部条件所制
定的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营销目标和实现营销目标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