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说课稿(附教案)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说课稿(附教案)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说课稿(附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十课,本节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

本课主要表现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花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寓意。

第二部分是美术作品中的花,这里包含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其绘画方法、材料各不相同,风格迥异,其中还提出了中西方绘画比较的问题。

第三部分是花在生活中的运用,这中间无形中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即花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作品中的花源于生活,又美化生活。

在教学中,对于本课的三部分,教师可选取其一或两部分重点完成,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故要削枝强干。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了觯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

(2)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

应会:(1)能比较中外作品,评述萁相同处和不同处,从中感悟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

(2)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花美化生活。

2、隐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大自然更加关注,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齄。

(2)通过欣赏,发现中国传统绘l画、建筑、工艺品中花优美的造型,培养学生珍视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认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

(2)学习运用花美化生活。

教学难点是:(1)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

(2)理解、感悟绘画作品中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四、说教法与学法:
1、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采用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体现了重教学过程,轻结论的教学理念。

3、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利用课件进行教学。

课件中使用大量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

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演示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学法指导: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积极讨论,勤于思考。

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趣味导入
2、讲授新课
3、动手实践
4、师生互评
5、课堂小结
第一环节:趣味导入
(通过鲜花实物,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 1、首先教师出示一支鲜花,介绍花的名称、特点及表达的寓意。

从而引出课题。

2、带来鲜花的同学边介绍边将鲜花插在花瓶里,组成美丽的瓶花。

3、请学生谈自己此刻的心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花带给我们的美感。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结合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欣赏活动及评述讨论。

)1、了解生活中的花。

(1)看到美丽的瓶花,让学生谈谈花在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的?(2)谈一谈自己身边哪些地方是运用花进行装饰的?怎样装饰的?
[这样设计:让学生了解花可以装饰美化生活,还能表达我们的心意,与我
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2、了解艺术中的花。

(1)引导学生观察静物画《银莲花》、《蓝花瓶》的表现形式,小组讨论分析其特点。

(2)指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中国画《写生玉簪》、《露气》这两幅作品的内涵。

3、小组再次合作探究:中国画和西画在花的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4、教师适时的小结
[这样设计:让学生体会绘画大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及中西绘画风格的不同。

]
第三环节:动手实践
组织“每人献一朵花”的绘画接力比赛。

第四环节:师生互评
教师选小评委用贴星星的方式选出自己喜欢的画,看哪个组得到的星星多。

教师进行鼓励性总评。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艺术源于生活,又美化生活。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了觯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

(2)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

应会:
(1)能比较中外作品,评述萁相同处和不同处,从中感悟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

(2)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花美化生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大自然更加关注,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齄。

(2)通过欣赏,发现中国传统绘l画、建筑、工艺品中花优美的造型,培养学生珍视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认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

(2)学习运用花美化生活。

教学难点
(1)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

(2)理解、感悟绘画作品中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学习材料】
花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导入:
认识各种各样的花
展示课前收集花卉的资料。

介绍自己喜欢的花的名称、特点及表达的寓意。

(闻一闻花香)
带来鲜花的同学边介绍边将鲜花插在花瓶中,组成美丽的瓶花。

请学生淡自已此时的心情。

讲授新课:
l、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方法
观看课件:《蓝花瓶》塞尚(法国)
(1)对比实物瓶花,观察并了解静物画的表现形式。

(2)分析画面构图及色彩的美感。

观看课件:《银莲花》杜菲(法国)
具体分析:(学习观察细节)
(1)生动的花瓣。

(2)带有花朵图案的花瓶。

(3)整合画面的桌布。

2、了解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
观看课件:对比《写生玉簪》和《露气》两幅作品。

具体分析两幅画的不同绘画风格:
(1)工整、细腻
(2)大气、豪放
3、尝试并对比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
小组合作探究:
中国画和西画在花的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对照书中作品谈谈自己的观点。

(组长记录大家的发言。

)
小组间进行汇报。

学生进行评述
观看《粉彩百花圈瓶》(清)
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感受。

(花的造型、线条的运用、做工的精细等。

) 再次感受花在生话中的应用
谈一谈自己身边哪些地方是运用花进行装饰的?怎样装饰的?
出示书中第21页房间布置图片。

提出问题:你想在这个房间里挂哪幅画?说一说你的想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