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四课千古一帝秦始皇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四课千古一帝秦始皇
2、建立新制,巩固统一 (3)军事措施 ①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②南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
灵渠 桂林郡
象郡
南海郡
灵渠
二、秦始皇的主要历史活动
2、建立新制,巩固统一 (3)军事措施:开拓疆域
①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②南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 ③征西南夷,修“五尺道” 。
u 作用:促进了边疆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 流,初步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疆域。
归纳综合
本课知识总结
一、秦始皇的一生 二、秦始皇的主要历史活动
1、并吞六国,完成统一 2、创制新制,巩固统一 3、勤于政事,实施暴政 三、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1)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2)制度创新,巩固统一; 3)勤于政事 过:暴政——1)焚书坑儒——文化专制;
2)严刑峻法; 3)滥用民力
评价秦始皇 (结合材料及课文所学知识)
①“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②统一后11年五次巡游几万里
①征焚调书太坑急儒,;赋敛过重,刑罚严酷, (2)暴政: ②大严兴刑土酷木法,;百修姓长负城担沉重。
③滥用民力: 建宫殿、陵墓 北伐匈奴、南征岭南
伟大建筑 民族象征 劳民伤财 暴秦政皇见陵证兵马俑
秦长城,阿全房长宫1、万骊多山华墓里 140多万人/年 辽东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 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最大 的特点在于?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皇帝
中央机构
三公九卿
郡
地县 方 机乡 构
里
郡守、郡丞、郡尉 县令、县丞、县尉 三老、啬夫、游徼 里典
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专制暴虐的暴君。
过:
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严刑峻法、徭役赋税沉重,浪费了大量人 力、 物力、财力,影响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 活,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秦朝灭亡。
总评:
功大于过,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 杰出的政治家、有作为的皇帝,也是 一位暴君。
功在统一 罪乃专制
三、评价秦始皇(总结)
(1)秦始皇顺应潮流,完成统一并建立起一整套先进 的制度,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这是秦始皇 重大的历史贡献。
(2)封建统治功过参半: 一方面,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及措施,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另一方面,实行暴政,秦短命而亡: 实行思想文化专制——焚书坑儒; 轻罪重刑,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无限制使用民力、物力;
1、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诸侯割据局面,顺应 历史潮流,符合人民愿望。 2、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 封建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3、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 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4、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 进了民族融合、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四课千古一帝: 秦始皇
课标要求: 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史实 2.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 3.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赢政小传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 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 嬴姓,名政。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13 岁即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 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 史大业,称帝。前246年,秦王赢政即位,因年幼 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前238年( 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 ,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 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 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创立了“皇帝 ”的尊号,称始皇帝。
3)通过统一战争,北击匈奴,筑长城,修灵渠,扩大疆域, 使秦朝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1)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 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2)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参考答案 一)、是杰出的政治家,他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诸侯长期割 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2)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2、建立新制,巩固统一 (1)、政治措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内容: ①确立皇帝制度; ②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名称及职责) ③地方实施郡县制度
影响: ①奠定了此后2000多年统一国家的基本政治制 度 ②巩固、加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
二、秦始皇的主要历史活动
2、建立新制,巩固统一 (2)经济措施
二、秦始皇的主要历史活动
2、建立新制,巩固统一 (4)交通措施:建设交通网道
①征西南夷,修“五尺道” 。 ②修筑驰道、直道,统一车辆形制。
③拆除原六国所设路障、堡垒,使车辆 在全国通行无阻。
u 作用:有利传达政令,调遣军队,促进了
全国各地区、 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驰道与直道
云南“五尺道”
被 遗 忘 的 直 道
①土地私有制合法化——“使黔首自实田”, ②奖励耕织,奖励垦荒。
作用:有效地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小农 经济和新兴地主经济的发展。
统一货币、度量衡 圆形方孔钱
量:容积单位
齐 燕 楚 韩赵魏
度:长度单位
衡:重量单位
二、秦始皇的主要历史活动
2、建立新制,巩固统一 (2)经济措施
①土地私有制合法化——“使黔首自实田”, ②奖励耕织,奖励垦荒。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u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 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朕
子孙是二世,三世…直至
万世
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
后垂挂的玉串称旒,穿的衣
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
这种装饰为皇帝独有。
伏羲、神农、燧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②中央:设三公九卿制
秦 驰 道
二、秦始皇的主要历史活动
2、建立新制,巩固统一
(5)文化措施:“书同文”:统一文字(小篆 )
作用: u有利于推行政令、发展经济和文化认同,有利 于文化教育的发展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秦始皇的主要历史活动
1、并吞六国,一统天下 2、建立新制,巩固统一 3、勤政实干,仁义不施 (1)勤政:勤于政务,富于实干,高瞻远瞩,雄才大略
皇权是权力的中心,封建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造成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二、秦始皇的主要历史活动
2、建立新制,巩固统一 (1)政治制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皇帝制度
德盖三皇
u地位独尊: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功过五帝
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
“制”或“诏”,印称“玺”。
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
本疆域,秦
大 始皇被称为
海 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奠基
人。
南到南海
二、秦始皇的主要历史活动
2、建立新制,巩固统一 (1)政治制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是指君主专制,皇帝独裁,造 成皇权的绝对权威。
“集权”是指中央集权,体现在中央 和地方的关系当中,即中央政府能够有 效管理地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材料一: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李贽《藏书》
材料二: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 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 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昔者秦始皇帝功德瑕衅(过失),粲然 (明白)在中夏(中国),其法式(法令、制度) 诒(遗留)于后嗣(后代)。------章太炎《訄书·哀焚书》
作用:有效地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小农 经济和新兴地主经济的发展。
②统一货币、度量衡
作用: u 密切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u 促进了商品生产 u 有利于加强国家统一
பைடு நூலகம் 二、秦始皇的主要历史活动
2、建立新制,巩固统一 (3)军事措施:开拓疆域
①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全长一万多华里
辽东
临洮
二、秦始皇的主要历史活动
二、秦始皇的活动
1、并吞六国,一统天下
探究:秦国为什么能够顺利统一六国? (1) 历史趋势 :① 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局部统一的实现
②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2)物质基础: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3)嬴政的雄才大略 ①坚忍刚毅的性格和敏锐迅捷的决断力;
②亲政后善于发现、礼待人才并能用人不疑,勇于纠错 。 ③正确的统一策略(远交近攻)。
左、右丞相 “百官之首”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皇帝
特点:
互不相属,
御史大夫 (副丞相)
互相牵制, 太尉 互相配合,
军国大权最
律令图籍
军务 终操纵在皇
监察百官
(位低权重)
(虚有其位)帝一人手里
九卿
③地方建立郡县制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 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不) 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甚足易 制……置诸侯不便。”
材料四:“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六:“秦始皇不愧是中国社会史上完成了封 建制的元勋,他把天下统一了。·········秦始 皇是第一个把天下统一起来的人物,中国过 去的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