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教师口语

幼儿教师口语


4.
演戏式。(分角色朗读除外)不是再现作品中人物 “怎么说的”,而是强调他们“说了些什么”。
固定式。过分强调作品的体裁,无论内容如何,只 要同一体裁都用一种腔调去读。以不变的固定腔调 去应不同的作品内容。
5.

何谓“停连”?
“停”指停顿, “停连”是指停顿和连接。有停 “连”指连接。 顿,有连接才能更好地传情达意。
哪些词是次要的,并使次要的词从属于主要 的词。一个独立完整的句子,只能有一个主 要重音。
练习
分析“我不能去”这一单句中的重音。 2. 朗读:“为了不致一口吞下去,他把面团捏 成了长条……”(王愿坚《七根火柴》) 3.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 水》)
1.
重音分类
语法重音: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确定的重音

新年新诗会朗诵片段 朗诵《囚歌》_320x240.mp4
.\..\案例\现代诗文朗诵\2010新年新诗会- 长啸

明确学习要点 朗读的基本要求; 朗读的基本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 不同类型作品的朗读
诗歌朗诵,注意恰当运用朗读技巧。 《乡愁》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人说:停顿和连接就像一扇门一样,有开
门必定有关门,两者在语言表达中是如影随
行的。

为什么要有停连?

生理需要。因为朗读者需要换气, 听众也 不可能接受无间断的一长串音节。

心理需要(即:表情达意的需要)。
小白兔不见了兔妈妈就着急了。 小白兔不见了/兔妈妈就着急了。 小白兔不见了兔妈妈/就着急了。
强调重音例句 1. 我知道你会这样做的。(别人不知道) 2.我知道你会这样做的。(不要以为我不知道) 3.我知道你会这样做的。(别人不会) 4. 我知道你会这样做的。(你怎么说自己不会) 5. 我知道你会这样做的。(你不会那样) 6. 我知道你会这样做的。(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重音的表达方式
注意:重音不是“加重声音”的简称 。
2.
3.
4.
5. 6.
7.
8. 9.
10.
孔雀很美丽,但也很骄傲。
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 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 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 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 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 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 情支配的。又称为“逻辑重音”或“ 感情重音”。

1. 2. 3. 4. 5.
加强音量法。
催,你就知道催。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1. 2.
延音法 。
“就算这样吧,”狼说,“你总是坏家伙,我听说, 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
顿字法。 1.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轻读法。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 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 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
表达重音的注意事项:
1.
2. 3.
重音要精不要多,要站得住脚。 要注意分寸,切忌强调过分。 有时重音要与停顿结合,可在强调 的字词前后加以停顿。
训练
1.
根据画出的标记,朗读高尔基的《海燕》,
体会重音的运用及其强调作用。见教材P93
2.
给短文画出重音符号,并反复朗读,体会重
音在课文中的妙把无声 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作活动。 朗读四要素即:朗读内容、朗读目的、朗读

对象和表达方法。

朗读是有声的艺术,朗读要做到以声传情,
就要运用朗读表达的外部技巧:语调、停连
、重音、节奏。
朗读“五忌”:
1. 2. 3.
念字式。单纯念字、照字读音的朗读方式。有字无 词或有词无字。很机械。 念经式。声音小而且速度快,没有顿歇,没有起伏 ,没有重音。更没有感情和声音变化。 八股式。腔调固定,前高后低或前低后高。前松后 紧或前紧后松。声音一顿一顿的,没有语气变化。
停连的种类:
区分性停连 呼应性停连 并列性停连 转换性停连 强调性停连 生理性停连 判断性停连
请标出下列语句的停连位置,并判断属于哪一
种停连方式。
1.
2.
3.
4.
5. 6.
7.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自古被称作天堑的长江,被我们征服了! 要不要学、学什么、怎样学,这些都是我们要研究的 问题。”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 飞起来,在扑翅膀。 请你想一想,我们的地球只剩下一滴水,那将会是什 么样子呢?朋友们,请珍惜我们的资源!
语调指语句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 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 的语气紧密结合的。应试者在朗读时,如能注意语 调的升降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听起来便 具有音乐美,也就能够更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 情。语调变化多端,主要有以下几种:
高升调 、降抑调 、平直调 、曲折调
,位置比较固定。
1. 一般短句里的谓语部分
2. 动宾结构中的宾语
3. 定语、状语、补语 4. 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
5. 比喻句中的比喻词和喻体
6. 对比性重音

1.
语法重音例句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 桂林的山真险啊,…… 我爱月夜,但也爱星天。 她的名字叫翁香玉。 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训练
1.
根据画出的标记,朗读朱自清的《春》,体会
声音的停连。见教材P89
2.
给短文画出停连符号,并反复朗读,体会停连
在课文中的妙处。见教材P90
重音,是指朗读时未来表情达意的需要,要
着重强调的词或词组的读音。朗读时能否恰 当地运用重音,关系到能否准确、生动地表 现作品的主题或目的。
朗读时,必须区分句子中哪些词是主要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