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区路网工程·XX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1.工程概况11.1工程概况11.1.1工程概述11.1.2自然条件31.2主要工程量41.3工程采用的设计依据、执行标准41.3.1设计依据41.3.2、执行标准52.施工总平面布置62.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62.1.1总体设想62.1.2施工准备72.1.3平面布置原则82.1.4现场平布置82.2临时为为设施82.2.1临时设施平面布置82.2.2办公设施92.2.3检测工具92.2.4对外交通及临时道路92.2.5通讯设施102.2.6生产、生活用电103.施工进度计划及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103.1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段的划分103.1.1施工进度计划103.1.2施工段划分123.2工期保证措施及施工段进度保证措施123.2.1工期保证措施123.2.2各施工段进度保证措施153.3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及各施工段进度横道图164.项目施工组织机构设置164.1施工组织机构164.2项目管理班子的人员配备、素质及管理经验174.2.2各职能部门职责174.2.3项目经理部各成员分工175.劳动力配备、机械投入计划195.1班组配置、劳动力配备及投入计划195.1.1班组配置195.1.2劳动力配备及投入计划205.1.3夜间施工215.1.4农忙、节假日施工215.2机械设备安排及进场计划225.2.1机械设备投入计划226.材料及劳动力计划及保证措施236.1工程材料进场计划236.2劳动力计划247.施工机械及检测设备248.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关键施工技术、工程重点难点方案248.1施工准备248.1.1施工进场准备:施工前期准备工作248.1.2技术交底258.2施工测量放样和试验258.2.1施工测量放样具体实施方案258.2.2施工实验268.3施工方案268.3.1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268.3.2生活、生产用水施工方案288.3.3施工现场准备308.3.4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308.4施工方法及措施308.4.1土方工程308.5管线安装工程318.5.1管道地基处理318.5.2装前准备328.5.3安装程序及要求328.5.4阀门及管件安装348.5.5接口348.5.6水压试验358.5.7管道的冲洗及消毒368.5.8井室及支墩工程378.5.9回填388.6电力管线施工方案388.6.1测量放样388.6.2沟槽开挖398.6.3排管施工398.6.4电力井施工398.6.5沟槽回填398.7雨水管道施工方案398.7.1测量放线408.7.2沟槽开挖和支护及排水设施408.7.3管道基础施工418.7.4管节的预制、运输及现场堆放418.7.5铺设管道428.7.6附属构筑物、检查井及雨水口施工:438.7.8沟槽回填448.8污水管道施工方案448.8.1污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448.8.2测量放线448.8.3沟槽开挖及支护448.8.4管道基础施工458.8.5铺设管道458.8.6附属构筑物、检查井等施工:458.8.7磅水(闭水)试验458.8.8沟槽回填468.9涵洞工程施工方案468.9.1施工准备468.9.2基础开挖468.9.3模板安装468.9.4钢筋绑扎478.9.5砼478.10圆管倒虹吸施工方案498.10.1现场情况报告498.10.2测量放样报告508.10.3材料试验及供应报告508.10.4机械进场情况508.10.5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框图518.10.6倒虹吸施工流程图538.10.7主要部位控制指标及检测频率54 8.11鱼塘围堰、换填片石558.11.1池塘抽水、修下坡道558.11.2测量放线558.11.3钢筋防护布设558.11.4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578.12挡土墙浆砌片石施工方案608.13级配碎石施工方案628.13.1路基交验628.13.2施工放样628.13.3支方木638.13.4运输和摊铺638.13.7横缝及纵缝648.13.8水泥稳定层施工方案658.14沥青路面施工方案688.14.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698.14.2沥青面层778.15路缘石、平石施工方案818.15.1安装侧石及路沿石818.15.2材料825.15.3施工要点828.15.4质量要求及允许偏差828.15.5质量控制838.16人行道联锁块安装838.16.1预制场布置838.16.2主要工程量:838.16.3混凝土联锁块生产的三大要素838.16.4联锁块安装858.16.5质量控制方法、手段878.17绿化898.17.1绿化种植的要求898.17.2绿化种植措施928.18交通工程施工方案998.18.1交通标线998.18.2交通标志1018.19信号系统材料和设备1048.19.1信号灯1048.19.2信号机基础1058.19.3立柱1068.19.4电缆(电线)1068.19.5接地安排1088.19.6油漆1098.19.7车辆检测线圈1098.19.8信号系统的土建工程施工1119.施工重点、难点的施工方案1129.1沟槽开挖土方施工1129.1.1沟槽开挖1139.1.2基础处理1159.1.3铺设1169.1.4检查井施工1169.1.5闭水试验1179.1.6沟槽回填1179.2排水管道施工1199.2.1施工工艺1199.2.2沟槽开挖1199.2.3管道基础1209.2.4铺管1209.2.5橡胶圈接口1209.2.6回填夯实1209.3检查井砌筑施工1219.4道路基层施工1229.4.1施工程序1229.4.2施工方法1229.5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特殊部位处理方案1229.5.1沥青砼施工12210.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2510.1质量目标12510.1.1质量目标控制内容12610.1.2质量管理计划12610.2质量保证体系12710.2.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12710.2.2质量目标管理办法12810.2.3质量监督体系13010.2.4质量技术措施13010.2.5施工准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3110.2.6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3110.2.7质量保证技术措施13210.2.8计量管理措施13410.3施工重点、难点的质量保证措施13510.3.1质量保证总体措施13510.3.2二灰碎石基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3610.3.3沥青面层13610.3.4材料的选用及采购计划:13711.安全保证措施13811.1安全目标13811.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13810.3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13910.3.1安全生产责任制13910.3.2安全生产制度13910.3.3安全技术措施14010.3.4消防保卫管理14010.3.5施工保证措施14112.安全文明及环境保护措施14312.1安全防护措施14312.1.1施工安全生产总措施14312.1.2保证安全的具体规定及技术措施14312.2防火、防灾等各项防范措施14412.3文明施工措施14512.4环境保护措施14812.4.1环境保护目标14812.4.2环境保护的管理措施14812.4.3水土保持14813.雨季施工及已有设施、管线的加固、保护等施工措施14913.1雨天施工技术措施14913.1.1雨天施工技术措施14913.1.2二灰土、二灰碎石雨季施工措施15013.1.3沥青混凝土雨季施工措施15013.2冬季施工技术措施15013.2.1冬季施工混凝土措施15013.2.2二灰土及二灰碎石冬季施工措施15113.2.3沥青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15213.3已有管线的加固、保护措施15213.3.1已有管线的加固、保护措施15213.3.2已有设施、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15313.3.3保证成品、半成品方面措施15414.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15514.1新技术、新工艺应用15514.2新产品、新材料应用15515.应急预案15516.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16316.1环保、水保总体方案16316.2组织措施16316.3技术措施16416.3.1土保、水保措施计划16416.3.2环境保护具体措施164 16.4空气环境保护16516.5噪音控制16516.7水土保持组织措施16616.8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166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1.1工程概述XX路西接XX大道,东至XX路,中间及XX路、规划A路路口、规划B 路口、规划C路口相交。
设计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为KXX+XXX。
道路全长为XXX米。
道路性质及等级:城市次干道(I),设计车速:XXKm/小时,桥涵计算荷载:公路-X级,道路设计年限:XX年(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设计年限),沥青砼路面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XX年,设计年限内一条机动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为XXX万次。
本工程道路红线宽度为XXm,机动车道为XX向XX车道,XX米=X米人行道+X米车行道+X米绿化带+X米车行道+X米人行道。
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雨水工程、污水工程、路灯工程、绿化工程,道路纵断面共设5个变坡点,最大纵坡1.436%,最小纵坡0.3%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10000米,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10000米,最小坡长280米,人行道及路面均设1.5%横坡排水。
机动车道为:上层5cm增强纤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密级配);下面设粘油层+7厘米中粒式普通沥青砼(AC-16密级配);下封层1.0厘米沥青表处+透油层;上基层为3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设置25厘米级配碎石总厚68厘米。
人行道为:采用6cm厚砼预制彩色联锁型透水砖;下设3cm厚M7.5水泥砂浆联结层;15cm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本工程区域内现状无建成给水系统,本工程给水管径是按照本工程可研报告设计的管径,采用生产、生活分质供水,设计2套给水系统均按双侧布管,分别布置于道路两侧人行道下,生活给水管距路中19米。
生产给水距路中17米,生活给水管径为DN150~DN200管道总长6187米,生产给水管径DN300~DN600,管道总长6204米。
本工程区域内现状排水基本按自然地形就近排入鱼塘、低洼地及水库,本工程汇水面积为XXXha,排水采用分流制。
雨水管布置于道路两侧机动车道下,距路中XX米。
设计管径D600~D2000,管道总长5980米,预埋综合管道为D400~D800,管道总长698米。
污水管道按规划排入高岭路规划污水管道中,高岭路~福凌路段污水排入福凌路规划污水管中,污水排水体系采用分流制,汇水面积为XXXha,污水管道布置机动车道下,距路中14.5米。
设计污水管径D300~D1000,管道总长597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