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禅宗思想中生的哲学
- 52 -
我的爱无我的分配给其他的事物。 只要能够体会到这个真 理,就会做出无我的行动,就会真正自由无碍的工作、生活, 获得真正的自在。
二、日本禅宗的生死观 (一)“无”的思想 以上所述,只是一般佛教所有的共识,而禅宗有自己的 特有的思想,那就是“无”的思想。 日本禅宗所推崇的经典中 有一本叫做《无门关》,这本书被日本禅宗视为圣书。 《无门 关》中的第一篇《赵州狗子》里有下面的一段话。 赵州和尚、因僧問、狗子还有佛性也无。 州云、无。 无门曰、参禅须透祖师关、妙悟要穷心路绝。 祖关不透、 心路不絶、尽是依草附木精灵。 且道、如何是祖师关。 只者一 个无字、乃宗門一关也。 遂目之曰禅宗无门关。 透得过者、 非但亲见赵州、便可与历代祖师、把手共行、眉毛厮结、同一 眼见、同一耳闻、岂不庆快。 莫有要透关底么。 将三百六十骨 节、八万四千毫竅、通身起个疑团、参个无字、昼夜提撕。 莫 作虚无会、莫作有无会。 如吞了个热铁丸相似、吐又吐不出、 荡尽从前恶知恶觉、久久纯熟、自然内外打成一片。 如哑子 得梦、只许自知。 懵然打发、惊天动地、如夺得关将军大刀入 手、逢佛杀佛、逢祖杀祖、于生死岸头、得大自在、向六道四 生中、游戏三昧。 且作么生提撕。 尽平生气力举个无字。 若 不间断、 好似法烛一点便着。 颂曰: 狗子佛性 全提正令 纔涉有无 丧身失命 为了参禅,修行者必须通过祖师设下的关门。 为了得到 妙悟必须完全去除普通意识中的分别心。 何谓祖师的关门 呢? 就是一个“无”字,这个字就是禅宗的第一关门。 当你要 说这个“无”的本质时,就像是吞下去一个赤热的铁丸,吐也 吐不出,吞也吞不进。 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参究,一旦时机成 熟了,自然事物之间的分别就没有了,“内和外”的对立也就 消失了,完全变成了一体。 那种体验就好像一个得了失语症 的人无法告诉别人自己梦里所见到的事情一样, 自己很清 楚,但是就是无法清除的解释给另外的人。 如果可以体验到 这一点,就好像抢夺了闻名天下 的 豪 杰— ——关 羽 的 大 刀 般 ,
第 33 卷 第 10 期 2012 年 10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Vol. 33 No.10 Oct. 2012
浅议日本禅宗思想中“生”的哲学
Hale Waihona Puke 胡靖(广东培正学院 外语系,广东 广州 510830)
关键词:日 本 ;禅 宗 ;生 死 观 ;生 的 哲 学 中图分类号:B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10-0052-02
一、日本禅宗的基本思想 禅宗作为大乘佛教的一个派别而存在, 所以说起禅宗 的思想,就不得不提到佛教的思想。 佛教的思想,也就是释 迦牟尼的教义,具体来说就是“缘起的理法”。 “缘起说”是佛 教的根本思想。 何谓“缘起”? “即一切的事物都没有固定的 实体,他们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因(因)和条件(缘)集合构 成的,和其他事物的关系也都是由‘缘’产生的,包括自己和 佛祖等等世界上所有的存在都是由于‘缘起’才产生的,因 此所有事物本身的本性, 本质还有实体实际上都是不存在 的,都是空。 ”也就是说,“缘起”其实是指世界上存在的事物 都是不具有个别的实体性的现象界的存在方式。 “缘起”不 只产生了存在,所有的存在即是“缘起”。 佛教教义中认为不论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物,怎样的 现象,全部都是在“缘起”中存续的。 此外,在佛教的教义里, 人生是充满苦难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人生充满苦难呢? 因为包括自己在内的世界上所有的存在都是由因缘集合构 成,都是由于“缘起”而存在的,所以会经常发生改变,连刹 那都不会停止。 一件事物即使以“现在,这里”的形式的存在 着,但是经常都会有新的因缘加进去,而改变自身的形态变 成一种新的形态。 这就是佛教的教义之一“诸行无常”。 也正 是因为如此,所有的事物都不是作为那个事物单独存在的, 也就是佛教的另一教义“诸法无我”。 正是因为“诸行无常”,所以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事物。 然 而一些人对不变事物的执着追求会使人产生迷惑。 如果世 上的人都能够体会到所有的事物都是无常的话, 就会产生 的发展的世界观,以及珍惜现在每一个瞬间的人生观。 而所 谓 的 “诸 法 无 我 ”不 仅 是 否 定 自 己 存 在 的 本 质 — ——自 我 ,而 且是否定万物存在的本质。 所有的事物都是没有实体的,是 “无我”,是“空”。 所有的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一切都是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都是一体的。 因此生和死也都是不存在 的,即生死一如。 用来区分事物的差别也是不存在的,也就 是所谓的无分别。 因此,自己和他人的分别也变得不存在, 舍弃了爱自己的执着,就会对其他的事物产生慈悲心,将自
摘 要:首先论述了禅宗的根本思想,以及它的思想有何独特之处,最后,从“无分别”、“死生一如”、“生的哲学”三方面, 对禅宗的生死观做了极尽详细的考察。 禅宗的生死观是强调舍弃一切执着,尊崇真正的自由。 当一切都变成“无”,即使我们都 身处在生死的现世,也可以得到真正的大自在,享受真正的解脱无碍的生涯。 另外,禅宗非常强调去除分别心。 只有达到无分 别的境地,才能得到真正的平和,到达理想的境地。 生死本来就是一样的。 人生是无常的,是在不断变化的,由此便产生了必须 珍惜当下每一瞬间的人生观。 生与死都是由无数的瞬间连接而成的,我们必须珍惜生的每一瞬,才能生的有意义。 如果我们不 珍惜这每一瞬间的时间,即我们不珍惜我们的人生,那无论如何也无法成功。
见佛杀佛,见祖杀祖。 “无”的思想是禅宗的基本思想之一。 这一节“赵州狗
子”就是为了阐明何谓“无”的思想。 “逢佛杀佛、逢祖杀祖” 这个表现经常都被世人所误解。 禅宗尊崇舍弃一切执着,得 到真的自由。 因此必须“杀”尽一切心里的执着,连佛祖和祖 师也都要尽数去尽。 见到佛祖,佛祖也会变成“无”;见到祖 师 ,祖 师 也 会 变 成 “无 ”,等 一 切 都 变 成 “无 ”的 时 候 ,虽 然 身 在生死的现世,但是可以得到真的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