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卢瑟福原子核式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
卢瑟福原子核式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
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 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 粒子发
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 度,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
卢瑟福的思考(二)
问题5.粒子出现大角度散射有没有可能 是与电子碰撞后造成的?
问题6.这种现象能否用汤姆生的原子 模型解释 ?
假设一演示
α
α α α
-
-
-
-
---
按照汤姆逊模型, 正电荷在原子内部均匀地分 布,α粒子穿过原子时,粒子两侧正电荷对它的 斥力有相当大一部分互相抵消,使α粒子偏转的 力也不会很大,所有的粒子最终都不会发生大角 度的偏转。
汤姆孙原子枣糕模型不能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
枣糕模型被a粒子 散射实验否定
要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 只有建立新的原子模型。
?? 新的原子结构
应是怎样的呢
?…
卢瑟福的思考(三)
问题7.如何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的?
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分析
大多数α粒子不 偏转
少数α粒子发生 较大偏转
极少数α粒子 发生大角度偏 转甚至被弹回
原子内几乎是空的
有带正电的物质 对它们产生库仑 斥力作用;
它们与某种质量大 的物质发生了撞击, 而且这种物质占据 很小的空间
1.在用α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卢瑟福观
察到的α 粒子的运动情况是
(B )
A.全部α 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按原来的方 向前进
B.绝大多数α 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按原来 的方向前进,少数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甚至
被弹回
C.少数α 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按原来的方 向前进,绝大多数发生较大偏转,甚至被弹回
D.全部α 粒子都发生很大偏转
1.原子的半径约为10-10米、原子核半 径约是10-15米,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 子的体积的万亿分之一。
2.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以 及该元素在周期表内的原子序数相等。
•原子的核式结构
•
• •
卢
汤 姆
汤 姆 •α粒子散射实验
瑟 福
孙
孙
原
发
原
子
现
子
核
电
模
式
子
型
模
型
•枣糕式
•行星式
【随堂练习】
2.在a粒子散射实验中,当a粒子接近金核 时( AB )
A.a粒子动能最小 B.a粒子受到的库仑力最大 C.a粒子电势能最小 D.a粒子动量的变化率最小
3、当α粒子被重核散射时,如图所示的运动 轨迹哪些是不可能存在的 ( BC )
要用高速粒子对它进行轰击。通
过观察粒子穿过物质层后的偏转
情况,获得原子结构的信息,这 种实验叫做散射实验。
1909~1911年,卢瑟福 和他的助手们用a 粒子 轰击金箔
著名的 a 粒 子散射实验
粒子的散射实验
问题3. 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是什么? 它是怎么做的?
问题4.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是什么?
汤姆孙的原子模型
原子是一个球体, 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 在整个球体内,电子镶嵌其中。
正电荷
负电荷
汤姆孙的原子模型
问题1.汤姆孙的原子 模型对吗?你能用电 学知识回答这个问题?
卢瑟福的思考(一)
卢 瑟
问题 2.如何证明汤姆生“枣糕“模
福
型?
原子的结构非常紧密,无法用一
般的方法探测它内部的结构,需
问题8.卢瑟福设想的原子结构模型 是什么样的?
原子中带正电部分的体积很小,但几 乎占有全部质量,电子在正电个实验八万多次,仅有两三 次击中了金核被反弹, 这么小的几率他却成功 了.
如何估算原子核的大小?
估算方法: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根据α粒子与原子 核对心正碰时所能达到的最小距离可以估算原子 核的大小.
第2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初期的原子模型:
1901年,法国的佩兰设想:原子的中心是 些带正电粒子,外面围绕着电子。
1903年,德国的勒纳德设想:有正负电荷 组成的“刚性配偶体”飘浮于原子太空内。
1903 年 底 , 日 本 的 长 冈 半 太 郎 提 出 一 个 “土木星模型”电子均匀分布在一个环上, 中心是一个为大质量的正电球。
资 料:有一α粒子以2.0×107m/s的速度去轰击 金箔, 已知α粒子的质量为6.64×10-27kg若金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且已知带电粒子在点电场 中的电势能的表达式为ε= kq1q2/r .
结论: α粒子与金原子核对心碰撞所能达到的 最近距离为:2.7×10-14m
问题9.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