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六中2005级高三生物周练(四)命题人:秦海龙一、选择题1、青霉素是一常用抗生素,研究表明它能够抵制肽聚糖(一种糖类与蛋白质结合的物质)的合成,由此可以判断青霉素能杀死下列哪种生物:()A.SARS病毒B.霉菌C.大肠杆菌D.疟原虫2、在细胞代谢过程中,运送物质的化合物和主要提供能量的化合物分别是:()A.水和类脂B.自由水和葡萄糖C.结合水和ATP D.载体和脂肪3、已知苯丙氨酸的分子式是C9H11NO2,那么该氨基酸的R基是:()A.—C7H7O B.—C7H7 C.—C7H7N D.—C7H5NO4、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共有的元素是:()A.C、H、O、N、P B.C、H、O、N C.C、H、O D.O、H5、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特征元素依次是:()A.I、Mg、Fe B.Cu、Mg、I C.I、Fe 、Mg D.Fe 、Mg、I6、当新鲜的洋葱表皮细胞在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并且原生质层不再继续收缩时,对该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下面处理可能使其复原的是:()A.转入0.25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B.转入3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C.转入2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D.转入4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7、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共有b个氨基酸残基。
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水解时需要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b(c—18)+18a和18(b—a)B.b(c+18)+18a和18(a + b)C.b(c—18)—18a和18(a—b)D.b(c+18)—18a和18(b—a)8、根毛吸收水分后,通过层层细胞运至导管,再向上运输.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层层细胞从外向内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 B.层层细胞从内向外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C.层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等 D.层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取决于土壤溶液的浓度9、影响根的表皮细胞吸收K+的主要因素是:()①表皮细胞内线粒体的多少②土壤溶液中K+的浓度③表皮细胞膜上K+载体的数量④土壤溶液中H+的浓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10、在进行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时,谷堆太大,水又加多了,结果出现烂种烂芽,原因是:()A.细菌繁殖破坏种子和幼芽 B.体积太大,中心温度过高C.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D.无氧呼吸产生乳酸11、晚上在密闭的居室内放置大型绿色植物,可能影响人体健康。
主要原因是:()A.光合作用吸O2,放出CO2 B.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C.呼吸作用吸收O2,放出CO2 D.呼吸作用吸收CO2,放出O212、右图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其中a为实验装置,b为对照装置。
关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A.确保植株与外界空气进一步隔绝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干扰C.防止NaOH溶液对植物根系的影响D .避免土壤中自养微生物光合作用形成淀粉13、影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很多。
下列选项中,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小的是:( )A .叶绿体色素的含量B .五碳化合物的含量C .氮气的含量D .二氧化碳的含量14、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和反射光下分别是:( )A .红色、红色B .绿色、绿色C .红色、绿色D .绿色、红色15、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①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②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提取③分次加入少量无水酒精提取 ④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16、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 CO2 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 CO2 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左移B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左移,b 点右移C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右移,b 点右移D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右移17、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 )A 、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B 、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 、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 、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18、在一个密闭的玻璃钟罩内,植有绿色植物,并养以此为食的小动物,罩内的O 2用18O 原子标记,每天给予光照,若干时间后,18O 可在下列哪项自身组成的有机物中出现:( )A .动植物体内都有 B.只在植物体内 C .只在动物体内 D.动植物体内均无19、如用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下图所示。
其中A 、C 示线粒体,B 、D 示叶绿体;A 、B 有光照但不供氧气,C 、D 有氧气但在黑暗中。
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 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 )A .A 和DB .D 和AC .C 和BD .B 和C20、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B.各种生物体(病毒除外)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C.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CO 2 H 2O [H] C 6H 12O 6 丙酮酸 CO 2 H 2O O 2 O 2 [H] [H] H 2O 1 2 3 4 5D.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二、非选择题1、下图为一般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细胞内蛋白质等物质的运输通道是[]_______。
(2)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
(3)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和[]_______。
(4)与细胞壁的形成关系密切的细胞器是[]_______。
(5)如果这是一般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应该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结构。
同时还应该补画_______。
(6)如果这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该具有的结构为[]________和[]________。
2、下图表示三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日变化。
请据图回答。
(1)光合作用速度与呼吸作用速度相等的时刻,a出现在_________,c出现在_________。
(2)在6:00—8:00时之间,单位时间内吸收CO2最多的是_________植物叶片。
(3)b植物叶片在晴天中午光照强烈时,光合作用速度出现了低谷,这一现象被称为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植物叶片一天内光合作用速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图中结果推测,三种植物一天内有机物积累量多少的顺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温度下,把某植物叶片置于5千勒克司(光合作用速度44mgCO2/100cm2叶·小时)光照下14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呼吸作用速度6.6mgCO2/100cm2叶·小时),则一天内该植物每25cm2叶片葡萄糖积累量为__________。
3、在一块淀粉—琼脂块上的5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右图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h后,用碘液冲洗淀粉—琼脂块,其结果记录于下表:圆点实验处理方法碘液处理后的颜色反应A 新鲜唾液与盐酸混合蓝黑色B 煮沸的新鲜唾液蓝黑色C 只有新鲜唾液红棕色D 接种面包霉红棕色B点煮沸唾液C点只有唾液D点只有面包霉E点2%蔗糖酶A点唾液与盐酸混合(1)你对圆点A与B的颜色变化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点D的颜色变化与圆点C具有一致性,你对这种实验结果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圆点E应呈_________色,你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装置要放入37℃恒温箱中进行保温处理,你能提出两个理由加以解释: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请回答问题:(1)暗处理时,随温度升高,叶片重量,其原因是;光照时,叶片的重量变化没有类似或相反的规律,试分析原因。
(2)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则在28℃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为mg,氧气产生量最多的是第组叶片。
(3)绿色植物叶绿素的合成是否与光照有关?某生物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请利用玉米幼苗及其它用具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①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健康玉米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标记为A、B;②;③。
实验结果和相关结论:①,②,③。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CBBCC AABCC CBCDD BDADC二、非选择题1、(1)[12]内质网;(2)[11]线粒体;(3)[4]叶绿体,[11]线粒体;(4)[5]高尔基体;(5)[2]细胞壁,[4]叶绿体,[14]液泡,中心体(6)[4]叶绿体;[14]液泡2、(1)19:00、5:00 10:00、15:00)(2)b(3)中午光照强烈,为减少体内水分散失,气孔关闭,通过气孔进入的CO2量减少(4)在10:00--.15:00时之间,光合作用速度为负值,其余时间为正值(5)a>b>c (6)783、(1)在pH或温度不适宜时,酶的催化活性降低或丧失,淀粉依然存在,遇碘变蓝。
(2)唾液和面包霉释放物中都有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
(3)蓝黑色、蔗糖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
(4)①利于面包霉的生长;②提高酶的催化效率。
4、(1)下降在暗处,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强,分解有机物增多,叶片重量下降;光照时,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增强,但不成一定比例,而叶片重量变化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之差组成,故叶片重量增加没有一定规律。
(2)7 四(3)实验步骤:②A组幼苗放在有光照的环境中,B组幼苗放在无光的黑暗环境中;③置于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幼苗的颜色。
实验结果及相关结论:①A变绿B不变,说明光是叶绿素合成的必备条件;②A不变B变绿,说明叶绿素合成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③A和B均变绿,说明叶绿素的合成与光照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