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持久性污染物二恶英的简介

持久性污染物二恶英的简介

目录1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二噁英的性质结构和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二噁英的来源及危害............................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二噁英的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二噁英的危害......................................................................................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二噁英的检测与防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二噁英的检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二噁英的防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热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非热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结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二噁英的简介摘要:近年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危害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大多数的持久性有机物大多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和遗传效应,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引起的“雌雄化”现象,并在全球范围的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江河、海洋、底泥、土壤等)以及动植物器官和人体中广泛存在。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16种(类),其中毒性最强的是二噁英类。

二噁英类被称为“世纪之毒”,这是一个新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本文就“世纪之毒”的物化性质、危害、来源、讲解和防治做一个很浅的探究与介绍。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二噁英检测技术防治1前言二噁英并不是一种单一物质,是多氯二苯并-对-二德英(简称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简称PCDFs)的统称。

[1]二噁英是一种无色针状龋体,剧毒,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只有通过化学合成才能产生,是目前人类创造出的最可怕的化学物质之一。

其中PCDD/F分别有75和135个异构体。

二噁英类物质不是各种工业过程的目标产品,但它是某些化学工业、冶金工业和固体废弃物焚烧过程中,以及某些自然灾害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副产物,它们是16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中毒性最大、治理难度最大的污染物。

另外其化学性质相当的稳定、亲脂性高、不易生物降解,因而具有很高的环境滞留性,其污染爆发可能具有跨时代的效应。

无论存在于空气、水还是主壤中,它都能强烈地吸附于颗粒上。

借助于水生和陆生食物链不断富集而最终危辔人类。

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二噁英将成为POPs污染研究的重点。

[2]2.二噁英的化学性质与结构二噁英类毒物分子量大约为300左右,物理性质相近,常温下一般为白色固态晶体。

二嗯英有极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在大气尘埃、水中污物及土壤中,可广泛分布于大气、水体(尤其水中污泥)及土壤中)。

常温下二噁英类物质极性小,极难溶于水。

而在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则可达o.05%~0.18%,在二氯苯中的溶解度可达14000g/L。

二噁英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熔点为303℃~305℃,高于750℃即开始分解,800℃时2s内可完全分解。

二噁英在高温、强酸、强碱、氧化剂作用下都相当稳定,气态二噁英在空气中光化学分解的半衰期为8.3d,在土壤中降解的半衰期为12年,在动物体内转化的半衰期为24年。

又因为不含有脂基或酰胺基那样的酶分解对象,所以二噁英的生物降解效率极其低下,自然环境中的水解及光分解作用对其分子结构的影响也很小。

由于二噁英的这些化学性质使其进入环境或生物体内时,会在脂肪组织内产生蓄积而危及人体健康。

3 二噁英的来源与危害3.1二噁英的来源二噁英的来源很广泛。

来源主要有天然来源和人为来源两大类。

其中天然来源最重要的是森林火灾。

人为来源主要包括含氯化学品及农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造纸工业纸浆次氯酸漂白过程;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泥、医疗废弃物和有毒化学品等的燃烧副产物;金属冶炼、粉末冶金、铸造过程产生;汽油、柴油燃烧,汽车尾气;五氯酚光照分解;燃放烟火及化工厂意外事故等产生的二噁英。

世界各国工业发展状况和经济格局的差异,造成二噁英排放中的巨大区别:市政垃圾焚烧、金属冶炼和精炼工业被认为是欧洲国家最主要的二噁英污染释放源;奥地利二噁英污染主要来自于木材燃烧;在美国,焚烧过程产生的二噁英污染最为严重;国内二噁英污染则因工业生产技术落后而产生于工业生产过程。

[3]图3 二噁英来源图中国是氯碱生产大国,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但由于技术落后.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

氯碱法生产烧碱过程中,产生大量盐泥废渣。

目前只有部分厂家对盐泥进行了治理,大多数厂家,尤其是中小型氯碱厂,都没有进行有效的治理。

作为氯碱生产大国,氯碱生产的废渣可以认为是中国二噁英的主要来源之一。

3.2二噁英的危害二噁英类物质的环境毒性非常大,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在1997年2月14日的报告中将2,3,7,8-TCDD列为一级致癌物,美国环境保护署(EPA)1994年9月的报告中指出,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物质,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KCN)的1 000倍。

具体表现为:误食急性致死毒性、皮肤接触毒性(氯痤疮)、食物链富集和肝脏蓄积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和内分泌干扰作用、发育毒性和致畸性、免疫破坏毒性等。

PCDD/Fs的毒性与氯原子位置和取代数密切相关,2,3,7,8位被氯取代的同族体是具有毒性的,表1列出17种具有二噁英毒性的同族体的毒性当量因子(InternationalToxic Equivalency Factors,I-TEF)。

17种有毒二噁英的毒性当量因子3.2.1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持续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在水体中的半衰期大多在几十天至20年,个别长达100年;在土壤中半衰期大多在l~12年,个别长达600年;而它们的生物富集因子高达4000~70 000,以上性质决定了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危害。

PCDD、PCDF能影响处于发育阶段动物的生殖、免疫、内分泌和神经系统。

1999年,比利时、荷兰、法国、德国先后发生的PCDD、PCDF在饲料、肉鸡及鸡蛋等相关产品中严重超标的事件引起了世界的极大关注。

[4]3.2.2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二噁英可经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体内,使人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等,损伤肝、肾,还能影响生殖机能。

它具有生殖毒性、致癌性、免疫毒性、皮肤毒性及对其他系统和器官毒性[5]。

值得注意的是:二噁英可以代际转移,有数据表明,母亲血液中二噁英遗传给胎儿的转移率为90%。

由于二噁英类物质的化学稳定性相当高,—旦侵入人的机体,它就会溶解在脂肪申,储存起来,很难降解及排泄到体外,其半衰期达到30年,完全降解和排泄则可能要100年。

[6]动物实验已经表明TCDD和其类似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怕。

[7-8]就此,很多学者做了大量工作,目前主要存在2种说法:有研究认为TCDD是一种致癌原的假说,特别提出TCDD与软组织肉瘤和恶性淋巴瘤的发生有关;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暴露二噁英后不会明显增加致癌危险性。

然而意大利Seveso污染事故的追踪调查表明,事故的暴露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其癌症病死率(如消化道、淋巴造血系和肝等)均显著增加[9]。

因此WHO国际癌症研究所将二噁英定为2B类,即其可能是人类致癌物;美国环保署以及美国国家劳动与职业安全研究所也将其定为人类致癌物。

TCDD具有皮肤毒性,人暴露于高浓度的TCDD时,所观察到的皮肤危害主要是氯痤疮,表现为黑头粉刺与淡黄色的囊肿。

越南战争的退伍美国士兵中流行氯痤疮已被证实是其暴露于较高浓度的TCDD所致。

关于暴露二噁英后,氯痤疮的出现是否为最敏感的指标,现尚有争论,有人认为在末出现氯痤疮症状下,也许存在着更加敏感的全身性效应如表皮角化、色素沉着、多汗症和弹性组织变性等[10]。

4 二噁英的检测与防治4.1二噁英的检测食品和饲料中二噁英及其类似物的检测属于超痕量级检验,通常以ng·g-1和pg·g-1表示。

目前只有发达圈家少数机构能够开展二噁英检测研究。

检测难度大的原因是二噁英在环境食品和饲料中由污染所致,样品中含量水平极低,WHO规定日允许摄人量(TDI)为1~4 pg·g-1体重,因此要求样品中PCDD/Fs检测限以脂肪计应低于1pg·g-l,非脂肪样品其检测限应再缩小1 000倍;二噁英中同系物、异构体众多并且毒性相差极大,样品在进行仪器分析前,因为干扰组分要远远高于待检组分,必须经分离、富集、净化、分离干扰物质,浓缩待检物质,浓缩系数为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

为了保证分析质量,FAQ和WHO认为高分辨气相色谱与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HRGC/HRMs)是现阶段唯一适用的检验方法,不同的样品其化学处理也是不同的[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