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炎双球菌实验

肺炎双球菌实验

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三个疑点的辨析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教学中曾有过一些的疑问,特别是在反复备课、做习题、上论坛讨论时感受到的疑问现有三个。

1、为什么格里菲思要做第四组实验?已知道格里菲思要求证的是肺炎双球菌是如何使人感染肺炎的,而以前我的思路是,肺炎双球菌有两种,格里菲思只要证明何种使人患肺炎即可,也就是做完前三组实验可以得出,活的S型菌使人患肺炎。

然而他的实验却多做了一个第四组。

我曾也想过两种可能,一是混合思维,是否他特意将两者没有毒性的东西混在一起看1+1是否大于2?二是他想看看R型菌能否变为S型菌?而今早在一篇博客的文中我才知道,原来S型菌与R型菌有关系,他们的关系是S型菌是野生型,而R型菌是S型菌的突变型,突变型的R型菌由于缺少了荚膜,所以无法使小鼠患病。

所以为什么格里菲思要做第四组实验的原因是,S型菌能突变成R型菌,那么R 型菌能否变成S型菌呢?有什么办法能让R型菌变回S型菌呢?TOP初级会员帖子21精华积分21威望注册时间2008-3-15∙个人空间∙发短消息∙加为好友2楼大中小发表于 2009-2-27 08:36 只看该作者第2个疑点,在第四组实验中,小鼠体内能否分离出R型菌。

这个问题在论坛上曾有一题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参与讨论,我所支持的观点是,不能,原因是R型菌无荚膜,被免疫杀死而不能在体内存活,只有S型菌才能在体内存活。

现在从R型菌是突变型的观点来看,野生的就只有S型菌,而R型菌只是在实验室的培养基培养时发现的,这点我原来有个疑问,如果有R型这种菌,那么在平时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呢?现在明白R型菌的存在场所和由来就晃然大悟了。

∙当前离线TOP初级会员帖子21精华积分21威望注册时间2008-3-15∙个人空间∙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3楼大中小发表于 2009-2-27 08:42 只看该作者3、有一种说法,肺炎双球菌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这种说法在练习中遇过,而且即使是同一本同一页的资料中的题目都会互相矛盾。

TOP初级会员帖子21 精华4楼大中小发表于 2009-2-27 08:47 只看该作者而且解释也很怪,说是艾弗里的实验中并不能证明多糖、蛋白质等能否进入细胞内。

所以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积分21威望注册时间2008-3-15∙个人空间∙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TOP初级会员帖子21精华积分21威望注册时间2008-3-15∙个人空间∙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5楼大中小发表于 2009-2-27 08:51 只看该作者我打个比方,现任的美国总统是奥巴马。

这句话目前当然是成立的,但如果有些人改为,这句话证明着,奥巴马是美国的现任总统,但却不能证明我(你我他123)不是美国的现任总统,因为无法证明我能不能进入美国。

TOP初级会员帖子21精华积分21威望注册时间2008-3-15∙个人空间∙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6楼大中小发表于 2009-2-27 08:54 只看该作者我认为艾弗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也就是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句同时有蛋白质等实验做对比,因而能肯定地说: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或者是说在肺炎双球菌中DNA是遗传物质而其他的物质不是。

TOP初级会员帖子21 精华积分7楼大中小发表于 2009-2-27 09:01 只看该作者以上的三个疑问,特别是第2和第3个疑问早已争议多时,或许我的解释还不够权威,或许我没去权威杂志发表,总之盼望有权威之士加以定论!21威望注册时间2008-3-15∙个人空间∙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TOP初级会员帖子21精华积分21威望注册时间2008-3-15∙个人空间∙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8楼大中小发表于 2009-2-27 09:04 只看该作者说明:这个帐号是我借用在这台电脑的同事的号。

全文整理如下: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三个疑点的辨析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教学中曾有过一些的疑问,特别是在反复备课、做习题、上论坛讨论时感受到的疑问现有三个。

1、为什么格里菲思要做第四组实验?已知道格里菲思要求证的是肺炎双球菌是如何使人感染肺炎的,而以前我的思路是,肺炎双球菌有两种,格里菲思只要证明何种使人患肺炎即可,也就是做完前三组实验可以得出,活的S型菌使人患肺炎。

然而他的实验却多做了一个第四组。

我曾也想过两种可能,一是混合思维,是否他特意将两者没有毒性的东西混在一起看1+1是否大于2?二是他想看看R型菌能否变为S型菌?而今早在一篇博客的文中我才知道,原来S型菌与R型菌有关系,他们的关系是S型菌是野生型,而R型菌是S型菌的突变型,突变型的R型菌由于缺少了荚膜,所以无法使小鼠患病。

所以为什么格里菲思要做第四组实验的原因是,S型菌能突变成R型菌,那么R型菌能否变成S型菌呢?有什么办法能让R型菌变回S型菌呢?第2个疑点,在第四组实验中,小鼠体内能否分离出R型菌。

这个问题在论坛上曾有一题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参与讨论,我所支持的观点是,不能,原因是R型菌无荚膜,被免疫杀死而不能在体内存活,只有S 型菌才能在体内存活。

现在从R 型菌是突变型的观点来看,野生的就只有S 型菌,而R 型菌只是在实验室的培养基培养时发现的,这点我原来有个疑问,如果有R 型这种菌,那么在平时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呢?现在明白R 型菌的存在场所和由来就晃然大悟了。

3、有一种说法,肺炎双球菌实验只能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这种说法在练习中遇过,而且即使是同一本同一页的资料中的题目都会互相矛盾。

而且解释也很怪,说是艾弗里的实验中并不能证明多糖、蛋白质等能否进入细胞内。

所以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我打个比方,现任的美国总统是奥巴马。

这句话目前当然是成立的,但如果有些人改为,这句话证明着,奥巴马是美国的现任总统,但却不能证明我(你我他123)不是美国的现任总统,因为无法证明我能不能进入美国。

我认为艾弗里证明了DNA 是转化因子也就是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这句同时有蛋白质等实验做对比,因而能肯定地说: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或者是说在肺炎双球菌中DNA 是遗传物质而其他的物质不是。

以上的三个疑问,特别是第2和第3个疑问早已争议多时,或许我的解释还不够权威,或许我没去权威杂志发表,总之盼望有权威之士加以定论!TOP江游中级会员帖子741 精华1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2-28 07:40 只看该作者昨天看了一题,发现还可以补充第四点:肺炎双球菌的致病原因是什么?我就认为是有荚膜的能保护细菌,细菌能存活导致寄主发病。

但有些老师却认为是荚膜有毒。

然后找了一段内容,说荚膜是毒力因子所以有毒。

昨天我初次看到毒力因子的说法,确实吓了一跳,然而我同时也没能否定自己的意见,因为病菌的生活当然能导致寄主发病了,况且R 型菌已经被证明是S 型的突变型,并非是在寄主中找到的,所以我就学学什么叫毒力因子,结果搜出毒力因子只是增强病菌的生活能力的因子。

是促进的因子,但不是有毒。

因而肺炎双球菌并非是靠着荚膜有毒而导致寄主发病的。

积分 786 威望 16 注册时间 2005-12-11∙ 个人空间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TOP123婉君高级会员帖子2581 精华2 积分 2892 威望 121 注册时间 2007-4-6∙ 个人空间 ∙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1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2-28 14:39 只看该作者原帖由 你我他123 于 2009-2-27 08:54 发表我认为艾弗里证明了DNA 是转化因子也就是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这句同时有蛋白质等实验做对比,因而能肯定地说: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或者是说在肺炎双球菌中DNA 是遗传物质而其他的物质不是。

...支持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观点。

包括噬菌体侵染实验也证明这一点。

∙当前离线TOP江游中级会员 帖子741 精华1 积分786 威望16 注册时间 2005-12-11∙个人空间∙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1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3-26 15:45 只看该作者 为了写成论文,先收集下一些例题和论坛上的讨论。

/discuz/view ... 885&extra=page%3D27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与R 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 型、R 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列哪个图示[ 本帖最后由 江游 于 2009-3-26 15:49 编辑 ]TOP江游中级会员 帖子741 精华1 积分786威望 16注册时间2005-12-11∙个人空间∙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1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3-27 11:55 只看该作者 /discuz/thread-357138-1-1.html请设计实验探究S 型肺炎双球菌的何种物质使小鼠致死 方法步骤:①.将体重,年龄,健康状况相同的小鼠随机分成5等组,并编号A,B,C,D,E②从S 型细菌中DNA,蛋白质,荚膜多糖等物质,然后将它们分别注射到B,C,D 小鼠体内,A 组小鼠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生理盐水,并在相同的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正常饲养.观察并记录小鼠的存活情况.③用多糖酶处理从活S 型菌中提取的荚膜,使荚膜分解,然后将其水解物注射到E 组小鼠体内,与上述相同条件培养,观察小鼠的存活情况.预期最可能的结果并分析:注射多糖的D 组小鼠死亡,其它各组小鼠不死,因为荚膜多糖有毒. 疑问:注射DNA 的小鼠怎么不能死亡?TOP江游中级会员帖子741 精华1 积分 786 威望 16 注册时间 2005-12-11∙ 个人空间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3-27 11:56 只看该作者 /discuz/thread-392181-1-1.html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将R 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体内会同时出现R 型菌和S 型菌,这两种菌的数量哪种多?哪种少?TOP江游中级会员帖子7411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3-27 12:07 只看该作者/discuz/view ...&extra=page%3D1这个贴子中的内容也有参考价值,但也佐证了两个问题: 1、多行不义必自毙,这话说得有点过了,但发出来的贴子再也看不见,当初何必发那么多呢?又用这个号发了那么多有用的知识又有什么用呢?一时气愤就要生要死的,到目前改变了没有呢?精华1积分786威望16注册时间2005-12-11∙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2、作为个论坛,不管是谁的言论都是很有价值的,没有价值的吵架就锁贴了,删贴也可以,但封号也没有必要屏蔽所有的贴子,并且众所周知的,那是一位生物老师的贴子,水就是多了一点,但或许被人也认为有点价值呢?TOP江游中级会员帖子741精华1积分786威望16注册时间2005-12-11∙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1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3-27 12:10 只看该作者 /discuz/thread-339933-1-1.html 想不到我自己也研究过,说得头头是道,但有结论了吗? 也多谢wkl 的帮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