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本科生学年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试从《湖光山色》中旷开田的人物形象分析人性嬗变的原因作者指导教师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 2007级3班完成日期: 2009 年 12 月 10 日1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学年论文开题报告2007级3姓名班级开题时间 2009年10月25日班指导教师职称讲师所属教研室现当代文学论文题目试从《湖光山色》中旷开田的人物形象分析人性嬗变的原因一、选题缘起与可行性论证如果我们要认识矛盾百出,复杂万分的人类,需要的是人类对人性自觉的关照与审视,文学自然而然成为人类自我观照审视的一条重要途径。
文学史,就其深刻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
人性是测量文学的唯一的标准,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普遍的人性的,从人性深处流出来的才是好的文学,文学最难得的是忠实人性。
无论文学在内容上或者在技巧上出现如何变化,人性始终是无法脱离的话题,从人性这一角度去理解文学,就把握住了文学比较深层的属性。
20世纪乡土人物的塑造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0年代,以鲁迅、柔石为代表的乡土作家,他们大多关注的是故乡人的麻木生活,讽刺、批判与同情相互交织。
三十年代,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作家,在对故乡愚昧、麻木、凄凉的描绘中掺杂进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委婉而动人。
40~60年代,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乡土作家用革命现实主义的手法,塑造了一批以“二诸葛”、“三仙姑”为代表的封建陋习的典型性人物。
尔后,诸如王安忆、韩少功、贾平凹等一大批乡土作家在文化批判中又重构了乡土人物精魂,赋予他们时代内涵和文化特征。
总体上说,20世纪的中国乡土小说中的人物呈现的是多元化特征。
到了二十一世纪,乡土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又趋于统一,那就是对人性的探索。
从对人性嬗变这一角度来看,《湖光山色》对人性的可变性和复杂性刻画的非常成功。
周大新以亚洲最大的水库——丹江口水库为故事发生的地点,以诸如春种秋收、择偶成亲、打工返乡、农村旅游等当下寻常的生活事件,展示的却是对人性嬗变、历史遗产和权力运作的崭新思考,但是论影响至深的,是旷开田人性嬗变的描写使我甚至是活在当下的读者们心头一震,从这个人物中不禁看到现实生活里我们人性中另外的一面。
这场疾风骤雨般的人性嬗变之后,我们不禁回味、思考、探究造成这场嬗变的深层次的原因。
作者将一个农民嬗变成“土霸王”、“拜金者”的过程描写得淋漓尽致,通过在急剧变化的社会潮流中个人命运的改变,唤起人们对人性的关注,引导人们对人性的深层思考。
关于人性嬗变的原因,一直以来都有“先天论”和“后天论”的争执,但现代学者更认为人性的嬗变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湖光山色》中,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文字和感人的故事情节,描写出小说的男主人公旷开田在成长环境、人文风俗、社会遭遇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一步步逼近悬崖,最后因疯狂复仇、独断专行、放浪形骸而彻底将自己毁灭的不归路。
将二者共同作用引发人性嬗变的思想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此,透过这部小说中旷开田的形象去探索人性嬗变的原因具有可行性的。
二、论文基本框架一、人性缺陷,自身弱点。
21、人性有恶,实难驾驭。
2、天性使然,注定嬗变。
二、个人遭遇,激起嬗变。
1、家境贫寒,饱受歧视。
2、屡受压榨,命途多舛。
3、暖暖见辱,彻底疯狂。
三、外界环境,诱惑难敌。
1、现实社会,钱权至上。
2、外资渗入,传统遗失。
3、风气日下,人心不古。
四、结语。
三、主要参考文献(1)李梵《中国人性格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版(2)斯蒂芬•A •米切尔(美) 《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现代精神分析的思想史》商务印书馆2007版(3)大卫•休谟《人性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版(4)卡伦•仙妮(美) 《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 (5)《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6)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 《释梦》商务印书馆1996版(7)林语堂《吾土吾民》学林出版社2007版(8)杨柳桥《荀子诂译》山东出版集团齐鲁书社2008版(9)孔繁《荀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10)孟繁华《乡村中国的艰难蜕变》—评周大新长篇小说《湖光山色》《新作拔萃》2009年第二期(11)薛俊武《浅析贾谊的人性论》《人文社科》 2009年01期(12)尹春霞《〈湖光山色〉中的乡土情怀》《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6月第3期第26卷(13)王永贵《人性的谛视——周大新小说论》《解放军艺术学院理学报》2004年第3期 (14)张润梅《论人性与政治》《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第1期(15)贺绍俊《接续起乡村写作的乌托邦精神——评周大新的〈湖光山色〉》《南方文坛》2009年第3期(16)郭波王莹《论〈湖光山色〉的语言特色》《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4月第12卷第2期(17)郭良《休谟问题探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8)曹书文《乡村变革与思想启蒙的双重变奏——评周大新的〈湖光山色〉》《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5月第36卷第3期(19)郭忠艳《由周大新小说的人物历程探寻作家的精神向度》《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6月第6期第22卷3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教研室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4河北师范大学本科生学年论文(设计)文献综述乡村写作无疑是当代文学的重头戏,当然,也是现代文学传承的重中之重。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正在逐渐拉近,而中国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也正在飞速发展。
但中国又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因此,也可以说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是改变农民的历史,农民为了生存,为了利益,放弃了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纷纷涌进飞速发展的城市中谋求求生之道,在自身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继而也导致了整个农村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周大新作为一个乡土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当下农村在经济快速发展中日新月异的变化,更重要也是更深刻的是我们可以从他的小说中看到他在这纷繁的变化中呈现出来的对人性的探讨和揭示。
《湖光山色》中作者正是通过楚王庄农民旷开田在物质欲望面前不断沉沦,最后彻底毁灭的故事情节,对人性嬗变的原因作了生动的阐述,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解读了这个哲学领域的难题。
小说出版后,引起了巨大反响,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作为这样一部名作,对它的研究也是不断推陈出新,当然立足的角度也是各执己见。
如王胜晓在《周大新小说的复仇意识中》关注的是周大新小说中人物的复仇心理,作者通过对周大新小说中出现的带有“复仇心理”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提炼出周大新用他的盆地文化系列小说展示出盆地子民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真切的生命体验,用创造悲剧的艺术手法引起人们对于盆地子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审视与反思。
郭中艳在《由周大新的小说人物历程探寻作家精神向度》关注的则是作为盆地作家的周大新的乡土情怀,总结出周大新的“豫西南小盆地“情节”,通过分析周大新对盆地人的生存现状和生命律动,即“离土—归乡”的人生轨迹,来阐释出在周大新内心深处强烈的乡土情怀和对这片乡土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的问题思考。
贺绍俊的《接续起乡村写作的乌托邦精神——评周大新的〈湖光山色〉》则关注的是作家在小说中所塑造的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化的农村环境。
贺绍俊一方面通过对小说中的理想人物“暖暖“和“迷魂三角区”的分析,以及当下“三农”政策的施行,阐释出作者所希望的农村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化的农村环境。
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小说中描述的在乡村开发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物质与精神的问题和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问题的剖析,说明了周大新所“乌托邦”的“田园风光”和开发后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因此,贺绍俊对小说的分析具有非常典型的现实意义。
曹书文则在《乡村变革与思想启蒙的双重变奏——评周大新的〈湖光山色〉》中,比较深刻的揭示了小说中关于作者对农民与土地、乡村与城市、现代与传统文明之间碰撞所引起的物质生态与精神生态关系失衡等问题的思考,他从乡村变革、精神生态、人性悲剧、思想启蒙的四个角度去思考了乡村在紧随城市飞速发展的同时,所要面对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挑战和困难,而侧重分析了当下乡村发展的封建残余意识的阻碍,最后呼吁道:“如果不根除封建帝王意识的生存土壤,对乡村进行新的启蒙,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真正觉醒,农民的民主、文明化进度仍然是举步维艰。
”5题目试从《湖光山色》中旷开田的人物形象分析人性嬗变的原因摘要: 《湖光山色》写的是春种秋收、择偶成家、生病离婚、打工返乡、农村旅游这些当下乡村寻常的生活事件,展示的却是对人性嬗变,历史遗产和权力运作的崭新思考。
小说的男主人公旷开田就是在这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一步步逼近悬崖,最后因疯狂复仇、独断专行、放浪形骸而彻底将自己毁灭。
在这部感人至深的作品中,作者将人性嬗变的种种因素,无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通过生动的人物描写和曲折的故事情节,不断剖析,不断挖掘,在传神的语言文字中娓娓道来。
关键词: 旷开田人性嬗变6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 6 ) 一、人性缺陷,自身弱点……………………………………………( 8 ) (一)人性有恶,实难驾驭……………………………………………( 9 ) (二)天性使然,注定嬗变…………………………………………( 9 ) 二、个人遭遇,激起嬗变………………………………………………( 10 ) (一)家境贫寒,饱受歧视……………………………………( 10 ) (二)屡受压榨,命途多舛……………………………………………( 10 ) (三)暖暖见辱,彻底疯狂……………………………………………( 11 ) 三、外界环境,诱惑难抵………………………………………………( 11 ) (一)现实社会,钱权至上…………………………………………( 11 ) (二)外资渗入,传统遗失……………………………………………( 12 ) (三)风气日下,人心不古……………………………………………( 12 ) 注释……………………………………………………………………( 13 ) 参考文献………………………………………………………………( 14 ) 英文摘要、关键词……………………………………………… ( 15 )7试从《湖光山色》中旷开田人物形象分析人性嬗变的原因绪论:对我来说,看一本书心动,那是因为在书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1)《湖光山色》以“乾、坤”两卷为主轴,又分为“金、木、水、火、土”五部分,写的是春种秋收,择偶成家,生病离婚,打工返乡,农村旅游这些当下乡村寻常的生活事件,展示的却是对人性嬗变,历史遗产和权力运作的崭新思考。
而在这纷繁故事中尤其引起我注意的,是作者对故事中人物性格的描写。
暖暖的完美形象,旷开田和詹石蹬的人生突变以及故事中随着情节发展各色人物性格的不断变化,对我的影响都是那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