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文化与收藏协会
一、基本情况
1.历史沿革
中国体育集邮与收藏协会是中国体育界和社会各界体育文化与收藏爱好者及有关单位自愿结成的行业性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是中国奥委会(COC)、中华全国体育总会(ACSF)、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ACPF)和国际奥林匹克收藏家协会(AICO)的会员单位,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集邮钱币纪念品委员会所组织的各项活动的合法组织。
中国体育集邮协会,于1986年4月29日成立。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是在国家民政部注册的国家级一级协会,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全国性行业集邮协会。
1994年10月被国际奥林匹克集邮联合会接纳为团体会员,截止1996年团体会员22个,会员300人。
首任会长郎平,副会长谷丙夫、王鼎华、陈萌生,秘书长郝建华。
出版会刊《中国体育集邮》,不定期发行。
协会举办过4次全国体育集邮展览,3次中国奥林匹克集邮展览。
1990年9月在北京举办了有3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第11届亚洲运动会国际体育集邮展览。
曾于2007年和2010年承办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简称“奥博会”)。
是2017年在包头召开的奥博会的协办单位。
2010年4月14日,按照国家民政部批准的名称更名为“中国体育集邮与收藏协会”,英文名称是ChinaSportPhilatelyandCollectionAssociation,缩写是CSPA,并报备国家奥林匹克收藏家协会。
2016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的通知》和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联合工作组办公室的批复(联组办[2016]38号),本协会作为体育类社团与机关脱钩第一批试点单位之一,在国家体育总局及其下属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协会原业务指导单位)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完成脱钩任务。
2017年9月25日,召开脱钩后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为该协会的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新一届领导机构,并更名为中国体育文化与收藏协会(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f Sports Culture and Olympic Collection,简称CASCC)。
2.目标与宗旨
传承中国体育文化,传播奥林匹克价值。
以体育藏品为载体,借助影视书刊新媒体多手段,记录分享体育人生路,浓缩记忆与怀念,化瞬间为永恒,建设汇聚全体育迷的泛平台。
建立体育收藏品价值评估体系,推动体育收藏品的鉴定与衍生品开发,着力
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体育收藏/鉴定/交易/交换完整产业链。
孵化培育体育文化与收藏方面的创业就业机会,推动融合体育文化创意、体育旅游发展、体育纪念收藏、体育科技创新、体育金融促进于一炉的“体育双创”大局面。
大力促进与国际同行和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开拓中国体育文化走出去与国际奥林匹克文化走进来双向交流大通道和相互交融发展的新局面。
3.口号
收藏体育文化,珍藏历史瞬间
小小体育藏品,无尽体育情怀,无限体育文化
4.业务与发展
1)壮大组织,发展会员,健全体系,运行并推广协会官方网站、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促进泛体育迷得大数据建设,大力提升协会在国内
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广泛开展、参与、组织体育文化及奥林匹克收藏相关的展览、鉴定与咨
询、拍卖、高端论坛、学术交流与研究、培训与讲座、编辑与出版等活
动,不断增益协会品牌内涵与价值。
3)引导和推动正能量体育主题影视创作,积极推动体育泛娱乐化发展;指
导全国范围体育博物馆、专业收藏馆、特色展室的规划设计建设,体育
书画雕塑等艺术创作及其交流交易,建设体育文化多业态的良好发展环
境。
4)发起成立体育收藏品鉴定评估专家组,研究制定并确立体育收藏品官方
价值评估体系,推动体育收藏品的鉴定与衍生品开发,着力打造线上线
下一体化(O2O)的体育纪念品、收藏品、艺术品交易市场和交易平台。
5)围绕体育纪念收藏主题,推动体育文化创意、体育旅游发展、体育科技
创新、体育金融促进等相关行业进入体育纪念品收藏品艺术品领域,发
起设立主题创投基金,携手共建主题“体育双创园”,促进社会就业创
业。
6)依托并充分发挥国际奥林匹克收藏委员会成员身份,增强参与国际交流
与合作的频次与力度,在中国体育文化走出去与国际奥林匹克文化走进
来的双向交流大通道上,长袖善舞,不断扩展协会的国际影响力,提升
协会的国际发展空间。
5.组织结构情况
会员代表大会,为协会最高权力机构。
理事会,由会长、常务副会长、部分副会长和理事组成,人数29人,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负责协会重大事项决策。
常务理事会,由会长、常务副会长等共9人组成,对理事会负责,领导协会日常工作开展。
专业委员会,专委会分两类,一类是品类委员会,如书画、邮币卡、奥运纪念品等;一类是项目委员会,如体旅、影视、文创、论坛、拍卖,或单项运动发展。
协会还设有体育收藏品鉴定评估专家顾问委员会,研究制定体育收藏品官方价值评估体系。
协会办事机构设置如下:
秘书处(兼国际联络部):负责协会日常管理与统筹,服务会长、秘书长和理事会,同时负责协会对外交往工作(此部分职能一定时间后成立国际联络部独立运作)
会员发展部:负责会员发展及相关登记管理服务工作,建立会员数据库,负责协会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建设与运营,编辑与出版等事物商务拓展部:筹建体育收藏品线上线下O2O交易平台,寻求对外影视、文化、展馆、艺术品创作等多领域合作,探索设立体育文创与收藏主题创投基金,共建主题“体育双创园”等
活动部:负责论坛、展览、拍卖会、鉴赏会、体育旅游、体育培训等策划和组织工作
财务部:负责协会财务方面的相关工作
体育收藏品鉴定评估专家顾问委员会,研究制定体育收藏品官方价值评估体系。
二、发展现状
1.协会主要业务
1)壮大组织,发展会员,健全体系,运行并推广协会官方网站、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进泛体育迷的大数据建设,大力提升协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广泛开展、参与、组织体育文化及奥林匹克收藏相关的展览、鉴定与咨
询、拍卖、高端论坛、学术交流与研究、培训与讲座、编辑与出版等活动,不断增益协会品牌内涵和价值
3)引导和推动正能量体育主题影视创作,积极推动体育泛娱乐化发展; 指导
全国范围体育博物馆、专业收藏馆、特色展室的规划设计建设,体育书画雕塑等艺术创作及其交流交易,建设体育文化多业态的良好发展环境
4)发起成立体育收藏品鉴定评估专家组,研究制定并确立体育收藏品訪方
价值评估体系,推动体育收藏品的鉴定与衍生品开发,着力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020) 的体育纪念品、收藏品、艺术品交易市场和交易平台
5)围绕体育纪念收藏主题,推动体育文化创意、体育旅游发展、体育科技
创新、体育金融促进等相关行业进入体育纪念品收藏品艺术品领域,发起设立主题创投基金,携手共建主题“体育双创园”,促进社会就业创业
6)依托并充分发挥国际奥林匹克收藏委员会成员身份,增强参与国际交流
与合作的频次和力度,在中国体育文化走出去与国际奥林匹克文化走进来的双向交流大通道上,长袖善舞,不断扩展协会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协会的国际发展空间。
2.目前经营业务
目前主营业务为组织开展体育收藏相关的展览及拍卖会,召集会员,大数据建设及无形资产的利用尚在开发中。
2012年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奥林匹克博物馆联合主办“2012首届中国体育集邮与收藏品展示拍卖会”,成交总额近130万元。
2015年,协会联合山西体育集邮协会在两博会期间,举办体育集邮展示交流活动。
该活动未收取管理费,展厅内设交流区供自由交换收藏,目的是为普及与提高,吸引更多更广泛的爱好者观展。
2017年10月30日,协会联合中国收藏家协会在上海联合主办了第十届全国体育收藏博览会,这是协会自脱钩并更名后举办的第一次活动,延续以往的承办展会的主业务。
协会资金筹募方式主要来自会员制度。
协会采取有偿会员制,除公益性团体会员外对不同等级的会员收取不同费用,予以相应的宣传推广、品牌展示及活动组织参与权等。
最高级会员享有协会控股企业股份。
(具体见最后附表)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