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时事新闻点评
指导教师:陈聪玲
活动目的:通过开展时事新闻点评活动,把时事新闻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变化发展,培养亲近、服务社会的情感。
学会用教材所学的理论知识去点评时事新闻,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对象:九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九年级上学期
活动过程:以5——6人小组为单位,每节课利用课前5分钟请小组代表发言,要求学生回去要做准备,最好要有发言稿。
其次,学生发言的内容可以涉及时事背景、联系教材观点、用自己的看法或主张进行点评。
学生发言以后,教师还可以进行必要的补充,最后,征求同学们的建议进行评分和记录,作为学生考核的一项标准。
活动小结:思想品德课的时事点评不仅使课堂生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仅使学生学到和巩固了课本知识,而且使学生养成关心世界,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心身边的事的良好的习惯,;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呈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而且使学生具备了比较健康的时事政治头脑,使学生终身受益。
几点反思
1、教师要关注时事,加强学习。
教师收集整理时事资源时,要注意"广度"与"深度"。
"广度"是指时事内容涉及的面(国内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要广,"深度"是指时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点、生活环境、思想热点、成长需要。
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对时事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工作。
,如《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半月谈》、《瞭望》、《时事》等等。
2、教师需要评析学生的时事点评。
在信息化的今天,时事资源是大量的,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而且是不系统的。
学生收集的资料往往只凭个人兴趣,涉及面比较窄。
教师要教会学生在众多的资源中精心筛选,然后,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多角度开发,充分挖掘资源。
同时,对学生的语言、点评的结构、深度、联系课本的知识点以及是否做了充分的准备进行分析和评价。
3、处理好课堂教学与时事点评的关系。
在内容上,时事点评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整体上是不矛盾的,但是具体到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可能不完全符合,此时,仍然要坚持时事点评,把它作为一项常规性、日常性的教学内容。
在点评时间上,一般是课前5分钟左右,但由于各种原因,时间上会延长,这样就会挤占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使教师的预设教学内容不能完成,遇到这种情况,如果点评内容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比较陌生而又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适当延长时间,甚至可以暂时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上一节时事课也未尝不可。
但是如果点评的内容学生比较熟悉或者以前有过类似的材料,教师就不用花太多的时间,保证教学时间。
除此之外,养成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减少无效教学时间等都是有效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