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戊烷简介

戊烷简介

碳五(C5H12)〔戊烷〕生产与市场分析2009·6一、碳五(C5H12)概述1、碳5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碳5,又称为戊烷,化学分子式C5H12,是烷烃中的第五个成员,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极度易燃。

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沸点36°C)、异戊烷(系统命名法为“2-甲基丁烷”,沸点28°C)和新戊烷(系统命名法为“2,2-二甲基丙烷”,沸点10°C),“戊烷”一词通常指正戊烷,即其直链异构体。

2、用途:主要用于生产石油树脂、用于橡胶、油漆、涂料、热熔胶、油墨人造冰、麻醉剂,合成戊醇等。

正戊烷:在三氯化铝存在下,经异构化可制备异戊烷;也用作萃取溶剂,聚苯乙烯理想的发泡剂,液态空气机的润滑剂;用于低温温度计,制人造冰,麻醉剂,以及合成戊醇等。

异戊烷:是提高"无铅化"汽油辛烷值的掺合剂。

也是生产异戊二烯的重要原料;经脱氢可制异戊烯和异戊二烯,经氯化和水解而成异戊醇,是有机合成的原料和溶剂。

新戊烷:用量较少,主要用于有机合成,生产精细化学品的中间体。

二、戊烷的简要生产工艺1、正戊烷的制法由石油裂解产物分离而得。

例如,在炼厂拔头油的碳五馏分中,主要含有正戊烷和异戊烷。

大庆原油的汽油馏分中,正戊烷约占8%;胜利原油的碳五馏分中,正戊烷约占3%,通过戊烷分离塔或分子筛分离,可得正戊烷和异戊烷。

南京栖霞山采用五塔精馏生产流程,制得发泡戊烷,不仅发泡率大(达到50%一60%),且稳定性好、沸点高、能耗小,大大提高了发泡戊烷的附加值。

这是国内第一套戊烷分离装置。

2、异戊烷的制法石油炼厂和石油化工厂的副产品。

在炼厂铂重整拔头油的碳五馏分中,含有异戊烷;在催化裂化汽油的碳五馏分中,也含有异戊烷(胜利原油中约含2%),工业级的异戊烷含杂质是沸点相近的烷烃、环烷不饱和烃及水分,其不饱和烃用浓硫酸洗涤除去;水分用无水氯化钙、五氧化二磷或金属钠等脱水剂脱,除工业生产可用分子筛脱水;最后再分馏精制,分馏液用高温活化的硅胶吸附柱除去微量的直链烃即得精制异戊烷产品。

此外,工戊烷在氯化铝或氯化氢存在下,经异构化也可生成异戊烷。

3、新戊烷的制法由炼厂拔头油碳五馏分中分离,也可由氯化叔丁基与甲基氯化镁反应而制得。

三、国内生产现状1、生产能力目前国内高纯度异戊烷、正戊烷、环戊烷及混合戊烷发泡剂生产厂大致有36家,生产能力150 kt/a左右。

其中原料供应稳定、工艺先进、产品质量好、生产规模较大的生产厂家有5家,总生产能力为106 kt/a,占全国生产能力的71%,这5家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

国内戊烷主要生产企业、产品种类及生产能力见表1。

表1 国内戊烷主要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随着国内戊烷装置开工率的逐步提高,产量大幅度增加,已有部分企业批量出口,2001年出口数量达3 kt,但国内高质量的戊烷发泡剂仍然有缺口,同期国内进口高质量戊烷发泡剂近14 kt。

戊烷产品生产厂家也比较多,生产规模、工艺水平、产品质量等均存在很大差异,目前没有相关产品的国家统一标准,但各企业有各自的企业标准。

就国内外戊烷发泡剂质量指标来说,国外指标的硫含量低,对正戊烷和异戊烷的比例有明确要求,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戊烷发泡剂系列产品质量指标2、生产现状目前,国内戊烷生产技术主要来自于天津大学和北京化工研究院。

主要生产原料为油田轻烃、原油预处理装置的拔头油、加氢装置的轻石脑油、重整加氢后的混合烃、炼厂气分装置的C5及乙烯装置裂解副产的C5馏分,也可采用C5醚化后的混合C5分离精制处理得到,也可采用环戊二烯加氢制得。

从直馏汽油、天然气凝析油、加氢裂化尾油、重整汽油中经分馏获得的C5馏分,以戊烷分离塔和异戊烷塔高效精馏分离而得到正戊烷和异戊烷产品居主导地位。

主要的工艺流程如下(以天然气凝析油为例):预先在预热器中加热至55℃后进入脱丁烷塔,脱丁烷塔的操作压力为0.34 MPa,由塔顶取出丙烷和丁烷馏分(塔顶温度为48℃),一部分塔顶冷凝液作为回流液,多余的凝液经换热器加热到76℃后进入脱丙烷塔。

脱丙烷塔的操作压力为2 MPa 。

从脱丙烷塔顶取出丙烷(塔顶温度为50℃),而从塔釜取出丁烷。

从脱丁烷塔塔釜出来的汽油进入脱戊烷塔。

脱戊烷塔的塔板数为30块,操作压力为2.2 MPa,回流比为1.5,塔顶馏分经冷凝后进入异戊烷分离塔。

异戊烷分离塔的塔板数60~80块,塔顶温度为58℃,回流比10.0,分离塔的操作压力为0.2 MPa。

从塔顶出来的馏分纯度为95%的异戊烷,塔釜出来的馏分为含90%的正戊烷。

从催化裂化液化气气分装置及乙烯装置分离得到的混和C5,可分离出戊烷等产品。

主要的工艺采用在新型齐格勒型催化剂条件下加氢,反应温度为60~80℃,压力为0.8 ~1.0 MPa ,加氢后C5采用精馏法可分离出异戊烷、正戊烷和环戊烷,示意流程图见图1。

目前戊烷产品还没有国家统一标准,但生产企业有各自的企业标准,且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标准相当。

3、市场分析戊烷消费量的增长与氟利昂禁用有直接关系,根据1992年各国通过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各国在2000年停止使用臭氧层消耗物质氟利昂,戊烷作为最终替代产品,未来几年其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我国戊烷的年消费量近66 kt,其中,EPS(发泡聚苯乙烯)戊烷发泡剂的消费量约30 kt/a,约占总消费量的45%;聚氨酯的发泡剂消费戊烷33 kt/a,约占总消费量的5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戊烷载溶剂消费量3 kt/a,约占总消费量的5%。

下面就戊烷的几个应用领域及潜在应用领域进行分析。

(1)发泡聚苯乙烯(EPS)的发泡剂发泡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有质轻、吸音、吸震、易成型、成本低等优点,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塑料之一。

EPS主要用于家电、办公机械缓冲包装材料、容器以及一次性餐具等。

正戊烷和异戊烷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可作为EPS 的发泡剂。

我国EPS的发展滞后于GPPS(通用聚苯乙烯)和HIPS(高抗冲聚苯乙烯),至1990年前后才进入起步阶段,大多数是千吨级的企业,采用的是两步法工艺生产。

到1995年,随着家电和包装业的快速发展,EPS的市场容量占PS(聚苯乙烯)消费量的25%,众多大企业纷纷投产,引进国外一步法技术和设备,生产规模在万吨级以上,使发泡性聚苯乙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1年底EPS生产能力已达到419 kt/a 。

根据EPS产品的工艺要求,戊烷发泡剂对戊烷的结构组成要求也不尽相同,典型构成为正戊烷:异戊烷=8:2;而EPS产品中戊烷发泡剂的加入比例也有差异,典型加入比例一般为8%左右,按EPS 生产装置80%负荷及满负荷生产,戊烷发泡剂的年消费量近30 kt/a。

(2)聚氨酯的发泡剂环戊烷作为软、硬质泡沫的新型发泡剂,用于替代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氯氟烃,现已广泛应用于无氟冰箱、冰柜行业以及冷库、管线保温等领域。

聚醚与异氰酸酯配合使用,可以制备聚氨酯软质(半硬)泡沫塑料、硬质泡沫塑料和非泡沫塑料等众多制品。

软质聚氨酯主要应用于运输工业的坐垫和家具等,其发展方向是高舒适度、低密度、高回弹,需要开发新的聚醚产品牌号来适应这种新的发展需要。

硬质聚氨酯主要用作生产保冷隔热材料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冰箱、夹心板材、保温等领域。

我国聚氨酯2000年的消费量为920 kt (包括胶粘剂和涂料),已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聚氨酯消费市场。

在1990-2000年的10年内,我国的聚氨酯消费年均增长率高达22.9%。

2000年国内聚氨酯消费构成见图2,用于生产聚氨酯软、硬质泡沫塑料消费量合计为440 kt/a ,占总消费量的48%。

根据产品的工艺要求,环戊烷作为软、硬质泡沫的新型发泡剂加入量不尽相同,每吨聚氨酯泡沫塑料环戊烷的加入比例一般为7.5%左右,环戊烷用作聚氨酯发泡剂的消费量约33 kt/a 。

4%28%20%弹性体9%10%14%图2 2001年国内聚氨酯消费构成(3)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的载溶剂正戊烷主要作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载溶剂。

我国LLDPE 的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2000年底,随着我国轻工、塑料工业的高速发展,LLDPE 的消费量迅速增加,很多企业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建设了10多套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的生产装置,生产能力达到1.05 Mt/a 。

根据产品的工艺要求,每吨LLDPE 正戊烷的加入比例一般为0.3%,因此,在LLDPE 领域正戊烷的年消费量约3 kt。

(4)潜在的开发领域①戊烷燃料戊烷具有热值高、安全、环保、使用方便、价格适中等优点,可作为常规燃料的理想替代品,解决无天然气等燃气资源的中小城镇生活用气问题;同时,作为绿色燃料,戊烷是城市燃料多样化的有益补充。

各种燃气经济技术性能对比见表3,与相同体积天然气热值比较,戊烷燃气是天然气的4倍,属于高品质燃料。

天然气、煤气能以密集的输气管网覆盖大中型城市的众多用户,但对于距气源较远的很多零星分布的中小城镇来说,则必将付出高昂的管道埋设投资,相应的气价提升则令用户难以承受,因此人们更多地选择使用液化气。

虽然以罐装形式使用的液化气运输方便,但燃气压力波动较大,经常地更换气罐也颇为麻烦。

使用戊烷燃料,则可以克服二者的缺点。

由于戊烷燃料成功地解决了汽化、管输、压力调配等技术问题,戊烷燃料可以罐装形式供用户使用,也可通过建立戊烷燃气供应站,它具有建站灵活,投资、占地少,可集群管网供气,储运安全便捷,价格适宜等优势,具备了向市场推广的条件。

在天然气、液化气无法满足经济生活增长需求的情况下,戊烷燃料将是一些地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理想燃料。

可以预见,其市场开发潜力较大。

②烟丝膨化剂以异戊烷为溶剂作为烟草膨胀的溶剂。

烟丝膨化的主要作用在于降低烟叶消耗,降低卷烟的焦油量和烟碱量,改善烟叶的品质,每箱香烟(约需烟丝50 kg)采用膨化技术后可节约烟丝2.5~3.0 kg,并可有效提高烟丝的质量。

英国帝国烟草公司开发出以异戊烷为溶剂的IMPEX烟草膨胀工艺技术和设备,用于替代目前使用的CFC(氟利昂)烟草膨胀系统。

自1995年开始,IMPEX系统已正式用于膨胀雪茄用烟丝。

该系统与CO2膨胀系统的对比膨胀率高,烟草的填充能力增加。

我国179家卷烟厂中有57家使用CFC-11膨胀工艺,1998年CFC-11消费量为1 003 t。

目前,我国部分大型烟草企业采用液态CO2进行膨化,代替CFC-11膨化。

根据国外烟草行业的替代情况,采用异戊烷作为膨化剂在烟草膨胀技术上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5)消费量预测随着蒙特利尔等公约规定的禁用ODS(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期限的临近,CFC和HCFC(氟氯烃)类产品将被禁用,环戊烷作为最终替代产品其消费量将大幅度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