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复习要点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婚姻家庭形式是( D )A.血缘家庭B.普那路亚家庭C.对偶家庭D.一夫一妻制家庭2.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己和别人的好思想、好言语、好行为,形象生动地影响孩子的一种方法是( A )。
A. 榜样示范法B. 活动探索法C. 暗示法D. 环境熏陶法3.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和孙辈组成的家庭称为( C )。
A. 核心家庭B. 监护人家庭C. 隔代家庭D. 留守家庭4.在影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中,规定着学前儿童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方向的因素是学前儿童家长的( A )。
A. 教育观念B. 教育方法C. 教养方式D. 教育能力5. 家庭教育一般是寓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没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和模式,这说明幼儿家庭教育是一种( B )。
A. 正规教育B. 非正规教育C. 继续教育D. 学校教育6.家长在将子女培养教育成人的过程中,( B )是最重要的因素。
A. 教育知识B. 以身作则C. 教育能力D. 成功的范例7. 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和孙辈组成的家庭称为( C )。
A. 核心家庭B. 监护人家庭C. 隔代家庭D. 留守家庭8.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过程是指( B )。
A.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过程B. 家长与子女双向互动的过程C. 家长与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学前儿童的过程D. 家长与社区教育机构教育学前儿童的过程9.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用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养育观对儿童施加影响,使孩子能够朝着社会所期望的目标成长的原则是( A )。
A. 科学性原则B. 一致性原则C. 指导性原则D. 理智性原则10. 家庭教育者对人才价值的观念和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的观念为( D )。
A. 儿童观B. 培养观C. 教育观D. 人才观11.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己和别人的好思想、好言语、好行为,形象生动地影响孩子的一种方法是( A )。
A. 榜样示范法B. 活动探索法C. 暗示法D. 环境熏陶法12. 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进行联系的重要纽带为( C )。
A. 家长园地B. 父母沙龙C. 家园(所)小报D. 辨析评论会二、填空题1、家庭教育的人才观,指家庭教育者对人才价值的观念和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
2、亲子关系是指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以血缘关系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
3、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连续性、针对性、感染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4、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包括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人才观。
5、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着奠基作用的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
6、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为科学性原则、理智性原则、指导性原则、渐进性原则、适度性和一致性原则。
7、在现代家庭教育活动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大致可分为民主、专制、忽视和溺爱四种类型。
8、学前儿童智育强调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强调智慧发展的启蒙性。
三、名词解释题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指发生在现实家庭生活中,以血亲关系为核心的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双向沟通、相互影响的互动教育。
2、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是指家长在教育、抚育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原则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用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养育观对儿童施加影响,使孩子能够朝着社会所期望的目标成长。
4、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
狭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则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5、《颜氏家训》《颜氏家训》一书共7卷20篇,是梁朝建业人颜之推所著。
该书被称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经典之一,在我国古代世宦之家的家庭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6、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它规定着学前儿童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
四、简答题1、简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一、时代性和社会性。
二、广泛性和深刻性。
三、亲情性和感染性。
四、针对性和随机性。
五、连续性和一贯性。
六、权威性和专制性。
2、实施学前儿童家庭情感教育的措施。
一、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情感氛围。
二、丰富学前儿童的情感体验。
三、帮助学前儿童形成情绪调节的能力。
3、简述学前儿童家庭美育的主要途径。
一、在优美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培养。
1、创设优美的生活环境。
2、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
二、在广阔的大自然中感受1、大自然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美育的大课堂。
2、家长要带领学前儿童走进大自然。
3、在大自然中培养学前儿童美的鉴赏能力。
4、简述学前儿童家庭健康教育措施。
一、更新家长的健康教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二、培养学前儿童热爱运动、珍爱健康的习惯。
三、关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五、论述题1、论述科学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肌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1、胎儿教育为孩子的健康出生提供了保障。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体现在胎儿的保健和保养上。
首先,孕妇注意避免对人体有害的因素可以控制不健康胚胎的产生。
其次,孕妇注意摄取各种营养,能够保证胎儿正常的成长。
再次,孕妇保持积极的情绪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展。
2、婴儿教育为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表现在婴儿的养育和训练上。
首先,充足的营养保证了儿童的正常发育。
其次,肌体的接触和轻微的运动,会提高婴儿感官的灵敏度和动作的协调性。
二、家庭教育促进了学前儿童智力潜能的最大发展。
1、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
影响智力的具体环境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营养,一个是环境刺激。
发育早期缺乏营养会损害脑的发育,会影响智力。
环境刺激是够丰富多样与智力有很大关系。
家庭教育在营养和环境刺激等环境因素方面对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2、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前期是儿童智力飞速发展的时期,家长重视早期智力教育,不失时机地给学龄前儿童充分发掘智力潜能的机会,会使他们不虚度智力发展最宝贵的年龄阶段,为以后智力的优异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
1、有助于学前儿童掌握语言。
2、有助于学前儿童了解社会规则。
3、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家庭教育提高了儿童的审美才能。
1、陶冶了孩子的性情。
2、发展了孩子的特殊才能。
2、论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以及家长在运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环境熏陶法1、为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物质生活空间。
2、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精神环境。
二、兴趣诱导法1、了解孩子的兴趣点。
2、积极支持引导孩子的探究活动。
3、激发孩子的欲望。
4、趣味盎然地教。
三、暗示法1、多与孩子沟通。
2、多种方式暗示。
四、活动探索法1、家长要适当进行挫折教育。
2、家长要相信并鼓励孩子。
3、开展符合幼儿特征的活动。
五、榜样示范法1、父母自身树立榜样。
2、借助文学作品或卡通榜样。
3、利用孩子同伴榜样。
六、案例分析题1、广西女孩王亚妮在参观动物园时对猴子特别好奇,这一细微情况被父亲发现了,父亲就给她拍了几张猴子的照片。
她喜爱这些照片,开始照着照片画猴。
但细心的父亲发现,亚妮画猴只画出外形,而抓不住猴子的神态特征,于是父亲又几乎每星期都带她到动物园看猴子,依情作画。
这样的反复练习,使她画的猴越来越神气活现。
为了使女儿把猴子画的更传神,亚妮的父亲买来一只活猴,让她整天跟猴子在一起,仔细观察猴子的动作,还给她讲许多关于猴子的故事。
小亚妮画猴的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童话真情”的独特艺术风格。
她的几千幅画颇有童趣,技法娴熟,在上海、常州、扬州展出过,她成了小画家。
这一事例体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哪些原则和方法?参考答案:这个案例集中体现的家庭教育原则有科学性原则、理智性原则和指导性原则。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用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养育观对儿童施加影响,使孩子能够朝着社会所期望的目标成长。
理智性原则实在家庭教育领域理性精神体现为家长与子女在人格上是高度平等。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既要关心热爱孩子,又要严格要求孩子,做到情感与理智相结合,理性施爱,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指导性原则在家庭教育中表现在,家长应承认孩子的主动地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孩子更好地发展。
关于家庭教育方法方面,主要运用了环境熏陶法和兴趣诱导法。
环境熏陶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
家庭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兴趣诱导法指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通过各种机会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需要,捕捉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使孩子的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