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何进
学号:201301007067
班级:13制药工程2班
中医养生学论文
【摘要】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讲,养生可分为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养护生命,享受生命。
养生讲究辨证施用、三因(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注重辨别人们的体质特点,并根据体质特点、所处地理环境特点、发病季节的气候特点,辩证用药调理。
本文阐述了不同体质的养成、变化和养生原则,从生活和药理保健出发,结合中医体质养生思想体系的内容,提出合适的养生改进措施,从而达到保持身体健康,机体功能正常的状态。
【关键词】气虚体质养生思想改进措施
【正文】
一、体质是先天禀赋加后天养成
所谓体质,是指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和性格心理方面,综合的、固有的一些特质。
一方面,遗传因素是决定体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后天生活环境对体质的形成与发展始终起着重要的制约用。
另一方面,在个体体质的发展过程中,生活条件、饮食构成、地理环境、季节变化以及社会文化因素都可产生一定的制约性影响,有时甚至可起到决定性作用。
遗传因素使个体体质具有明显的差异,而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又使某些人群的体质具有趋同性因此,养生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体现个体差异,绝不能所有的人都按照相同的方法养生保健。
就正常个人而言,不太可能是单纯的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阴虚体质等,更为常见的是各种体质间的间夹、混合。
但是,每个人的体质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也具有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可变性、正因为体质的相对可变、可调性,才使体质养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通过调养,使体质向好的方面转化。
体质养生就是顺应体质的稳定性,优化体质的特点,改善体质不好的变化和明显的偏颇。
中医养生很早就认识到了体质的变化决定健康的变化这一点,因此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体质。
二、体质的变化取决于个人修为
先天禀赋决定体质基调。
胎儿带着父母、家族、种族的基因,延续着前辈的生命,深深地印着父母、家族、种族的烙印,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不会变的,先天赋予了体质的稳定性。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养生,要认命,摸透自己的体质,要顺势而为,认父母、家族、种族给自己的命、给自己的体质。
体质是动态的,可变的,可调的,得养于“后天”“后天”包括生存环境、生活起居、饮食方面等。
生存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体质,空气、水源、土壤都是养育生命的根本,天地是生命的舞台,四季是生命的吟唱,生存环境的改变会引起体质的改变。
生活起居不当也会使体质转变,例如:身体过度劳会转化为气虚体质;神过劳会转化为气虚体质;房劳促生阳虚体质;身体过逸会转化为郁滞性体质;常用空调易生痰湿体质;常用电脑加重体质偏颇。
在饮食方面上,不当饮食不可忽视,比如:营养过剩促生气虚或痰湿体质;营养不足促生气虚或者阳虚体质;饮食过咸促生阳虚间夹痰湿、瘀血体质;长期吃辣加重湿热和阴虚体质;常食寒凉促生阳虚或者瘀血体质;常吃夜宵促生痰湿体质;不吃早餐促生气郁或痰湿体质;食速过快加重气虚或痰湿体质。
我们当下拥有的体质是父母赋予的,环境塑造的,个人修为的。
体质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但更是开放的、动态的、变化的,环境、生活习惯、疾病、治疗等因素都时刻影响着体质。
体质既可以向好的方面转化,又可以向疾病的方面转化,如何转化很大程度上是看个人修为。
二、体质养生原则
从养生保健方面来看,不论何人,都采用同一种方法进行养生保健时,会因体质不同而出现
不同的效果。
在中医的体质养生中,应随人体体质阴阳强弱差异而采取不同的养生指导原对和平体质者而言,一方面可以说是上天的厚爱,另一方面说明个人后天的修为好。
平和体质的人最重要的养生原则就是“不伤不扰,顺其自然”平和体质的人,虽然不一定强壮,但身体状况都不错,不要乱进补,应力求五味调和,不可偏嗜。
明代医家张介宾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阳虚体质就是红日不那么灿烂,真阳不那么温暖。
总之一句话:火力不足。
阳虚体质的人最重要的养生原则就是“不伤不损阳气”。
在起居养生上应注意保暖,多动少煞;在药物养生上应平和补阳,防止燥热。
气虚体质的人常见疲劳乏力,语声低却,肺脾两脏相对不足,抵抗力和消化功能比较弱。
因此,气虚体质的人最重要的养生原则是补脾健脾。
在起居养生上应谨避风寒,不要过劳;在药物养生上应四君益气,屏风固表。
痰湿体质的形成与生活方式最为密切,也是酝酿生活方式病得一个最大的温床和土壤痰湿体质的人容易发胖,产生“三高”和代谢综合症,如果不好好保护,会给自身带来无尽的麻烦。
痰湿体质的人最重要的养生原则是健脾祛湿。
在药物养生上应健运脾胃,兼祛痰湿。
湿热体质是一种内环境不干净,又湿又热,排泄不畅的体质。
这种体质的人最重要的养生原则是疏肝利胆。
人体水火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阴虚体质是相对阴液不足,因此阴虚体质的人最重要的养生原则是镇静安神。
在饮食养生上应多是水果,少吃辛辣;在起居养生上应工作生活,有条不紊。
对于气郁体质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养生原则是疏肝理气,补益肝血。
四、体质养生方法
1、生活保健
气虚体质最怕季节转换,最怕气温骤升骤降,最怕环境的变化。
所以说严寒酷暑,翻风落雨,是气虚和阳虚的人比较难过的时候,首当其冲病倒的往往是气虚体质的人,所以就要注意预防:衣服的增减、空气的流通、保暖、避暑等等。
在我看来,不同体质的人对音乐的选择也是不同的。
例如:湿热体质的、阴虚内热的人可以听一些小夜曲啊、摇篮曲之类的音乐,人就会感觉很舒服,不那么燥。
而气虚体质的人可以经常听一些兴奋的、振奋性的音乐。
相对来说,气虚体质是一个比较娇嫩的体质,不能太劳累,不能太忧思,不太能经得起过于沉重的生活负担和生活压力,天生是个金贵命。
2、药物保健
常用的补气药物可选用人参、黄芪、西洋参、太子参、党参、茯苓、白术、山药、炙甘草、灵芝、五味子、大枣。
总之,人的体质有强、弱、盛、衰之分,病有虚、实、寒、热之别,在日常生活中,应当进行体质辨识,根据不同的体质,选用适合自己体质的方法,制定个性化健康调养指导方案,综合调养,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健康养生的目的,这也才是科学合理的养生。
【参考文献】
陈弘体质辨证在养生保健中的指导作用.中医杂志.2008年第49卷第1期.
文婷中医体质养生法中医药导报.2008年3月第14卷第3期.48-51.
王德震体质辩证的意义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年第22卷第11期.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