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南京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南京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南京大学2019年我校公开招考全部以“申请-考核制”方式进行。

各院系根据《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工作管理办法》及院系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组织开展相关选拔工作,从考生中择优录取博士生。

各院系招生计划、具体考核办法,请查询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的公告说明、招生目录以及相关院系网站的实施“申请-考核制”相关规定。

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院系根据中期考核结果,在我校研究生中挑选成绩优异、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硕士生攻读博士学位。

具体要求请咨询相关研究生培养部门。

获得推荐免试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复试后,直接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直接攻博招生专业一般为基础研究学科。

具体要求参见《南京大学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办法》。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办学历史悠久。

1913年,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克乃文(William Harry Clemons)在南京大学前身之一的金陵大学开设图书馆学课程,实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滥觞。

1922年,南京大学前身之一的东南大学开办暑期图书馆讲习科,此后至1926年每年连续开班。

1927年,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建立,“十六年秋,于大学文理科,开设图书馆学系。

”从此,金大的图书馆学教育正式独立建制。

1978年,恢复图书馆学专修科;1985年,依托图书馆学专修科的良好基础,重建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

此后先后改名为南京大学文献情报学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2011年,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升格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同年加入国际iSchools组织。

学院学科体系完备。

学院具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书馆学、档案学和编辑出版学4个本科专业,设有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编辑出版学和信息资源管理5个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以及图书情报、出版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并且拥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2003年情报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2007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一级学科。

2012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南京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位列全国第二;2017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京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位列A+;学院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9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16人,讲师1人,专职科研5人。

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欧洲文理科学院(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

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副理事长1人、常务理事2人,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2人,中国管理学会常务理事1人,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1人,中国信息系统学会常务理事1人,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1人,全国高校期刊委员会副会长1人。

师资队伍规模和整体水平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学院办学资源丰富。

学院建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国家创新基地”、“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南京研究基地”、“江苏省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国家保密培训基地南京分基地”、“新闻出版总署南京大学出版人才培养基地”等重点研究基地和教学基地;“南京大学信息产业研究所”、“南京大学信息技术开发研究所”和“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等校级研究机构。

配有7个多媒体教室,能够容纳305人;可供使用的与专业相关的国内外网络数据库主要有20余个,除了南京大学图书馆的所有藏书资源以外,学院资料室可供学生借阅使用的图书资料2万余册,中外文报纸约120种。

此外,学院利用南京大学国家保密学院、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平台,整合利用政产学研的优质资源开展教学与科研。

学院科学研究成果明显。

近年来全院累计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70余项,其中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国家社科重点和863、973、科技支撑子项目8项,国家级和教育部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47项,新立项各类委托项目和横向项目1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2700多万元;在SCI、SSCI、A&HCI、EI、CSCD、CSSCI等来源期刊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550余篇,专著20余部。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人次,省部级奖励15人次;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次,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1人次;各类学术奖励60多人次。

二、招生信息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1个:120500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研究方向:01 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02 社会信息化研究03 信息资源建设与检索(含期刊研究)04 学术评价与规范(含图书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规范)05 信息智能处理与检索06 信息分析与科学评价07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08 数据分析与科学计量09 用户信息行为研究10 多媒体信息处理与检索11 数字信息资源管理12 信息经济与电子商务研究13 商务智能与数据科学研究14 档案学基础理论15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16 智库信息管理17 图书馆学档案学理论与方法18 出版理论与历史19 数字出版与相关文化产业发展20 出版经济与管理21 数字出版与新媒体22 语义网与数字图书馆23 定量信息分析24 信息检索25 信息行为26 电子政务27 大数据与政务数据智能28 数据挖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29 数据计算与分析研究30 网络信息语义化研究31 电子商务信息标准研究32 用户认知与信息行为33 数据可视化分析34 图书文化史与中华典籍传承35 全民阅读推广与中外知识传播36 科学学37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与管理研究38 数字政府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考试科目:①1107 “申请-考核”英语②2203 “申请-考核”专业课一③3323 “申请-考核”专业课三、报考条件2019年参加申请考核的考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国家承认学历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六年以上(含六年,于2013年9月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持境外学历或学位证书者,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已获学士学位(但未获硕士学位)并在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的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按照同等学力身份报考:(1)在报考学科或相近研究领域国内外核心刊物上至少公开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有专著出版(含独著或合著);(2)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或专业奖励。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5.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附件:南京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信,下载地址:/943/list.htm)。

6.现役军人考生须符合军队有关报考规定。

7.硕博连读类考生除满足上述第1、2、4、5条规定之外,还必须通过中期考核,且具备品学兼优、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出类拔萃的本校在读优秀硕士生(具体条件请咨询研究生院相关培养部门)。

8.直接攻博类考生除满足上述第1、2、4、5条规定之外,还须是获得毕业院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9.报考我校“045100 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的考生,除满足上述第1、2、3、4、5条规定之外,还须符合教育研究院对申请者提出的学位、工作年限、工作领域等方面的要求。

10.我校承担的教育部专项计划如“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援疆博士师资计划”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等招生计划及专业,以教育部下达的最终计划为准。

各类专项计划报考条件须符合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

报考者应确认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将取消报考资格,且录取者也将被取消录取资格,相关后果由报考者承担。

四、选拨程序报名时间:网上报名时间为2018年11月6日-11月30日报名方式:报考我校博士生者均须网上报名。

南京大学2019博士网上报名系统使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

考生上传照片并通过网上银行交纳报名考试费。

报名交费后,一律不再办理退款手续。

参照2018年教育部安排,我校开展教育部专项招生计划包括:“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援疆博士师资计划”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等,每位考生只可选择报考专项中的1项,不得兼报。

2019年各类专项计划及专业以教育部最终发布通知为准。

寄送材料至研招办网上报名后,涉及以下四种情况的考生,须将下列指定材料在2018年12月20日前(以寄出邮局邮戳或凭据为准)寄送到仙林校区研招办(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行政北楼9楼研究生院招生办,邮编:210023)。

(1)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招生计划的考生,提交由考生所在省(市、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或高等教育处)盖章的“报考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报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的考生,提交由所在学校思政(或党务)工作部门、人事部门及所在地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盖章的“高校思政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

教育部其它专项计划,待教育部发布相关文件后,研究生院将另行通知。

(2)同等学力考生,提交在报考学科或相近研究领域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已发表论文(第一作者)或出版专著(含独著或合著)或省部级及以上奖励证明的复印件。

(3)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五、考核内容“申请-考核制”参见《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工作管理办法》以及院系公布的博士“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中的考核要求及程序。

同等学力考生须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政治理论考试(考试内容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试阶段须加试(笔试)两门由报考院系确定的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2. 政治理论考试同等学力考生在参加政治理论考试及院系申请-考核时,均需携带包括身份证原件、准考证以及学士学位证书原件等材料,并提交给监考老师和院系核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