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人要大气.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离不开与人打交道,谁也不可能离群独居,人是群体动物,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非常的复杂,要做个有风度的人谈何容易?这需要我们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内涵,学会善待他人,心胸开阔,欲成事者还必须要宽容于人。
不记得是谁说过这么一句话:人性的深层是丑陋的。
人群聚集在一起就会有矛盾产生,从小就被教导“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为什么要防人?与人打交道,既要相信人,又要防备人,说明人性的深层有着丑陋的一面,随时都会暴露出来。
俗语说“忠言逆耳”,现如今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还能或者还愿意听“忠言”,虚情假意,阿谀奉承的语句听了后让人心花怒放,喜不自禁,则坦率的批评会让人恼羞成怒,甚至翻脸老死不相往来。
不想运用理智的人顽固,不能运用理智的人愚昧;不运用理智的人奴性。
顽固,愚昧,奴性都是人性的弱点,因为我们每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因对手的不同在扮演着这三种角色。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江湖是什么?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是俗世,有时候因为某种因素,某种利益,不能违抗,所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言不由衷,不得不扮演多种角色,在尊卑之间,做了身奴和心奴,丢了真实的自己。
有的人在江湖中千锤百炼把自己炼的极致精乖,圆滑老道,做事滴水不漏,笑里藏刀,人前是人,人后是鬼,修炼得古灵精怪,这种人以为自己精有做人的风度,殊不知这种人只是小聪明而已,透过镜像看质,内心极其阴暗,缺乏人格魅力。
人在江湖,身可由己。
我们要守住心中的“善”这一道德底线去做人,去修自己做人的风度,做个胸怀开阔的人,在博大的胸怀里学会宽容与包容万物,大海有博大的胸怀,才能积溪流而形成浩瀚之势。
学生时期学习苏轼的著名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诗中这种蓬勃的气势被人感动,是因为这种超然物外的辽阔与旷达。
平心而论,与人交往很难做到完美,总有不尽人意的时候,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大气,学会宽容,学会豁达。
大气是一种睿智,一种隐忍,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荡荡做事,心存善意,宽厚待人,不会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以心为灯,相望人心。
大气是一种气概,一种风度,这种人愿意听取旁人的观点,采纳正确的意见,能够谦卑的与人交往,不会和别人或自己拎成“一根筋”。
大气是一种品格,一种境界,是需要用德行去修养,用智慧去创造,大气的人才具有君子风度。
常言道:读大家之书,做大气之人。
大气为人,君子风度,拥有的是美好心境;大气做人,收获的是真诚的情谊;大气谋事,拥有的是美好人生!大气大气是一个极为可贵的字眼。
大气即胸怀天下、包容天下之气。
大气是一种豪气、一种胆气、一种霸气。
大气是一种境界。
宠辱不惊,闲看窗前花开花谢;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追求一种宠辱不惊、物我俱忘,不为物喜、不为己悲的达观超然状态。
大气后面就是静气,一种心灵的宁静与超脱,是悟透了天地玄机,达到一种“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的精神境界。
它融合了佛家的忍让、道家的无为清静、儒家的山林之气,强调的是善。
大气是一种品格。
俗语说:让三分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名利当头,谁能够激流勇退,哪个不是争得头破血流。
只有大气,不与人计较,眼光长远,有容人之雅量才行。
大气是一种风范。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泰山不辞细壤故成其大,河海不拒细流故成其长。
欲求大气就要弃小气,小气就是小肚鸡肠,气量狭小,鼠目寸光。
这样的人囿于自己的圈子,只图保住红缨子,过好小日子,没有大出息。
古往今来,凡是成大事之人,无不具有谦逊、平和、虚怀若谷的大家风范。
大气也是善待自己,快乐之源。
有人做过调查,那些百岁老人,生活习惯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乐观开朗,大度宽容。
人生谁无烦恼,风来浪也白头。
烦恼不可怕,关键是我们面对烦恼时的态度。
如若一味斤斤计较,是生不完气的。
只有大气才是善待自己。
大气是向上之气,少年壮志当凌云,大气是果断刚毅坚忍之气,大气是生命之气,春风温暖,故使旷野一片生机,大地厚德载物,故能哺育万物。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人,更要具有海纳百川的雍容气度、俯仰天地的广阔胸怀及肩负天下的高远志向、宠辱不惊的达观心态。
做人要大气,做事要精细一、为什么要塑造“做人要大气,做事要精细”?生活在世界上,无论是谁,总离不开“做人”和“做事”,因此,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就成了一个每一个人无法回避,并且必须用自己实际行动做出明确回答的问题。
往小里说,这是我们人生如何定格的问题,往大里说,这是一个关乎实践发展、事业成败的大问题。
如何做人、做事,老祖宗没有给我们一个统一的交代,也没有哪个专家制定一个统一的模式。
但是,从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去追寻那些伟大人物的脚印,去汲取那些伟大头颅的思想;从日常纷繁的生活中去发现那些成功人士的“秘诀”,去总结“无愧我心”的经验。
我们不难发现,大凡伟大的人物,成功的典范,无不是那些做人大气、做事精细的人。
几年前的一部电视剧《恰同学少年》激起热烈反响,在很多“80后”、“90后”心中产生了强烈共鸣。
其原因就在于它生动、细致表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少年时代那种“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远大志向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青春气概。
伟人、名人需要,并且可以做人大气;凡人、普通人一样需要,并也可以做到做人大气。
但是,正如常言所说,细节决定成败。
古人早就指出“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大气的人生从来离不开精细、精致的做事,所谓“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学校各级干部,我们办学校、兴教育、做干部,说到底也还是在“做人”和“做事”。
所不同的是,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做人”“做事”去影响、培养更多的教师与学生去思考、去科学地、积极地“做人”和“做事”。
教育系统的干部、校长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设计师,是一地、一校、一个部门教育工作的指挥员,是全体师生的带头人、领跑者。
因此,如果说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要追求“做人要大气,做事要精细”的境界,那么,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全体学校干部更要做“做人大气,做事精细”的楷模。
因为说到底,教育领导者如何做人做事,直接影响着全体教育工作者如何做人做事,又从根本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做人和做事。
当然,学校干部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提倡干部、校长“做人要大气,做事要精细”是学校自身发展进入新阶段精细化管理的需要,更是当前我校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所需。
二、如何塑造“做人要大气,做事要精细”的教育干部新形象。
在全体干部中积极倡导“做人要大气,做事要精细”的作风,不断塑造“做人要大气,做事要精细”的教育干部新形象,是新时期进一步弘扬“挑战现实,追求卓越”精神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干部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创造性履行自身职责的必然选择,其目的就是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就是要不断推进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
1、切实坚持“做人要大气”。
大气乃海纳百川之气、激情昂扬之气,是我们的办学理想、工作才华的体现。
为此,同志们必须努力做到“立大志、谋大局、怀大度”。
一是立大志。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办一流学校的校长不是好校长。
目前优化学校管理的任务非常艰巨,作为校长和学校干部要认真分析、研究学校实际,以远大而又切实的目标凝聚人、团结人;要带头增强“挑战现实,追求卓越”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以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浩然正气,敢于挑大梁、扛大旗、当先锋的断腕勇气和多谋善断、敏于行动的实践才气去感染人,激励人。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一切工作围绕着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大目标、大思路,来谋划和推进,才能切实创造出充满生机活力的学校发展局面。
二是谋大局。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作为学校发展的领导者和指挥者,一定要在经济社会和整个教育发展的大局中来定位发展,一定要跳出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本位主义,着眼于教师、学生乃至整个学校的全面发展来推动工作。
该当先锋、楷模时,勇当先锋和楷模;该做配角、牺牲时,乐做配角和牺牲。
要反对急功近利,要反对“冷热病”,要不断增长远见卓识,思考问题时努力做到统筹兼顾,解决问题时努力做到“弹好钢琴”,实现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管理行为和自我心态的不断超越。
三是怀大度。
学校不是真空,也不是世外桃源。
作为学校干部,在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有“宰相腹中能撑船”的度量,切实学会容人、容事、容非,努力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对人方面,要相信同志,宽以待人,努力做到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德服人;要听得进不同意见,不仅要善于团结跟自己意见一致的同志,更要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甚至曾经反对过自己的同志,切实做到多琢磨事,少琢磨人。
在对事方面,要分清大事小事,学会抓大事,切实相信并支持身边的同志,放手让他们工作和创造;要经受得住失败、挫折的考验,善于从挫折和批评中发现问题、反思不足,对于正确的主张和决策,再大的阻力也要坚持,而对自己错误的主张和决策,再“丢面子”也要改正和完善。
在对己方面,要严以律己,切实加强自身党性和道德修养,耐得住清贫寂寞,守得住淡泊宁静,经得住名利考验,真正做到从善如流,宠辱不惊。
2、切实坚持“做事要精细”。
做人“大气”和做事“精细”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大气”的修为,任何“精细”都只能是盲人摸象、坐井观天;没有“精细”的实践,任何“大气”都只能是空怀抱负、望洋兴叹。
为此,我们要努力做到“形势把握要精确,工作决策要精当,实践推进要精密”。
一是形势把握要精确。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无论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军事家,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教育家,在做出决策、推进工作之前首先都要全面观察形势、清醒认识形势、准确把握形势。
一方面要把握学校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学校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内涵发展、规范发展的大势,另一方面更要善于把握、引领自己处室改革、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大势,切实做到审时度势,洞察先机,见微知著,有备而战。
因为说到底,“非有识大势者不能成大事”。
二是工作决策要精当。
做领导,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出主意、作决策。
决策精当与否,是大家能力素质的综合反映。
决策差之毫厘,工作上就会失之千里;决策满目粗疏,事业上就必然遭受损失。
做到决策精当,必须把握规律和政策,确保决策方向的准确性;必须开阔眼界、开阔思维;必须缜密指挥,规范过程、严格程序;必须更加民主化、科学化。
三是实践推进要精密。
精密推进工作实践,是责任心、事业心的最真实体现,是坚持“做事要精细”的关键所在。
为此,必须制定精密的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签到制度);同时坚持用情感管理人和事(关爱教师),用文化管理人和事(申请不签到)。
必须强化“细节影响成败”,抓细抓实落实制度的各个环节;必须反对故步自封、墨守成规,要身体力行地倡导改革创新之风,善于将贯彻上级规定和创新自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善于将学习先进经验和彰显自身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在学校发展的火热实践中争创名教师,争当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