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一、中考复习要求1、会用实验方法鉴别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以及盐酸、硫酸和碳酸盐。
2、会使用指示剂和PH试纸鉴别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3、会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以及常见物质的其它特征判断物质的存在。
二、基础知识回顾气体检验方法实验现象O2 将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木条。
H2点燃该气体,在其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
火焰呈色,烧杯内壁有生成。
CO2 将气体通入到中。
澄清石灰水变。
CO(1)点燃,将产生的气体通入中。
(2)将该气体通入灼热的,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中。
(1)火焰呈色,澄清石灰水变。
(2)灼热的氧化铜变色,石灰水变。
CH4点燃,先再其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烧杯,再将附有的烧杯罩上。
火焰呈色,干燥的烧杯内壁有生成,另一烧杯内壁。
空气将燃着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木条燃烧程度。
氮气将燃着木条伸入瓶内,再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燃着木条 ,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物质检验方法实验现象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取少量待检验溶液或固体于试管①紫色石蕊试液②BaCl2(或Ba(NO3)2)溶液和稀硝酸①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②有色沉淀产生,且该沉淀稀硝酸。
盐酸及可溶性盐酸盐取少量待检验溶液或固体于试管①紫色石蕊试液②AgNO3溶液和稀硝酸①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②有色沉淀生成,且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碳酸盐取少量待检验溶液或固体于试管①加入几滴稀盐酸或稀硝酸 ,②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有气体生成,且该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酸性溶液①取少量于试管,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
③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①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②蓝色石蕊试纸变色。
③pH 7。
碱性溶液①取少量于试管,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红色石蕊试纸上①无色酚酞试液变色②红色石蕊试纸变色③pH 7。
③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3、物质的鉴别和推断(1)物质的鉴别: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性质,用实验的方法逐一区别的过程。
如果只有两种物质,只要确定了一种,余下的就是另一种物质。
(2)物质的推断:根据实验内容、步骤、现象以及物质的其它特征,通过推理确定未知物的成分。
请归纳初中学到的常见物质的特征。
①、具有唯一性的物质、元素、相对分子质量最轻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
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非气态物质,常温常压下是液态,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人类生存须臾离不开的自然资源有和。
空气中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最多的气体是 ,其次是,空气中含量(按质量计算)最多的元素是,其次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其次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其次是。
组成化合物数量最多的元素是。
②、具有特征结构的微粒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 ,核内一般无中子的原子,阳离子仅为一个质子的微粒,核外电子数最少的元素。
与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电子数相等)的微粒:阳离子: ;阴离子: ;分子:。
与Ar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阳离子: ;阴离子: ;分子: 。
③、具有明显颜色特征的重要物质 (见专题22)④、火焰的颜色(见专题22)⑤、具有特殊现象的物质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光且产生白烟的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强光的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 ;在空气中产生白色酸雾,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溶液、 ;易自燃、有剧毒,难溶于水,易溶于CS2的物质。
以上各项同学们可根据自己学习掌握的情况进行补充。
三、重点疑点讨论1、解答物质鉴别题的原则是什么?应从最简的方法,用最少的试剂,取得最明显的现象加以鉴别,以达到简便、快速、正确的最佳鉴别效果。
2、解答鉴别题的步骤如何?一般按如下程序:(1)取少许溶液(固体取少许配成溶液)。
(2)加入少量试剂。
(3)观察实验现象。
(4)判断检验结论。
(5)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①某溶液中滴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
则白色沉淀一定是BaSO4吗?该溶液一定是硫酸溶液吗?②某盐溶中滴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
则白色沉淀一定是BaSO4吗?该盐溶液一定是硫酸盐溶液吗?③某溶液中滴入A gNO3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H NO 3,沉淀不溶解。
则白色沉淀一定是AgCl 吗?该溶液一定是盐酸溶液吗?四、解题方法指导例题1 鉴别盐酸和稀硫酸,可选用的试剂是( )①硝酸银溶液 ②氯化钡溶液 ③紫色石蕊试剂 ④碳酸钡A 、①②B 、②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思考:BaC l2仅与H2SO 4产生白色沉淀B aSO 4,而不与HCl 反应;固体B aCO 3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BaCl 2而溶解且放出气体,与稀硫酸反应又生成新的沉淀B aS O4,两者具有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均可达到鉴别盐酸和稀硫酸的目的。
而紫色石蕊试液遇盐酸、硫酸均变红。
硝酸银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微溶性Ag 2S O4,与AgN O3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沉淀Ag Cl 不易辨别,均无法鉴别盐酸和稀硫酸。
例题2 有四瓶澄清透明的溶液。
①Mg Cl2溶液;②Cu(NO 3)2溶液;③K 2SO 4溶液;④NaOH 溶液。
不用其它试剂即可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鉴别出来的顺序是( )A 、④②①③ B、①④③② C 、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思考:不用其它试剂要将几种溶液一一鉴别,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有特性(颜色、气味等)物质存在,这类题可先将特征物质检出,然后再用该物质做试剂,逐一对其它待检物质进行通检。
第二类是没有特征物质存在,一般采用两两混和法,辅助加热法等。
都是固体粉末的也可采用水溶法。
本题属第一类。
本题的四种溶液,只有Cu (NO 3)2溶液为蓝色,其它溶液均无色,可通过观察颜色,先将Cu(NO 3)2鉴别出来。
分别再取少量未鉴别的溶液,加入适量NaOH 溶液,因只有M gCl2溶液与NaOH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第三步把M gC l2鉴别出来。
最后剩余溶液为K2SO 4,所以选D 。
例题3 根据化学实验现象区别NaCl 、Na NO 3、Na 2CO 3三种溶液。
思考:这是一道无限制试剂的检验题。
一般有两种方法,其一是逐一检出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各被检物质的性质(尤其是特性),选用不同的检验试剂。
如果被检验的物质种类较多时,可采用并列分组法。
本题鉴别可采用下列方案:(请同学们考虑第一步若改用滴加稀盐酸或稀H 2SO 4是否可以?为什么?)例题4 某淡黄色单质A 的粉末与一种灰黑色的单质B 的粉末混合后,用灼热的玻璃棒迅速与其接触,发生剧烈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化合物C (B显+2价);A、B 可在一种无色气体单质E中燃烧,A 产生蓝紫色火焰,且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B 在E 中燃烧,火花四溅,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化合物G。
(1)写出C 、E 、F 、G 的名称:C 、E 、F 、G(2)写出四个可以生成气体E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③ ;④ 。
加稀HNO 3 NaNO 3Na 23 无现象 产生气体→Na 2CO 3有白色沉淀→NaCl NaNO 3 滴加AgNO 3 NaNO 3 Na 2CO 3例题5 现有A 、B、C、D 四种元素,A 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 元素少量的存在于煤中,它燃烧产生的气体是导致酸雨或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C 元素的原子核通常无中子;D 是组成石蜡不可缺少的元素。
试回答:(1)元素名称:A 、B 、C 、D(2)写化学式:A 的单质 ;C 的单质 ;由其中两元素组成的常温呈液态的氧化物 ;由其中两元素组成,且质量比为1:1的化合物 。
〔例题4、5启示〕:解题时要对所给信息进行筛选,并非见到某现象就能直接准确地判断出物质成分,而是要通过它们之间的联系及现象,寻找最为明显的,最易判断的信息,即解题的关键点,再以此为突破口,由此及彼,逐一分析推理。
解题的关键就是找准突破口,它可能是物质的一个特性,也可能是一个特征性的实验现象等等,找突破口需要对化学知识有较深刻理解和准确的记忆,要靠平时学习时的细心和积累。
解题的简单方法如下:五、知识能力训练巩固知识1、现有四组气体(1)N 2和C O2 (2)O2和CO 2 (3)H2和C O2 (4)HCl 和CO 2。
分别加以区别,可用的同一种方法是( )A 、燃着的木条B 、滴入酚酞试液C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D 、加入澄清石灰水2、鉴别H 2、O 2、C O2三种气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A 、将气体分别通入石灰水B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C 、试验三种气体的溶解性D 、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3、鉴别氢氧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的一种试剂是4、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是所选试剂,选用试剂错误的是( )A 、NaCl 和N aOH(无色的酚酞试剂)B 、氧化铜和炭黑两种黑色粉末(稀硫酸)C 、Na 2S O4和AgN O3两种溶液(BaCl 2溶液)D 、H 2SO 4和N aCl 溶液(Ba(N O3)2溶液)5、下列各组物质用水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固体:Na2SO 4、NaCl 、C aCO 3 B 、气体:O 2、H 2、C O2C 、固体:N aC l、Ag Cl、Cu SO 4 D、液体:酒精、甲醇、汽油提高能力6、用一种试剂鉴别出硝酸铜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盐酸。
下列可选用的试剂是( )A 、铁粉B 、硝酸银溶液C 、氢氧化钡溶液 D、酚酞试液7、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①硝酸钡 ②硝酸银 ③氯化钠 ④氯化铜四种溶液,鉴别出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③②④B 、④②③①C 、③②④①D 、②③①④原题 审析 ↑ 阅读信息 联系知识 认真辨析 深挖细找 反复推敲 推理判断 ↑ 逆推法 顺推法 讨论法 筛选法 明显条件 隐含条件 找准突破口 ↑ 解题依据 性质特征 现象特征 反应特征 结论←—验论8、要把盐酸、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透明溶液鉴别开来,下面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所加试剂和先后顺序比较合理的是( )A 、BaC l2溶液、稀H NO 3、石蕊试液B 、酚酞试液、AgNO 3溶液、稀HNO 3ﻭC 、稀HN O3、石蕊试液、Ba Cl 2溶液 D 、AgNO 3、石蕊试液、稀H NO 39、下列各组物质,仅用组内物质就能互相区别开来的一组是( )A 、N aOH溶液、CuSO 4溶液、BaCl 2溶液、Na 2CO 3溶液B 、N aOH 溶液、N a2S O4溶液、Ba Cl 2溶液、Na 2SO 3溶液C 、Na OH 溶液、KNO 3溶液、Cu SO4溶液、NaOH 溶液D 、Na 2CO 3溶液、BaCl 2溶液、Na 2SO 4溶液、KCl 溶液10、无色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CO 、CO 2、HCl 和H 2中的一种或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