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试题一、名词:1、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实施的,以国民收入再分配为手段,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2、社会保险:是以国家或社会为主体,在以工资收入为主的劳动者遇到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亡等特殊事件时,运用法律手段,动员社会力量,给劳动者提供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以保证劳动者及其家庭维持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
3、社会救助: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失去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援助,以维持其最低生存需要,维护其基本生存权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福利: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现金补贴和提供服务等方式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并且使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制度。
5、社会优抚:是国家以法定的形式,通过政府行为,对社会成员中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给予的具有褒扬和优待抚恤性质的社会保障措施。
6、养老保险:是依照国家法令规定,要求符合条件的公民必须参加,由国家、雇主和个人共同出资建立基金,对达到法定年龄并退出劳动领域的劳动者提供补偿以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7、医疗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确立的,当法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患病时为其提供医疗费用帮助和医疗服务,保障其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保险项目。
8、工伤保险:是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或在规定的某些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我物质补偿,以保证劳动者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以及这受工伤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9、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制度是指通过国家立法筹集建立失业保险基金,使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在法定期间内获得失业保险金,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10、生育保险:生育社会保险是指国家和企业为怀孕和分娩的妇女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以保证那些因生育而造成收入中断的妇女和家庭的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11、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倡导下,发动和组织基层社区成员在自愿、自治、自助、互助的基础上,为提高社区成员物质和精神水平而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项目。
1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城市贫困人口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社会救济制度。
13、社会保障基金:是指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依法通过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用于社会保障项目支出的专项资金。
14、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以定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常常用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或社会保障支出与GDP的比值来反映。
15、社会保障管理:是为了实现社会保障目标,通过一定的机构和程序,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各种社会保障事物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过程。
16社会保障法:是指调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和总和。
它既包括国家立法机关的社会保障法律,也包括国家行政机关颁布的社会保障法规、命令和条例等。
二、简答:1、为什么要以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在学术界,对于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具体时间和标志存在三种观点:(一)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保障的产生是以《伊丽莎白济贫法》为标志的。
(二)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以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的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疾病保险法》为社会保障产生的标志。
(三)第三种观点认为,应把1935年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的《社会保障法》视为社会保障产生的标志。
在以上观点中,主流是第二观点。
尽管《伊丽莎白济贫法》是历史上涉及社会保障的法典,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它代表的是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法典中附加了许多侮辱性的惩戒条款,甚至惩戒多于救济。
所以不能作为社会保障产生的标志。
而罗斯福政府颁布的《社会保障法》虽然它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着重要意义,但在此之前,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的《疾病保险法》,其涉及的内容已经具备了社会保障的含义和特征,因而应被视为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分为几个阶段①形成阶段。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社会保险法》为其诞生标志,到1935年美国颁布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经历了十几年的形成阶段。
②发展阶段。
社会保障制度进入发展阶段的标志是1935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③成熟和完善阶段。
社会保障制度进入成熟和完善阶段的标志是“普遍福利”的广泛实施和“福利国家”的纷纷出现。
④改革和调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的经济进入滞涨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也陷入困境。
普遍化、高水平、多项目、全民化的“普遍福利”政策,在为人民带来福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1)社会福利扩张过快,巨额的社会保障开支成为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
(2)高福利的支出带来了税收的增加,而高税收的负作用影响了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和高收入者的储蓄意愿,以至影响国内新技术的使用及固定资产的更新,引起科技人才外流,最终影响经济发展。
(3)福利费的扩张,扩大了劳动成本,使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4)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反过来促使物价上涨,影响了民众的生活。
(5)高标准的社会保障助长了一些人的懒惰情绪,不利于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工作的效率的提高,进而对经济产生抑制作用,影响经济的正常增长。
3、怎样认识贝弗里奇报告在社会保障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1)1942年11月,英国政府责成贝弗里奇为主席的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部际协调委员会提出了一个题为《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的报告,即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
(2)贝氏的社会保障计划体现着两个理论基本点:①社会保障以保证居民拥有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为最低限度;②社会保障应该体现“普遍和全面”原则,即应惠及全体居民及各种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保障是全民的全面保障。
(3)英国政府在批准贝弗里奇报告的基础上,通过了6项立法及其他有关措施,构成了战后英国社会保障的新法典。
贝弗里奇报告已经成为社会保障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影响已经遍及世界所有的主要国家。
它树立了系统地实行社会计划化而不零敲碎打地解决个别需要这样的一种政策典范。
贝弗里奇本人也因此获得了“福利国家之父”的称号。
4、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哪些功能(一) 化解个人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安定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要化解个人风险,还要化解社会风险。
如果个人风险化解不及时就会引发社会风险,造成社会危机。
所以社会保障制度须要化解风险来保障公民生有所食、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二)缓解贫困,创造更大的平等贫困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国民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来缓和乃至消除贫困问题。
(三)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公平是以社会成员收益分配和生活状况的公平性为标志,是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内容。
(四)调节社会供求,促进经济增长(1)社会保障为经济增长提供稀缺的人力资本(2)社会保障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足的资金,并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3)通过社会保障收支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从而熨平经济周期(五)调节个人行为,保障其生存与发展首先,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改变了个人的消费与储蓄行为,使其更具长期性。
其次,社会保障消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一方面,有利于劳动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劳动力资本。
5、各国社会保障模式的共性(一)任何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1)社会保障是为了解决社会成员的特定社会问题服务的(2)任何模式的社会保障都需要有经济基础(二)各种模式下的社会保障项目大致相同在保障项目上,各种模式提供的保障项目大致相同;在发展趋势上,各种模式的社会保障范围都在不断扩大,待遇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三)任何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都具有刚性一方面,社会保障项目具有刚性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与覆盖范围也具有刚性(四)社会保障模式呈多样经发展趋势(1)从保障项目来看,各国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的增加保障项目,使社会保障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2)从社会保障管理体系来看,由一个国家的一个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到多个部门分管社会保障事物的转变。
(3)从社会保障筹集渠道来看,社会保障筹集模式由单纯的政府拨款到政府、企业、个人缴费等多渠道的转变。
6、以社会保障的财务机制划分,社会保障模式分为几类(一)现收现付制。
现收现付制是将一定时期(如1年内)所需支付的费用,分配于各参加保险的被保险人,它预先不留出储备金,完全靠当年的收入满足当前的需要。
(二)基金制。
也称为预先积累制,它用预先积累的社会保障基金给付保险金的。
其需积累的基金根据未来支出的需要而确定。
缴款基准制通常以基金制作为它的财务机制。
(三)部分基金制。
也称为混合制,是部分基金制与现收现付制的结合。
其办法是在满足一定时期(1年或数年内)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有一定的储蓄。
7、现收现付模式的优缺点优点:①可依据需求变动及时调整缴费或征税比例,保持收入平衡,社会共济性强。
②操作简便,无需过多的个人信息,管理成本相对较低。
③可以避免长期积累方式可能遇到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危险。
④具有通过再分配达到收入分配公平的特征,体现社会的福利性,它是各国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险种传统的筹资模式。
缺点:①现收现付制模式是通过代际收入转移的方式来进行的,一代人的收益需要下一代人的供款来支付。
②现收现付制存在着某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如过高的纳税或缴纳比例会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③这一筹资模式不觉会对劳动力的供给和储蓄产生负激励。
8、完全积累制模式的优缺点优点:①通过预提积累保险基金,有利于实现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劳动者的经济保障。
②具体很强的激励,透明度高。
③通过强调劳动者个人不同生命周期收入的两分配,有利于缓和现收现付所产生的代际矛盾。
④有利于增加储蓄和资金积累,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进而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缺点;①由于积累制实行个人账户,要求具有较多的个人信息和复杂的信息处理系统,管理成本相对较高。
②完全积累制虽缺乏收入再分配功能,但会引起代内收入再分配。
③由于缴费与受益之间往往有较长的时间间隔(往往几十年),其间难免会出现不可控制的风险,如通货膨胀。
因此在动态经济中,如何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9、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统账结合“的方式有何现实意义?“统账结合“是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特点之一,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可以充分发挥互助共济作用,有效缓解职工高额诊疗费用负担的风险,这种制度充分体现了医疗社会保险的互济性和公平性。
但单纯的社会统筹,其结果会导致个人自我约束过弱,过分依赖社会医疗保险,而不能形成有效的医患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