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 18课《初始流程图》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 18课《初始流程图》教学设计

18课《初始流程图》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湖北省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第五单元“算法描述”中的第二节内容,该部分在第五单元有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也是第六单元学习的必要知识铺垫。

本节课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了解流程图的概念,流程图的基本图形以及几种流程图的基本结构,考虑到时间的因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定位在选择结构的应用分析上;另外,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从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问题、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立足能力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二、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抽象意识发育的比较完善,能够接受较为抽象的知识体系,能够适应本节课程的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读懂简单流程图,掌握流程图的基本图形及功能;
(2)能绘制出顺序结构的基本格式,理解顺序结构的执行过程;
(3)能绘制出选择结构的基本格式,理解选择结构的执行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流程图,推断出流程图的功能和作用。

(2)通过问题分析,学会选择合适的结构,绘制流程图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从实际问题到数学表达式的思维过程;
(2)在使用条件选择语句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3)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学习交流,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勇于探索新层知识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流程图的基本图形及功能;
(2)掌握顺序结构,单、双分支选择结构的基本格式及用法。

难点:灵活使用单分支、双分支选择结构。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运动会导入,然后围绕运动会的主题设计情境任务,在组合使用“结构”的任务中,照顾到不同学习起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精心设了分层任务,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学习梯度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自主学习,协作探究。

六、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计算机教室、极域电子教室
(2)教学课件、Microsoft visio 2007、学习自测单(问卷星)、组内自评互评表七、教学过程
(1)提问:大家都参加过学校的运动
会,对运动会都比较了解,现在老师
想问你们,如果让你组织一次运动会,
你会怎么安排运动会的各项活动流程
呢?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展示
“运动会流程图”及其“自然语言描
述”。

(3)介绍顺序结构以及流程图的基本
图形:“开始/结束符”、“流程线”、
“连接点”、“处理框”。

(1)情境任务一:
招募:1.运动会开幕式负责人
2.活动现场负责人
3.运动会闭幕式负责人
4.后勤保障负责人
范例:开幕式负责人
(2)组织各个小组选择任一主题设计流程图,完成后进行师生点评,总结要点:顺序结构的时序性。

(1)情境任务二:
在活动筹备过程中,后勤保障部部长发现部门人手不够,便向全校招募“志愿者”。

在第一轮筛选中,他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有同学知道部长对“志愿者”的要求是什么吗?报名表上,哪些人是符合要求的呢?
(2)引导学生发现“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的不同之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介绍流程图的剩余两个基本图形:“判断框”、“输入/输出框”,以及选择结构:单分支结构、双分支结构。

其中判断框的使用是选择结构的要点。

(1)情境任务三:分级任务
任务A:
第一轮筛选后,部分人进入到了“器材小组”。

在第二轮筛选中,部长选择了以下几个人,并分配了任务:
同学们,你们知道部长是如何做出选择的吗?请在小组内共同讨论,然后试着将下面流程表补充完整
任务B:
第一轮筛选后,部分人进入到“器材小组”,部长决定在接下来的人员
中,选择一部分人加入“啦啦队小组”,剩下的人进入到“维持秩序小组”。

请你们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完成下面的流程表以及人员名单。

(2)请各小组展示所完成的任务,并说明如何推断出判断条件的,全班共同点评,总结要点。

(1)在班群发布问卷星链接,供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