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知识点分类整理
精神盲:两半球颞下回的损伤使猴不能识别现实刺激物。它们看见蛇也视而不见,冷若冰霜,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 回损伤造成的认知障碍称为精神盲
脑事件相关单位N1波:是用活体实验的。在注意力集中、分散和不注意条件下,N1波波幅依次
1、概念:并不是心理过程,只不过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某种心理活动的指向性、选择性和集中性。可以是感知过
认知学习:与经验式学习不同,高等灵长类动物和人类的许多学习过程并不总是建立在重
往一次性观察和模仿就能完成。这种学习模式建立在视觉认知过程的
味-厌恶式学习
概念:味觉刺激具有长时间延缓的效 应
印记式学习:鸟类和低等哺乳动物中,存在特殊的习得行为模式
脑的等位理论与机能定
位论的统一
学习及神 经生物学
基础
颞顶枕联络区功能及 功能:①远离枕叶颞下回部分与三维
多模式感知神经元:一些神经元不仅对复杂视觉刺激物单位发放量增加和发生最大反应,而且对多种其他刺激也能 。
区别和生理学意义:1、范围:功能柱只能对视觉的个别特性;超柱只能对同一属性中各属性的综合反映形成简单 元却能够实现复杂知觉;2、位置:功能柱在视皮层表面;超柱在视皮层上;而多模式感知神经元在联络区皮层。 的功能单位;超柱可能是简单知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多模式感知神经元形成复杂知觉,是知觉细胞生理心理
破坏 :智力正常,无知觉障碍,突出问题是难以形成新的长时记忆;对 形成似是而非的记忆而不能形成明确巩固的长时记忆;④海马和内 侧颞叶损伤是形成顺行性遗忘的脑结构基础
语义表达性记忆
间接性事物的联想记忆:两个无关 内隐记忆:本人
的事几乎同时发生,重复次数多 未觉得已经记住
了,它们就在脑中形成了两个巩固 的事,经过测查
3、
统为主的知觉,也是这些感觉系统与注意、记忆、语言中枢共同活动的产物
功能柱:具有相同感受野和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功能的视皮层神经元,在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方向上呈柱状分布,它只能对视觉的某 是这种视觉特性的功能结构基本单位。
超柱:在大脑视觉皮层中具有相同感受野的几种特性检测的功能柱组合而成,是简单知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结果证明:①延
缓反应和交替延
缓反应既是空间
实验过程:①杰克逊的延缓反应试 验:让猴观察两个食物盘,其中一 个盘内有食物,然后用盖子盖上用 幕布遮蔽以免猴盯食盘。几秒或几 分钟后将幕布拿开,观察猴先打开 哪个盖子。如果先打开装有食物的 盒子就会得到奖励。②对试验程序 稍加修改,只有当猴记住前一次获 得奖励盘子的位置,下次打开另一 个盖子才会得到奖励,这种行为模 式叫交替延缓反应
①短时记忆——神经回路中生物电反响振动;长时记忆——神经生物化学与突触结构形态
时记忆痕迹变成长时记忆痕迹必须时间③长时记忆是突触和细胞变化主要:突触前变化—
释放等环节;突触后变化——受体密度、受体活性、离子蛋白通道和细胞内信使变化;形
大 不仅与学习记忆有关还参与注意、感知觉信息处理,情绪和运动等脑调节机制
知觉
神经基础 种类
视觉失认症
听觉失认症 体觉失认症
失认症:
初级感觉皮层区
次级感觉皮层区
名称
表现
统觉性(同时性视觉 对复杂物体只能认知个别属性,但不
失认症)
能同时认知事物的全部属性 能对复杂物体各种属性分别得到感觉
信息,也能将这些信息综合认知,很
联想性
好的完成复杂物体间的匹配任务,也 能正确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但却
中、分散和不注意条件下,N1波波幅依次下降 指向性、选择性和集中性。可以是感知过程也可以是思维过程。总 有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 止正在进行的活动,使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的方位
前运动中枢控制理论
观点 1、认为朝向反射的本质是大脑内发展了外抑制过程; 2、新异刺激在脑内形成强兴奋灶对其他脑区产生了负 诱导,因而抑制了已形成的条件反射; 3、新异刺激反复出现,使其失去了新异性,在脑内逐 渐发展了消退抑制过程,抑制了朝向反射; 4、通过动物的行为变化。总之:脑内外抑制是朝向反 射形成机制;而主动性内抑制过程——消退抑制则产 生了朝向反射的消退
15%两边相等
两半球优势
左侧大脑——言语、抽象
联络区皮层 受损部位
V2皮层及视皮层与支配眼动的皮层结构间联系受损 (中脑四叠体的上丘和眼动机制间联系遭到了破坏)
颞下回和枕-颞间联系受损视觉及其记忆功能和言语功 能之间的功能解体所造成的
双侧或右侧枕-颞叶联系受损
两侧枕叶右侧顶叶皮层受损 陌生人两侧颞叶次级听皮层区(22、42)同时受损
人物
理论
注意 非随意注意的生理机制
巴甫洛夫
外抑制
注意 非随意注意的生理机制
索科洛夫
匹配
5、儿童注意障碍 (ADHD)
认识过程:一百多年 特征:①、主动性、随意性注意极 前——多动症;50年 弱;而被动性不随意过程过度活跃; 代提出可能是早产时 ②由于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困难成 轻微脑损伤——轻度 绩差;③、新奇内容能吸引他们安静 脑损伤;1980年美国 的坐一会;④、由于注意力涣散动作 精神病分类和诊断手 目的性多,不等做完注意力就从一件 册——注意缺陷障碍 事转移到另一件事,容易产生多动印
左颞叶22区或42区次级 右颞叶22区和42区 右半球顶叶感觉区域记忆中枢联接损伤——左手触觉失认症
度,感觉系统与简单感受功能正常无恙,但不能通过该感觉系统识 ,对该物体不能形成正常知觉。
; 、语言中枢共同活动的产物
2、不是因为感知系 3、即使是与其中一种感觉系
的方向上呈柱状分布,它只能对视觉的某种特性进行反应,因此
言语、思 维
脑结构基础
左额中回
听觉——威尔尼克区损伤;视觉—— 顶叶皮层的顶下小叶和角回受损
韦达实验-言语运动
证明言语思维两半球一 侧化(不对称性)的实 验
功能不对称性;实验 结果:70%人左半侧 言语功能优势;15% 右半球言语优势;
双耳分听实验-听觉功能不对称性;实 验结果:左半侧——言语听觉刺激优 势;右半侧——音乐性刺激分辨能力
特点:①外部冻
种类:①尝试错误学习②经典条件 反射③操作性条件反射
因间联系②刺激反应联接③脑内 中枢间的联系
(暂时联系) 区别:习惯化是
由生物学意义不
种类:①习惯化②敏感化
明确的无关刺激 重复作用而引
起;敏感化有显
著生物学意义
中枢:小脑深部核
经典实验:兔瞬 眼条件反射实验
和人类的许多学习过程并不总是建立在重复的个体经验基础上,往 成。这种学习模式建立在视觉认知过程的基础上
乐音失认症 不能根据乐音分辨乐音音调 记忆、言语功能与脑结构间联接损伤-皮层性;右半球顶叶感觉区域记忆中枢联接损伤——
是一类神经心理障碍,患者意识清晰,注意力适度,感觉系统与简单感受功能正常无恙, 别或再认物体,对该物体不能形成正常知觉。
1、失认症是知觉障碍;
说明哪些问题
统的损伤而是由高层次脑中枢间的联络障碍所致;
的联系,一件事出现自然联想到另 可证明脑内留下
一件事
的深刻的印象。
脑结构基础:言语中枢局部受损
传导性失语症
才能听懂,能讲话但不能重复他人的话,也不能按照 别人命令做出反应
时记忆——神经生物化学与突触结构形态的变化;②1小时是从短
忆是突触和细胞变化主要:突触前变化——神经递质合成、储存、
性、离子蛋白通道和细胞内信使变化;形态结构——突触增多或增
大 理,情绪和运动等脑调节机制
脑前核-扣带回-海马。30年代就认识到的边缘系统的主要回路
逆行性遗忘:对病前近期发生事情选择性遗忘,对早 年的事情仍保持良好的记忆 伤的主要特点;②顺行性和逆行性遗忘都存在;③既不能形成新记 对记忆缺乏元记忆,因此用虚构内容填充脑内空白④远事记忆遭到
特点:1、既具有联想式学习的特点又具有非联想式学 习的特点;2、味觉刺激-毒物效应强度>皮肤痛-刺激 的习得行为模式
实验过程:1、让猴观察圆柱体, 结果证明:颞顶 当它将圆柱体已开会发现下面有一 枕联络区皮层在 块小食物。2、间隔10秒后,猴子 复杂空间关系、 面前出现两个物体,一个出现过的 视觉认知学习和 圆柱形,一个是未出现的长方形。 延缓记忆中有重 这时移动长方形得到食物,圆柱形 要作用。1、认知 则没有。训练几日,使行为模式得 学习和物体记忆 到巩固。3、对手术损毁与枕叶相 中,远隔枕叶的 邻的两半球颞下回,需要训练73次 颞下回有重要作 才能重新习得行为。枕叶远离部位 用;2、颞下回在 的颞下回损伤训练1500次仍不能学 不同颜色物体匹 会;4、将匹配时间从10秒逐渐延 配和延缓记忆中 长至120秒,前者不影响逐渐延长 具有重要作用。
帕帕兹环:海马—穹窿—乳头体-乳头丘脑束-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30年代就认识到的
三突触回路:
重要概念
脑损伤 记忆
顺行性遗忘:对刚刚发生的事不能形成新记忆。
元记忆:对自己记忆力的自知之明
间脑与科萨可夫氏记 忆障碍
①、遗忘加虚构是这类损伤的主要特点;②顺行性和逆行性遗忘都 忆又不能回忆某些往事,对记忆缺乏元记忆,因此用虚构内容填充
1、是包括许多脑结构在内的复杂功能系统; 2、特点:在新刺激下形成新异刺激模式与神经系统的 活动模式间不匹配。 3、同一刺激反复出现,传入信息已形成反应模式相匹 配,朝向反射就会消退。 4、一段重复刺激中只有前几次能有效引出朝向反射。
医学症状:①平均诱发电位有较低N1波②缺少高幅快 波③多巴胺B-羟化酶含量较低
是和认知过程同时存在还伴有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
2、朝向反射:是一种由新异强刺激引起机体的反射,表现为机体突然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使头、面部甚至整个
。是非随意注意的生理基础
网状核闸门理论:丘脑网状核 兴奋——额叶-内测丘脑兴奋
随意注意生理机制
引起,随意注意基础;抑制——中脑网状结构兴奋引起,是